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在逆境中乘风破浪,活出乐观豁达

2023-10-30 19:54:16 字數 3280 閱讀 4088

图源网络,特别致谢,侵删。

人生缘何看不开,只因未读苏东坡。

他出道即巅峰,深受皇帝和一代宗师欧阳修的褒扬。可是一入仕途深似海,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无论是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壁,还是经历人生至暗时刻,他都没有彻底消沉,随波逐流,而是涅槃重生,更加豁达乐观,把人生风雨当成日常来过。正如他那句流传千古的《定风波》里所说,莫听传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道即巅峰

苏轼21岁初出茅庐,便进士及第,爱才惜才的主考官欧阳修,评价苏轼:“读轼书,不觉汉出。快哉!快哉!”“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更是预言“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

作为文坛的一代宗师,欧阳修的评价,让苏轼一时间名满天下。

苏轼、苏辙两兄弟参加殿试之后,宋仁宗高兴地对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苏轼的才华让他出道即受到如此高的褒奖,他也以为可以一展抱负,像他的偶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时代的巨浪之下,一旦踏入仕途,他的命运却不由他掌控。他刚刚高中,便得到家中噩耗,他的母亲程夫人去世,于是他不得不回乡丁忧。

面对领导”打压“,

他在挫折中充实自己

丁忧3年期满,他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他的名次仍然稳居榜首,于是被授予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的官职。

他上任之后,第一次直面底层百姓,旱灾、服役……百姓的不堪重负,让仁慈的他深深同情。苏轼在凤翔任职3年期满,英宗想把他破格召入翰林院,委以重任,历来不少宰相都是从这个职位攫升的。皇帝的想法遭到宰相韩琦的反对。他认为苏轼年纪轻资历浅,主张按常规考试,授予馆阁的职位。对于自己进阶路上的拦路虎,苏轼对韩琦没有丝毫不满,反而觉得这是韩琦对他的爱护,他以诚恳的赤子之心应对这次挫折,他认为这是政见不合,而非刻意针对。在馆阁任职期间,他得以饱览宫中收藏的珍本图书、名人手迹和传世名画等。很难说这些国\家\级的收藏,没有为他以后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提供帮助。活在当下,在挫折中发现美好、寻找乐趣,是他一贯应对挫折的作风。

遭遇低谷,重塑自我

苏轼在任馆阁期间,父亲苏洵突然病逝,他不得不回家丁忧。丁忧期满,朝局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神宗上位,他对于国家的积贫积弱决意变法。他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执政变法。王安石变法是为国,苏轼反对变法是为民。他在任上亲眼见到新法的诸多弊端,本来对新法持观望态度的他开始强烈反对变法,如同一个初出茅庐的热血少年,用诗文为百姓发声。比如他作诗讽刺新法中推行的免役法:卖牛纳税拆屋炊,滤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因为免税和免役都要拿钱去买,谁知米价贱得可怜,根本不够,有官\兵\相\逼,人们不得不卖牛拆屋,把眼下的难关先应付过去,至于明年怎么办,还不知道。类似讽刺新政的诗作有很多。他在当时影响力惊人,几乎是全民顶流。他每每有新的诗作流出,立马就会被人们争相传阅,就连皇帝吃饭的时候也会看他的诗,有宫人说,只要皇帝吃饭的时候停著,一定是在看苏轼的诗文。所以他反对变法,早就被变法派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王安石主持变法时,尚且惜才,只是反对皇帝启用他而已。王安石被罢相之后,王硅,李定,舒亶,何正臣等小人为了打压异己,互相勾结,嫉妒皇帝对苏轼的喜欢,怕他被皇帝启用,搜罗了他的诗作,诬陷他有谋反之心,把他抓进大牢,通宵辱骂、拷打,令人不忍卒闻。在经过100多天的折磨后,终于在百姓的呼救声中,亲朋好友的求情下,连宫中的曹太后都为他求情,神宗皇帝终于放了苏轼,贬到黄州。他从一个文坛骄子,满腹拳拳报国之心却一朝跌落尘埃,经过牢狱之灾,他与死神擦肩而过。现实的落差和心里的创伤可想而知。到黄州后,他深居简出,封闭了自己。天生乐观的他,即使消沉,也总有办法疗愈自己。他与清风明月为伴,从书中思考人生的意义,他从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中取自己所需,终于走出了阴霾。不幸和坎坷没有让他变得麻木不仁,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他更加珍爱一切有情生命。他呼吁岳州、鄂州的父母官制止杀婴的恶俗,还召集朋友成立民间慈善组织——育婴会,向本地富户募捐,补贴贫困、养不起孩子的人家,他虽然经济窘迫,却也慷慨解囊。虽然他在黄州时,远离朝堂,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经济窘迫,但他仍然在困境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最细小的事物他研究出东坡肉的做法,和朋友游览赤壁时,作出《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生生把赤壁做成了自己的品牌。

4、他在逆境中,总能活出自己的光

苏轼无论在什么官位,都不计个人得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百姓发声。他治理蝗灾、旱灾、水灾、修苏堤,建黄楼……所以深受百姓爱戴。但受时代影响,他的仕途却很少有顺利的时候,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他60岁还被贬岭南,唐朝宰相杨炎曾说岭南“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许多被贬岭南的**都死在了路上,苏东坡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所以他是带着棺材去的。天生乐观的他,在岭南又扎下根来,还找到了其中的意义:“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他在那里教化百姓,培养出第一个举人和进士,还带领乡民挖井取水,改变了当地人饮用塘水的习惯,还为百姓开方看病,深受当地人爱戴。他用乐观、随遇而安的超脱,抚平每一个逆境,生生用挫折把自己打磨成千年才出一个的英雄人物。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难一帆风顺,大文豪苏东坡是,普通如你我更是。现实不易改变,但我们面对挫折的心态可以改变,乐观、豁达、乘风破浪才是最优解。

逆境中的奇迹 如何在压力与困境中破茧成蝶

在这个快节奏 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压力山大,仿佛随时都有被压垮的危险。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感叹生活的不易,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沮丧?又是否曾在无数次的努力后,仍看不到希望,想要放弃?余华说 当你压力大到快要崩溃的时候,不要和别人去讲。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

《在逆境中走向成功和辉煌》

人的一生,注定要历经许多挫折和磨难。从起点到终点,走过漫漫长路,跋山涉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有的人萎靡不振,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而有的人却能够从逆境中崛起,成为故事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和挑战,天灾人祸 病痛困难,都会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助。但就是在这些困难面前,...

黔院长 不忘初心在逆境中前行!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加上自然环境质量的下降,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亚健康率已经高达 健康发展刻不容缓!国家政策 十四五 国民健康规划 中也明确指出,要做优做强健康产业,推进健康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可见国家对健康产业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