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乡村旅游的徽风皖韵

2023-10-27 14:15:05 字數 2635 閱讀 7059

以文化和旅游为切入口,为乡村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安徽文旅人的目标和担当。当前,发展乡村旅游该如何精准施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周明洁表示:“我们着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彰显徽风皖韵,持续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强、效益做优,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安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高位推进 共绘一张蓝图

2023年,安徽黄山黟县西递村村口挂起“西递旅游接待点”招牌,开创古村落旅游先河。2023年,西递村被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从自我觉醒到成为“世界最佳”,背后凝聚了安徽发展乡村旅游的不懈努力。

前不久,安徽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将安徽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调整为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挂帅担任组长;旅游业发展被纳入安徽省委对省辖市、省有关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各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这次会议,赋予乡村旅游新战略定位。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推进全域乡村旅游,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协同推进休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做强乡村旅游精品村,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计划,集中建设50个国家级、200个省级、1000个市级重点村。

安徽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早、势头好,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缘于政策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安徽全力落实**相关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乡村旅游工作格局。《安徽省“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安徽省**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各市、县积极推动与相关产业规划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023年,《安徽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3年)》印发,启动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召开全省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各地制定配套政策,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融合共推的工作局面。

当前,安徽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全省现有a级旅游景区中,乡村旅游类占比近六成;旅游度假区中,乡村类度假区占比近九成。拥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3个和省级特色旅游名镇90个、特色旅游名村150个。

扩大供给 实现产业聚集

金秋时节,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村民吴烈华喜上眉梢,家里的老房子又到“收获季”。他说:“村里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一宅两院’民宿,我们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据了解,当地村集体与农户签定20年房屋租赁协议,按改造面积每平方米给予农户15元补贴,根据年度入住率,从经营收益中农户最高分红40%。

发展乡村旅游,要促进农民创业、就业,让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践中,安徽着力在道、村、业、宿等方面发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形成产业集聚。

2023年以来,安徽推出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50个、特色美食村70个、省级旅游风景道8条、“后备箱”工程基地50个、精品民宿培育对象471个、“双微”提升点4447个。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理念,推进“旅游+”“旅游”,打造了一批“画家村”“摄影村”“康养村”“非遗村”等特色主题村。

以旅游风景道为例,“江淮分水岭”风景道跨连滁州全市35个乡镇、119个行政村,谋划沿线乡村振兴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约344亿元。

安徽旅游民宿发展已升级到“微度假目的地”版本,规模近4000家,其中黄山市民宿有2500多家,直接就业近万人。日前,安徽省举办乡村民宿创意设计大赛,推动旅游民宿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安徽省乡村旅游累计接待2.41亿人次,同比增长46.1%;累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508.56亿元,同比增长46.8%。6月至8月暑期,安徽省国内旅游人数达1.99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累计接待超1亿人次。

文化助力 激活乡村旅游生态

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安徽人文璀璨,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光彩夺目;先秦老庄文化、建安文学、程朱理学底蕴悠长;徽剧、黄梅戏等戏曲唱响中国……安徽以优秀人文资源为主干,精心打造出更多文旅深度融合、彰显徽风皖韵的特色乡村旅游精品。

淮北临涣镇挖掘600余年大运河棒棒茶文化,形成“茶馆一条街”,通过旅游、餐饮等业态,年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阜阳临泉县擦亮“姜尚故里”“杂技之乡”两张名片,成功创建姜寨钓鱼小镇、长官杂技小镇两座省级特色旅游名镇;黄山黟县作为徽文化重地,以创新思维传承历史文脉,打造《宏村·阿菊》《西递传奇》等夜娱精品……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聚力做新文化创意强体验,围绕乡土文化之‘根’进行发掘,通过‘节’‘会’‘展’‘赛’,让游客感受文化、留住乡愁;同时做大文化产业强效益,拓宽乡村旅游文化产业链条,鼓励发展‘文化+健康养老’‘文化+休闲农业’‘文化+教育研学’等细分乡村文旅产业,文化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日益突出。”

当前,安徽正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为龙头,系统梳理乡村旅游资源,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嫁接优质资源,打造传统文化厚重、彰显山水皖韵的乡村特色文旅品牌。”安徽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全省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指导意见正在制定,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正在普查,未来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也将全面提高。

2023年10月27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乡村旅游的徽风皖韵》

责编:陈陈。

新时代新征程颂

新时代新征程颂。破晓的曙光,照耀着祖国的大地,五千年的文明,谱写着新的篇章。新时代的征程,我们勇敢地迈向前,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国家的繁荣。砥砺前行的脚步,踏破黑暗的阴霾,我们的目标,是那遥远的星辰大海。手握科技的力量,引领时代的潮流,我们要让世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长城的烽火,传承着英勇的精神,...

新生代蓄力新征程 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

我们的外贸订单已排到明年年初。目前企业一边忙生产,一边有序推进生产车间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位于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的绍兴玖锦纺织品 负责人何琴踌躇满志地说。后 何琴年从双一流高校毕业,放弃了留在一线城市的机会,毅然返乡接过父辈打拼的事业,以一系列的创新引领企业攀 高 逐 新 福全科创产业园 由...

数字乡村创新,凉糕引领全域旅游新风尚

在四川长宁县的双河镇,一碗凉糕掀起了数字乡村的全新篇章。这个小镇在今年中秋国庆小长假迎来了潮涌的游客,他们纷纷穿越古代体验,品尝当地的葡萄井凉糕。但即使到了这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这美味的凉糕,量有限,排队成为家常便饭。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和宜宾分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