2023年12月12日,张 杨兵谏“逼蒋抗日”,毛泽东 杀蒋是下策

2023-10-27 16:10:21 字數 7121 閱讀 8539

作出“逼蒋抗日”的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讲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自2023年以来,国民党蒋介石杀害了多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现在要把蒋介石团结在革命的阵营里,党内许多同志思想上、感情上转不过弯。作为张学良来说,中共**“逼蒋抗日”的政策是在他的一再坚持下作出的调整,体现了***联合东北军抗日的极大诚意。如何使蒋介石走上抗日的道路,兑现他向中共作出的承诺?这在张学良看来,不仅关系着他的诚信和能力,而且关系着抗日的大业和东北军的命运。张学良从有关方面得知,为争取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抗日,中共**作出重大领导分工调整,由***负责对东北军和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一:张学良加快逼蒋抗日步伐,蒋介石铁石心肠拒绝抗日。在***主持下,2023年6月20日,向党内发出了**《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这份文件从对东北军的估计、对东北军工作的基本方针、争取东北军的主要关键、东北军中的统一战线等10个方面,分析东北军所处的特殊地位,判断“东北军有极大可能转变为抗日的革命的军队”,并提出了我们的基本方针。文件强调:“我们在东北军中的工作目标第一,不是瓦解东北军,**东北军,而是给东北军彻底的抗日的纲领,使东北军在这一纲领的周围团结起来,成为坚强的抗日武装力量。”

第二,也不是把东北军变为红军,来拥护共产党的基本纲领,而是要使东北军变为红军的友军,把共产党所提出的关于抗日救国的纲领变为他们自己的纲领。对张学良的复杂处境,**十分关心。8月9日,他写信提醒张学良:蒋介石一解决西南问题,就有极大可能进攻西北。“无论如何兄不要再去南京了,并要十分防备蒋的暗害阴谋。目前此点关系全局,卫队的成分应加考查,要放在政治上可靠的干部手里。”

被***和共产党真诚所感动的张学良,加快了“逼蒋抗日”的步伐。2023年10月22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飞抵西安。这个月初,**致函张学良并转蒋介石,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有关主张。张学良想利用这一机会劝说蒋介石接受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同时把***给他和蒋介石的信向蒋转报。

在蒋介石下榻的临潼华清池,没等张学良开口,蒋就宣布了他的“剿共”计划。张学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说:“总司令,请恕我直言,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危亡,必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不仅是我个人意见,整个东北军都有这个要求,全国人民也都有这个要求。蒋拒不接受张的意见。他训斥张学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我叫你向东,你就向东,我叫你死,你就得死。风吹草动,兵随将走。当统帅的不动摇,当兵的就不会动摇。”对蒋介石的批评,张学良也不能认同。他据理力争:“打内战是调动不灵了,要是打日本,可以调动自如,锐不可挡。”

第一次进谏,没能说服蒋介石。因为,这次谈话几天后,蒋介石又训斥张学良:“在杀尽红军,捉尽**之前,决不谈抗日的事。”在接受《大公报》记者的采访时,蒋介石公开表示:“*决定贯彻戡乱方针,因为共产党受国际指挥,不以中华民族利益为本位。**断不能容许国际操纵之势力,以武力破坏国家,毁灭中华民族之独立性。”10月31日,是蒋介石50岁寿辰。这一天,国民党**控制下的各地都安排了祝寿活动。洛阳的祝寿场面异常隆重,各国的外交代表包括德国元首希特勒、日本首相广田弘毅等发来贺电。庆典之后举办生日宴。张学良也在前来祝寿的人群中,他说通管辖山西、绥远两省的阎锡山,利用祝寿共同劝蒋。

庆寿活动结束,张学良就与阎锡山一起拜见蒋介石。趁着蒋介石沉浸在庆寿的欢愉之中,张学良把话题引入正题。他告诉蒋介石,因为**侍从室下达捐款献机的通知时打着抗战的旗帜,所以,全国民众都踊跃捐献支持庆寿。张学良说:“委员长,现在国难当头,民生凋敝,民众之所以能如此踊跃捐献,其热忱完全是出于抗日,是为拥戴委员长领导收复失地,领兵抗日。”“是啊,汉卿、百川,别说那些有钱人,我听说就连小学生为了支持抗日,连自己买铅笔和糖果的钱都拿了出来,群情如此啊。”蒋介石顺口说着,突然觉得话茬不对,于是,脸色大变,之前的满面笑容也不见了,他加重了几分语气,对张学良呵斥:“抗日!又给我讲抗日,难道我身为委员长,不知道要抗日吗?你身为军人,难道不知道敌人的远近?日本人远在天边,共产党近在眼前。近的不打你打远的,难道你连这点军事常识都不知道?”

张学良觉得蒋介石还是老调重弹,不愿听下去,就把话题转到东北军身上:“我眼看着损失的兵力无法补充,那些士兵为了打自己人而身死,他们的孤寡根本无法抚恤。更不用说那些流亡的东北官兵了,他们去西北来‘剿共’,离家乡一天比一天远。”说到这儿,他的眼圈湿润了,而“共产党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停止内战,抗日,打回东北老家去,我们的官兵听了怎能不动心?共产党与日寇,究竟谁是中华民族的最大敌人?”蒋介石没有立即回答,他看了看身旁的阎锡山,问道:“百川,你说谁是最大的敌人?”阎锡山按照与张学良商量好的话说:“依我看还是日寇。汉卿讲的停止内战,实行中华民族的抗日,很有道理。”阎锡山的回答使蒋介石立刻生怒:“不要说了!我现在只要你们答复我一句话,到底是我该服从你们呢?还是你们该服从我?”

话说到这份儿上,再谈下去已无意义,两人随即告退。张、阎联合劝说又无结果。二:跪谏,哭谏均无果,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在蒋介石坚决不同意张学良的抗日主张的情况下,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请缨率部开赴抗日前线,遭到蒋介石又一次否决。这件事蒋介石还曾在28日的日记中写道:“张学良要求带兵抗日,而不愿‘剿共’。”

得知蒋介石的决定,张学良只身驾机飞往洛阳,晋见蒋介石,准备冒死力劝。蒋介石还是不同意张学良的建议,张学良突然跪了下来:“委员长,不是学良非要违背你的意愿,几年来国难家仇,东北已失,我有鲠在喉!学良日夜彷徨,想起我军队里那些失去家园,失去家人的孩子啊,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他们才多大?委员长,请您正视一下现实吧!”堂堂七尺男儿,身居国民党的中常委,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向蒋介石下跪,其言何其真诚!其情何其感人!但依然不为蒋介石所动。

蒋介石不等张学良说完,就怒气冲冲地拍了桌子:“放肆!”张学良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听了蒋介石的话,腾地站了起来说道:“委员长,请问你这样听不得意见,这样**,这样摧残爱国人士,你同袁世凯、张宗昌还有什么区别?”平时听惯了奉迎和恭维话的蒋介石,**受得了这样尖锐的批评?他也立马站起来,指着张学良说:“好你个张帅!你太放肆了,连我你也不放在眼里!全国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敢这样与我说话!没有人敢来批评我!”蒋介石还说:“我是委员长,我是革命**,你这样做就是革命!不服从我,就是反革命,革命的进来,不革命的滚出去!”劝谏变成了吵架,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还使两人的矛盾更加激化。下跪,不能使蒋介石改变主意,张学良又向蒋介石实施“哭谏”。

12月7日,张学良再次来到华清池蒋介石驻地,希望说服蒋介石。他极为沉痛地对蒋介石说:“日寇侵我东北土地,后又在东北进行备战,他们这样贪得无厌,华北已经名存实亡了。日伪军在他们的步步紧逼之下,又大举进犯绥远,国家民族的危亡,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了。”张学良继续说:“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着想,还是这委员长个人的威信着想,都应该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委员长,要是现在继续打内战,剿共,那么是一定会失去人心的,现在全国人民的心,都要求一致抗日,停止内战。如果我们不举国团结一致的话,那么也就谈不上抗日了。我们不抗日,**不作为,那么也谈不上救亡图存,那样做的话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请委员长三思而行!”

张学良慷慨陈词,苦劝三个小时,也软化不了蒋介石的铁石之心。蒋介石毫不动摇地坚持他的“剿共”立场,还怒斥张学良年轻,受了共产党的宣传蒙骗,最后他面对张学良说:“学良,你是上了**的当了!你现在说明我也不会同意的!你就算现在拿手枪打死我,我的政策也是不可能改变的!”这样,张学良的“哭谏”又失败了。但张学良仍未放弃劝蒋。

12月9日早晨,西安大中小学学生1.5万人由各校涌进南院门,前往参加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大会。游行队伍行进至东大街时,遭到国民党军警拦截,结果,一颗示警的流弹击中了竞存小学一名12岁的小学生。小学生中弹身亡的消息传出,广大学生怒不可遏,坚决要求严惩肇事的西安市公安局长马志超。会后,游行学生委派代表到“西北剿总”、陕西省**、陕西省绥靖公署递交**书。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在与学生见面时,含蓄批评学生参加爱国运动,激怒学生,游行大军转而去临潼向蒋介石**。

蒋介石闻讯勃然大怒,指责张学良放任***命令张学良立即予以制止,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命令西安的特务机关、宪兵第2团、省公安处、西安军警联合督查处、省党部,对***查明拿办”。军警倾巢出动,在灞(bà)桥附近的土坡上架起了机枪。幸亏张学良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场***件。当晚,张学良把学生的要求呈报给蒋介石,并且又动了劝谏之心。没想到得到的又是一通训斥:“你代表学生呢? 还是代表我?你到底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呢?还是站在国家大员的立场?”此刻,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失望达到顶点。他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向其部属解释扣蒋理由时说道:

一二·九’西安***我事先知道了这件事情会发生,便同杨主任一起,打算怎么阻止暴力事件的发生,又得以让学生的爱国情怀释放出来,大禹治水,尚且知道疏不宜堵。我便令学生在学校展开纪念会,令学生用文字表示,可不能走上街头。可谁知蒋委员长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将本应该对准敌寇的枪口,指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面临暴走,他们的爱国情怀无处宣泄之后,又往临潼走去。我那时候不知道蒋委员长的命令吗?但是为了学生的安全,我只好不顾一切的危害,幸好是将学生劝阻了回来。而我回去述职之后,蒋介石却怪我没有用武力进行镇压,而且竟公开说明是他叫警察开枪,假如学生再前进,他便下令用机关枪打!我们的机关枪是打中国人的吗?我们的机关枪是打学生的吗?这件事情的发生,更加使得我知道了蒋介石的主张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自此,我直接放弃了温和劝谏蒋介石的想法。”

2月11日晚,蒋介石在临潼举行告别宴会,召集**军将领和张、杨商议军事计划。在这个宴会上,蒋介石发表了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及陈诚为协调指挥**军在西北“剿共”行动的总指挥。这实际等于撤销西北“剿总”及张学良的副总司令,由以上三支部队接替其防务。在这种情况下,忍无可忍的张学良、杨虎城带领部队于2023年12月12日上午把蒋介石扣留。与蒋介石同时被扣的还有陈诚、蒋鼎文、卫立煌、朱绍良、陈调元、陈继承、万耀煌、蒋作宾、邵元冲、蒋百里等19名国民党军政大员。三:**改变“审蒋”意图,西安事变终于和平结束。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在第一时间内致电***和中共**通报情况,希望中共派人协助处理事变,并将“红军全部速集于环县,以便共同行动”。据张国焘回忆:12日近午,在***的窑洞里,我们传看张学良发来的急电。这个突如其来的电报,使我们都大为激动。平素持论温和又不多发议论的**竟抢先表示:“现在还有什么别的话好说,先将那个家伙杀了再说。”这时已经回到保安几天的***较为冷静,他表示“这件事不能完全由我们做主,主要是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态度。”

此时在保安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这样写道:“蒋介石被扣的消息传到保安,保安顿时成了欢腾热闹的海洋,群众们开启了大会,**在大会上讲话,他们一致决议要公审蒋介石。”但随后几天瞬息万变的形势,使得***改变了“审蒋”的想法。西安事变发生之时,蒋介石集团的主要人物孔祥熙、宋美龄、宋子文等均不在南京。此时的南京**内,军政部长何应钦成为唯一拥有实权的人。12日半夜11时半,国民党召开了紧急联席会议。

会议支持“讨伐派”的代表人物戴季陶的观点,即:现在委员长吉凶未卜,若是不幸而为凶,则我们还去和叛逆妥洽,岂不是白白地上了他的当,乃至将来无法申大义而讨**。若是委员长还是安全的话,则我们用向绑票赎票的方式救出来,则委员长又将何以统帅三军,领导全国?现在我们只有剑及履及的讨逆,才能挽救主帅的生命。

根据会议的决定,何应钦组成讨伐班子,拟定了从东西两面进攻西安的军事计划。抱有政治野心的何应钦在部署军事的同时,对取代蒋介石的政治格局亦作出了安排。他瞒着国民***秘密草拟了所谓“统**国,革新政治”的方针,列出了新的党、政、军人事布局名单。亲日派代表何应钦的企图表明,他想利用蒋介石被扣事件,与日本合作,夺取国民党**最高领导权。**这时认识到,“审蒋”可能不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可能使日本从中渔利。日本有可能利用中国的内战,削弱中国的抗日力量,巩固它在中国的侵略战争。事变发生了,在国际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美英两国皆支持和平处理事变,他们甚至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将蒋介石从软禁中救出,为了保护发动事变的张,杨二人,可派飞机将二人从天津运送到中国之外的安全地点。

而西安事变发生的时候,苏联正处于险恶的国际环境之中。由于英美两国在前几年采取了“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使得苏联同时面对德国和日本的夹击,到了2023年,这种形势更加紧迫了。在东方的日本,开始了“北进”计划,在中国北部的蒙满地区加紧作战部署,企图对苏联开战。西方的希特勒上台之后,也疯狂地扩军备战,企图侵吞苏联。但斯大林为此早已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他认为主要战场还是西线的德国方向,日本想要进攻苏联,那么必须要解决了中国之后,才能腾出手来。因此为了减轻苏联在东线的压力,斯大林把抗日的希望寄托在了蒋介石身上。于是,苏联方面也最终选择了“和平保蒋”。

因此,斯大林敦促共产国际向中共**发了一份电报,说明了他“和平解决”的意图。**经过反复思考并与中共**其他领导同志商定,决定改变原来“审蒋”的主张,倡导有条件的“释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了实现胜利的前途,**在会议上指出:“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盲目地拥护蒋个人而不问抗日是完全不对的。我们应该‘坚定地站在抗日的立场,对于好的方面发扬,对于黑暗方面给以打击’。”也就是: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主张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走向抗日。我们要把一切反内战的力量团结起来,使内战结束,变国内战争为抗日战争。

对于如何处置蒋介石,**改变了此前要“审蒋”的主张,他说:对蒋介石处置有上、中、下三策:“杀”是下策,“不杀不放是中策”,“放”则是上策。**的方针是采取“放”这个上策。他建议**,我们准备根据这样的立场发表通电,国际指示还未到,或者要隔两天再发。”*同时指出,现在发表的通电更站在第三者立场上说公道话。党的策略是:和平调停,使内战结束。

这次顺利的会议,使得政治局内部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关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方针,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西安事变,可以说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东北军的一次通力合作。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冒着事变失败的危险,为了国家危急存亡,果断做出了“逼蒋抗日”的行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年12月14日,31岁的李九莲被押到了刑场,倔强的她怎么

年月日,年仅岁的李九莲被押上了刑场。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写下的一篇日记竟然引来了杀身之祸。李九莲生于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母亲是一名普通工人。由于父亲的党员身份,李九莲有机会接受教育。在校期间,她勤奋用功,备受师长喜爱。加入了少先队后,她成为了学校里的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近日,吉林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将 我省部分商品储备企业税收政策和地方水库移民扶持 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年月日。具体通知如下 关于继续实施我省部分商品 储备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吉财税 号。各市 州 县 市 区 财政局 税务局 粮食局 按照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部分国家商品储备税收优惠...

截止12月4日,2023年(第四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截止!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组织开展年 第四批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的截止日期为月日 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年以上。 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万,且占比营业收入总额不低于 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万以上或低于万但近两年融资超过万。 评价得分达到 分以上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近三年获得过省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