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目标 以色列

2023-10-21 02:26:14 字數 2182 閱讀 7751

来自龙应台的《人的味道》。

伦敦机场,往以色列的航道前。一个男人拥吻着他同居的女友,隔着她隆起的肚子。他拍拍她腹部,说:“一路小心!”通过检查关口时,以色列的人员却在这怀孕的妇人行装里发现了一枚炸弹。为了从犹太人的手里争回巴勒斯坦的土地,这个年轻的阿拉伯人愿意让自己的爱人,还有爱人腹中自己的骨肉,与飞机共同炸毁,达到“恐怖”救国的使命。在搭乘以航之前,我们已有心理准备:机场的安全检查大概会极端的严格繁复,要有耐心。真正的检查,却出乎意料的平常,与到一般其他国家没有两样。不同的是多了一道“面谈”的过程,面对微笑的安全人员不厌其烦的旁敲侧击:为什么去以色列?那儿有没有朋友?你的职业为何?到了以色列住哪?去哪?多久?以色列的飞机、汽车、超级市场里,经常有巴游***埋伏的炸弹,造成生命的损失与心理的恐惧。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以色列当局很可以以“安全”为藉口,用各种手段严格管制人民的行动及旅客的进出。记得几年前从台北飞往高雄,在台北登机之前排队受检,翻箱倒筐之外,连衣服口袋都要翻出来看,状极狼狈。以航虽然有“每一只箱子里都可能有个炸弹”的恐惧,却以精密仪器和训练有素的“面谈”技巧来保住旅客的尊严。候机室中,按捺不住的幼儿开始骚动起来。先是在椅子爬上爬下,接着在走道追来跑去,大声的欢呼嘶喊。父母一旁看着,希望孩子们现在玩得筋疲力竭,在飞机里面可以给大家安静。一转眼,几个孩子已经出了候机室,在警卫的腿间玩***全副武装的警卫们微笑的看着几个幼儿在检查的仪器与“禁止出入”的牌子间跌跌撞撞。

如果是瑞士人,早就破口大骂了!”隔座的人一口说出我心里的话。中规中矩的瑞士人不可能容忍孩子“扰乱公共秩序”。在公车上,常看见瑞士老妇人皱着眉头对年轻的母亲说:“请你的孩子把脚从椅子上放下来!”当我正觉得后座牙牙学语的孩子稚语可爱的时候,有人很严肃的指责:“请你的孩子讲话小声点,不要吵人!”人行道上,小孩子兴高采烈的奋力骑着脚踏车,路过的老人挥舞手臂,大声喊着:“嘿!人行道是走路的,不可以骑车,到马路上去骑!”一个持枪的以色列士兵弯下身来,在胖嘟嘟的小女孩头上亲了一下。她正在扯他的裤管。

在黑夜中走出特拉维夫的机场,一股骚动的气息像浪潮一样扑过来。是什么气息与瑞士如此不同?椰树的长叶在风里婆婆。天气热,人的穿着就显得随便;穿着汗衫的男人脚上趿着凉鞋,着短裤的小孩赤着脚,女人的夏装裸露着胳膊背脊。出口处人挤成一团,背贴背,伸长了脖子张望亲友,一脸的盼望与焦躁。小孩子攀在栏杆上,有笑的,有哭的,有钻来钻去的。接到亲友的人快乐的大声喊叫,热情的拥抱,挡住了后来涌出的人潮;行李推车在人群里撞来撞去,小孩哭着叫妈妈……空气里透着兴奋、急切、不安。来接我们的卡碧踢倒了一包垃圾,说:“真要命,垃圾工人罢工,全市都是垃圾,快要疯了!可是市长说这次绝不跟工人妥协!我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前面车里的人正在笨拙的倒车,卡碧挥舞着手大叫:“喂!再倒就要撞上啦!”话没说完,已经“碰”一声撞上。卡碧回头说:“笨蛋!”小卡车停在路上,我们的车过不去。卡碧伸出头去,扯着喉咙:“喂!老兄,你到底走不走?”那位正在点烟的老兄慢条斯理的点烟、抽烟,卡碧按了按喇叭,卡车才慢慢让了开来。“我已经付了两百契可,你怎么又算进去?”旅馆柜台前,花白头发的老人很生气的对服务员说话。

两百契可?付给谁的?”服务员不为所动。“一个女人。”“谁?”“我怎么知道是谁。你们昨天是谁守柜台就是谁。你自己去问——”有没有收据?没有收据……”我们拎着行李的手放松了,看样子,这场争执不是两分钟能结束的事了。清晨,还留恋着温软的枕头,嘈杂的人声越来越嚣张,不得不起身。从四楼的窗口望出,滨海公路上已是车水马龙,不耐烦的喇叭声此起彼落。一群光着上身的工人分成两个集团正在吵架,个个脸红脖子粗、喉咙大,可是没有人动手。不久,来了一个警察,瘦弱而苍白,像个斯文的书生,可是他三言两语就劝散了群众,不晓得说了什么神奇的话。我们老是迷路。在特拉维夫,找不到往耶路撒冷的标志;在耶路撒冷,又找不到往伯利罕的指标。指标往往忽隐忽现,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突然不见了,由你去猜测,而猜测的路又往往是错的。“请问往耶路撤冷的公路入口在**?卡碧探头出去,大声的问。大肚子的女人叽哩呱啦比手划脚一番,卡碧听得糊里糊涂,打开车门,女人坐了进来。“她说她带我们去,反正她那边也有车可搭……”两个人讲希伯来语,声音很大,话很多,表情丰富多变。“她说她九月临盆,是第三个了……”她说以色列要完蛋了!阿拉伯人杀犹太人,犹太人杀阿拉伯人。上星期放火烧阿拉伯人房子的犹太人是她的邻居……”她问你们中国是不是也有种族问题?左转还是直走?她问你们的小孩几岁了?你们是做什么的?瑞士一定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她很向往……”瑞士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可是那个美丽地方的人,绝对不会坐进陌生人的车子里去为他们带路。瑞士人或许会开车让你跟着走一段,但他不会坐进你车里;距离太近,人的气味会令他坐立不安。

拉法边境点 以色列的空袭目标,加沙的救命通道

埃及北部西奈半岛与加沙南部边境的拉法边境点是唯一可以进入加沙的通道,因为其他过境点已经被以色列全面封锁,但加沙战争爆发后,拉法边境点已经关闭。按照以色列与埃及达成的协议,本周五 月日 拉法边境点将为救援物资开放。截止到北京时间月日时,拉法边境点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加沙内部所需的紧急救援物资还没有送进去...

美媒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放话,行动目的不是威慑或削弱

在近日的一次声明中,以色列 发言人的强硬言辞 不是威慑或削弱,而是 铲除 为我们揭开了巴以冲突中的一个重要视角。这个声明不仅仅是政治言辞的一种表达,更是反映出以色列对于哈马斯的坚定态度和决心,以及其对巴以冲突的看法和目标的一种体现。这个声明从字面上来看,是对哈马斯的一种否定和对抗,是对巴以冲突的一种...

“以色列目前不考虑停火”

以色列方面在一名知情人士的透露下,表示在达成 战争目标 前,不会考虑停火或和平协议。这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的目标是消灭哈马斯,使其失去发射火箭和挖掘地道的军事能力。他还指出,以色列的战争目标不包括与约旦河西岸的其他巴勒斯坦政治派别开战,但未排除可能在中东地区开辟新的战线,甚至卷入与黎巴嫩和伊朗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