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治理不止一种办法?可以改道入黄海吗?

2023-10-21 01:01:06 字數 3836 閱讀 3898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来沉积物的不断堆积,导致河底不断抬升。为了避免洪涝灾害,人们不断提高河堤,使得河道高于河岸,形成了"悬河"的特殊景象。这种现象在黄河的下游尤为明显,构成世界闻名的悬河流域。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黄河的治理从未停歇。

如今,黄河下游的悬河的治理现如今也已初显成效,黄河从2023年起,连续22年调水调沙,持续的输沙入海已达到32.5亿吨,下游累计下切3.1米。困扰黄河下游千百年的悬河是否会成为历史?以现有的技术黄河又是否能改道入黄呢?

我们从小,就从小学课本中学过黄河水浑浊不清,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称。可是为何如此浑浊的黄河还被我们称之为母亲河呢?

这就要介绍一下四大文明古国,人类文明形成后,有四个具有高度文明文化成就的四个古代国家,分别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现今伊拉克一带)以及古埃及。这四个古代文明的发展都伴随着它们所依附的一条大河,因此也被称为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通常是人类早期定居点,有助于形成较大的聚落和社会集中。在这样的社会集中地区,人们更容易形成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体系,从而推动文明的发展。而古中国的农业、文明发展就与黄河密不可分,母亲河之称也是由此而来。

虽是母亲河,但黄河却不是那么平静,中华民族与黄河的“争斗”也是早就开始。南北朝的范云在《渡黄河》中感叹到:“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他问河边的老人,何时才能看到这浑浊的河水清澈啊?

从古至今,我们对于黄河的治理从不停歇。夏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的就是黄河。东汉王景修汴渠,使得相当一段时间内黄河趋于平静。如今的我们,对于黄河的治理也没有落下。

202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济南成立(以下简称黄河委),自此新中国的黄河流域有了专门的治理机构。

本世纪初(2023年),在黄河委的带领下,黄河开始了调沙入海。如今22年过去了,调水调沙措施,成功解决了黄河下游部分河段的河床抬高问题,并使得很多地方的河床高度变得更低。

22年的努力中,整个下游河道的河床高度平均下降了3.1米,并有大量泥沙被冲刷到了海中,这种积极的改善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地上悬河将会成为历史,那么地上悬河真的会被我们所改变吗?

悬河。这个问题源自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河道变窄,河底上升。为了防止洪水,人们不得不加高河堤,形成了河道高于两岸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悬河”。

在黄河的下游,悬河问题使得河道变窄,河床上升,一旦遇到暴雨或大规模融雪,河水容易漫溢,洪水威胁急剧增加。为了抵御洪水,我们不得不不断加高河堤,但如果洪水超过河堤防线,将对周边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悬河问题可以在我们手中成为历史。然而,黄河的生态环境和河道变化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黄河流域的地质、水文、气候等因素都会对河道高度和泥沙沉积产生影响。治理黄河的任务依然严峻,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

我们看到了解决悬河的希望,但是要真正的解决黄河下游的悬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河流域的地质结构、河道形态、水文条件等是影响悬河现象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不会因短期的工程干预而彻底解决,需要长期研究、观测和科学规划来逐步改善。

到2023年,我们希望黄河流域的水质变好,地表水质达到或超过ⅲ类水体的比例要达到81.9%。我们还要增加森林覆盖率,改造沙漠化土地,保护土地。

我们可以期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但需要注意这需要持续性的、综合性的治理措施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总的来说,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治理黄河悬河需要持续不断的科学努力、改进方案和长期观测。科学的方法和综合的治理手段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以期实现对黄河悬河问题的解决。

其实解决黄河的悬河问题,不单单只有治理这一条路比如就有人提出,黄河虽然在治理,但是泥沙最终还是排入了我国的内海——渤海。而据报道,渤海正在变浅,黄河的造陆能力太强,那么有没有可能以现在的技术让黄河改道排入黄海呢?

黄河改道入黄海,其实并不是异想天开!因为历史上,黄河也曾有一段时间,入海口为黄海。历史上的黄河经历过六次大改道,这些改道对河流沿线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黄河的第四次大改道,就是由现在的河南新乡决堤,从而改道进入黄海。

其后又经历了两次改道回到了渤海,一直至今。那么我们当前是否可以将黄河改道排入黄海,从渤海改道到黄河,看起来就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渤海作为我国的唯一内海,近年来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已经在逐渐变浅。而且由于泥沙的阻碍,渤海的自净能力很差,渤海的水质非常受影响。如果这种情况不得到遏制,那么环渤海的港口将会逐渐消失,再进一步将会使得航道受阻,渔业收到打击。

而改道入黄海之后,渤海少了巨量的泥沙排放,而黄海作为一个外海,自净能力高于渤海,由于黄河的造陆能力强大,甚至可以把我国的海岸线东移,以扩大国土面积。更要紧的是,当年的黄河入黄故道还在。如果我们加以使用,是否能达成以上的假设呢?

但,是否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改变,不能单看改变带来的好处,让我们冷静一下,看看其他多个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等。

从技术上来说,改变黄河的流向是可能的,但是这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如何引导河流、修建新的河道或改入故道、解决水资源分配、考虑生态平衡等问题。技术上的可行性需要详细的研究和全面的规划。

而改道也并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我们还需考虑到,改变黄河流向将对周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新的河道路径可能会影响原有生态系统,水土保持能力等。对于黄海和黄河流经区域的环境影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以保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

黄河的治理与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篇史诗,也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使命。

不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千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没有人可以保证黄河的悬河将会成为历史,但我国一直在倾力而为,在治理之下黄河的水患次数也将会越来越少。

而黄河是否有必要改道入黄呢?又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大家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黄河答卷 丨昔日“不毛”盐碱地,今朝河口“大粮仓”

编者按 年月日至日,总书记到山东视察,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亿万齐鲁儿女牢记嘱托,锚定 走在前 开新局 勇担使命 砥砺奋进,努力把 总书记为山东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月日起,大众网 海报新闻推出 黄河答卷 主题系列报道,聚焦生态保护,展现社会...

不理解政治,我们就难以真正理解命运

新手扶苗计划 不理解政治,我们就难以真正理解命运 人生的岔路口年月,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乘坐姑父的小车,进入了我的大学。差不多同一时间,以两分之差落榜的同桌兄弟搭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那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以至于我忘掉了日期。在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那是我人生的一个岔路口。在...

石英传感器治理超限超载不停车超载超限预检

石英传感器在如今的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石英传感器在治理超限超载 不停车超载和超限预检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深入解析石英传感器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并 其相关内容,以丰富读者的知识。首先,针对治理超限超载问题,石英传感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超限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