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喜欢采取守势?

2023-10-25 23:48:34 字數 954 閱讀 915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大多采取守势,和当时的现场情况有关。

诸葛亮北伐,目的就是打败曹魏,克复中原,恢复汉室,自然会采取进攻,而曹魏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当然要防守。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感觉准备的差不多了,才挥师北伐,蜀汉属于叫板的一方,事先准备充足,在战场上积极主动。面对蜀汉锋芒,司马懿当然要先防守,等蜀汉大军锐气受挫后才有更好的机会进攻,而每次蜀汉受挫后,一般就撤退了,根本就不给司马懿进攻的机会,这也是我们看到司马懿老是防守很少进攻的主要原因之一。

诸葛亮北伐,需要穿过狭窄崎岖的秦岭,狭长的秦岭路途,让蜀汉的后方补给艰难,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操心粮草问题,甚至有时候因补给问题不得不暂时撤兵。对于诸葛亮来说,持久战是不利的。

对于曹魏而言,战场是在曹魏境内进行,曹魏可以直接依靠关中地区进行粮草补给,后勤保障上比蜀汉好多了。所以,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只需要拖住诸葛亮就行,拖上几个月,等诸葛亮粮草用完,后续补给跟不上时,就不得不撤退。

如果曹魏面对诸葛亮来势汹汹的大军,没有必胜的把握贸然进攻,一旦战败,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就得不偿失了。曹魏在诸葛亮刚开始北伐时,以曹真为首的将领也曾采取攻势,接连失利让曹魏一度处于不利局面,司马懿采取守势为主,也算是吸取之前的教训。

古代冷兵器时代,城池营垒对于进攻方来说,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曹魏只要坚守不出,诸葛亮一个个的去攻城,蜀汉就算把老本儿都打光了,怕也拿不下关中。可见,司马懿采取守势,实在是高明之举。

对此,大家认为呢?

五丈原之战,为什么是诸葛亮北伐中最后的一舞?

前言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实现先主刘备的遗志,挟天子以令诸侯,兴复汉室,多次率军北伐曹魏。其中最后一次北伐,也就是第六次北伐,发生在公元年 曹魏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 双方在五丈原 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南约公里五丈原镇的黄土台原 展开了一场持续了多天的对峙和较量。这场战役被称为五丈原之...

三国演义中的智谋较量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空城计

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 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智谋与算计一直吸引着读者和观众。其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一段极富戏剧性的故事,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诸葛亮被誉为 智勇双全 的智者,而他的空城计则被认为是他最为出彩的战略之一。然而,正是在他北伐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一次惨败,其中的一个关键瞬间是马谡...

三国演义中的家族传承 司马与诸葛

家族传承,是历史的细流,它汇聚着世代的智慧 志向和努力,最终形成了江河般的辉煌或湖泊的遗憾。在三国演义这部史诗般的文学作品中,司马家与诸葛家两大家族的传承史,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司马家族 从门阀到王者的传承。司马家族,曹魏时期的一支普通士族,却因其杰出的成员和传承力度,最终崭露头角,走向了帝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