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6位师长只有他不是元帅,晚年却担任副主席,他是谁

2023-10-25 14:25:02 字數 4753 閱讀 5514

2023年,中国进行了授衔仪式,功勋卓著的将领萧克,在他的以往经历一直是久经沙场,原本可以被授予大将甚至元帅的,但是最后只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他在五十七位上将中,排名第一,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但是很多人都认为仅授予上将这个军衔对萧克来说是有所不足的,对于应该给予的军衔存在着争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萧克,2023年7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饱读诗书,之后在革命的浪潮影响下,立志报效国家。因此,2023年初,萧克成功考入国民**委员会之后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从宪兵教练所毕业后,一头奔向叶将军的部队并且担任了连长一职,2023年在遭遇起义部队失利后,回到了湖南老家,之后通过当时的地下党组织的关系,成功联系上了共产党,并加入了共产党。在此之后担任了第12师师长纵队司令、红8军军长

之后,萧克的履历愈加深厚,先后参加了井冈山斗争,带领军队长征。他从一开始的连长职务,接连晋升,担任红六红二总指挥一职。拥有很高的威望。

不仅如此,在红军期间先后成立的十个军团中,10位军团长在全国将领授衔大会中,萧克被授予的是上将的军衔,而其余军团长的军衔都高于萧克

红军后改编为八路军,当时八路军三个师的师长、副师长一共有八个人,其余的七人都是元帅衔。而萧克只评到了上将他也同样是身为副师长的

单凭萧克的资历和功劳,他评选大将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萧克对诗文和书法也很精通,拥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很多人对他由衷赞叹,以致于直到现在,仍有人为他只被授予上将军衔而惋惜。

萧克将军可谓是履历光鲜,年仅29就成为了红军方的指挥官,具有大将的各方面条件。那么到底是为何导致了这种看似“赏功不符”的情况呢?

以萧克的条件是有望评选为大将的,但是最终成为了上将。据传闻萧克自己说过,一生曾三次站错队其中第三次则是在发生在评选之后,则不作分析。

前两次中的第一次是2023年红四军七大上投票选择**担任前委书记。第二次是。

二、四方面军会师后,萧克一度动摇支持张国焘,那么,无法评选上大将,是因为萧克两次站错队导致的吗?

首先,当年红四军七大上会议是,选择投票给**的人是占大多数的,而且那时萧克地位和威望并不高,所以他的一票并不重要,且萧克后来职位一路飙升足以证明第一次的影响不大。

其次,认真查阅资料就会发现,当年参加七大的四军将领,除林元帅之外就萧克升迁的速度最快了。而至于支持张国焘一事,理应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之后萧克仍然担任120师副师长重要职位,显然也没受影响。

当时的战争背景下,人才是极其难得的,因此都会尤其重视并加以重用。粟裕的出色表现和获取赫赫战功进而屡屡得到提拔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萧克的资历十分深厚,同时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在早期就带领军队,通过出色的指挥和战士英勇奋战,频频获得战役的胜利。仔细分析发现,长征结束之后萧克不仅担任了军队中更重要的职位而且之后也是得到了重视,由此可见因站错队导致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而之所以萧克评选大将落选,主要的问题应该还是在大将军衔名额限制上。在当时,名额只有10个,所以萧克最终评选为上将。评选为大将的人资历还有实力都是很出色的。而评选上大将的人选有哪些呢?

首先来看第一大将粟裕,由他带领的军队,孤军与敌人进行游击战。一次次战争的胜利,有大部分归功于粟裕将军单凭这些他就足以被评为为大将了。

徐海东是当年参加长征的主力部队军之一的代表,需要有一个大将代表。当年的**红军,在没有足够的物资艰难作战的情况下。徐海东不求回报地调拨资源援助**红军。

陈赓大将和肖劲光大将。都是在2023年就入了党,陈赓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很早就跟从***屡屡立下功劳。他也代表了二野。肖劲光大将在北伐战争中代表党,以海军司令员职务评选大将也是毫无异议的

谭政是代表政工的大将。军队中的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张云逸资历最老的大将非他莫属。同盟会的参与,黄花岗起义的经历,评选上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当时公安部长选为大将也表明了公安部在军队中的重要性。而王树声作为红四的代表,对于平衡各个部队有重要作用,他们被评选为大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是许光达大将,这是萧克将军唯一有可能替换的人选。仅仅从代表红二来讲,萧克是可以代替他的,因为相对来说,萧克将军的资历和功劳显然是要更胜一筹的,然而好好想想的话,会发现依然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导致换不得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许光达是红二跟一野方面的代表,而萧克是红二的代表,如果将许光达替换了,一野则没有了代表,而红二的方面军仍然是有代表的。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需要谨慎考虑,那就是当时将军身为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对装甲部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有着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2023年后中国和当时的苏联关系友好,两国之间的兵种交流中,如果是萧克替代了徐光达担任大将的话,就会面临在交流过程**现指挥官的职位低人一等的情况。因为在苏联中,装甲兵的最高职位是能够达到元帅的等级的,所以必须谨慎考虑

由上得知,萧克将军凭借深厚的资历和不俗的军功,是足以被评选授予大将的军衔。遗憾的是,大将的人数限定是十个,且评选为大将的人中,无一例外都是实至名归的且合理的。萧克虽仅被评为上将,这并不会影响人们对萧克将军人格和能力的赞赏与敬佩。

八路军6个师长,只有一个没当上元帅,毛主席感叹 委屈你了!

许世友将军对于自己的上将军衔一直有所抱怨,希望能够被评为元帅,认为自己的功绩足以胜任这个高级军衔。然而,在与 的对话中,许世友得知了另一个将军粟裕被评为大将,这让他更加不满意自己的军衔。然而,萧克的授衔却让许世友惊讶不已。萧克作为八路军个师长之一,却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评为元帅的人。甚至感慨地说 委屈你...

八路军第129师抗战初期的扩军

石拐会议后,第一二九师派出了个连队 的兵力 及由部队抽调干部组成的大批工作团,分赴晋冀 冀豫 太南等地区,与地方党组织相互配合,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游击活动,开辟抗日根据地。在创建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第一二九师组织了一批新部队。由师及各旅直接组建的部队有独立团 补充团 骑兵团及汪乃贵支队,由...

八路军袁排长,牙咬日军军官,军医抠嘴发现,门牙咬掉几颗

袁排长 八路军英勇之战,勇者血洒响堂铺。在战争年代,英雄永垂不朽。年春,响堂铺的山区,成为了一段八路军的传奇。袁排长,一个名字深深印刻在历史的长卷中,他的英勇事迹震撼了战友,让我们一同追溯这段传奇。春天的清晨,和煦的春风拂面,八路军的队伍悄然伏击在长达公里的山区。袁排长领导着六连的战士们,潜伏在河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