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要求下基层,医生 排了快 3 年,还没有轮到名额

2023-10-29 21:15:14 字數 3607 閱讀 6037

晋升副高要求下基层,已经不是新鲜事。[1]但基层却不是「想下就下」的。周齐(化名)所在的某三甲医院每年有 30 个基层服务名额,医院根据科研**、获奖情况等指标对每个人进行评分:「下基层服务,是要择优选拔的,评分靠前的,才能拿到下基层的机会。」此前一份行者陪诊调查结果中,半数以上医生表示,所在医院科室每年仅有 1 个晋升名额(60.8% )仅极少数(5.8%)有 3 个名额。

有医生评价:百舸争流,下基层也得挤破头。排队了,但排不到在华东某省份,晋升主任医师前的 1 年基层服务时间被拆分为三段,医生们在晋升主治(管)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前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一次性下派 4 个月的基层服务经历。李国伟(化名)是当地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他所在医院采取的是「分批管理」的方式。一般来说,晋升的名额会由地方根据床位数、编制数划定比例设定,科室会根据基层医疗单位需求和编办核定的名额,再结合自己医院的实际人力情况,对同一批次有晋升需求的医生,安排他们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下基层服务。「通常来讲,会以 4 个月为周期,并不会同时让全部有晋升需求的医生都去基层。打个比方,1 个科室单年有 3 位同事有晋升计划,也符合基层对上级选派的人数名额要求,我们会拆分 3 位同事分别在~12 月下基层。这样可以同时保证自己单位的人力,正常运转不受到明显影响。」

图源:视觉中国但并不是所有医院都有这样「雨露均沾」的机会。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注册执业(助理)医师有 428.8 万人[2],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占比为 50.1%[3],有晋升需求的人数并不是一个小数字。王涛是北方某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他所在的省份要求在主治晋升副高前需累计 1 年的全脱产基层服务时间。但光是他所在科室,就有 6 名主治医生,工作时长都已经符合高级职称的聘任要求。对他来说,下基层意味着至少四次连续 3 个月完全脱离自己的医院。但这个机会,却要和 5 个人「竞争」。

累计 1 年后需填写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情况评价表王涛可以理解医院的协调安排,因为自己的科室接诊量要求高,每个人都很忙,主治们要是都走了,科里的活就没人干了。但另一方面,「排队」又让他感到焦心,去年聘上主治之后,王涛就向科室递交了基层服务申请。据他所知,其他同事们原本计划工作时长快满了再下基层,但师兄在 21 年初就提交过申请,目前也还没轮到。「没办法,我先排着再说。」排到了的医生,站在夹心困境上级医院有人力困境,作为接收单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有无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医生不多,但诊疗量并不少。2022 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有 60.7% 在医院,31.6%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诊疗量人次比为 45.4% :50.7%。[2]肩负「健康守门人」职责,作为下级医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护理服务,并及时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4]一项面向 3200 名医生的调查中,有 86.2% 的医生认为技术全面的全科医生最适合在基层医院工作。[5]

全国卫生人员总数,全科医生人数只占执业(助理)医师人数的约 1/10 图源:参考资料 2此外,在 2014 年底一项针对华南某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管业务领导和医生小组的问卷调查中,有 43.6% 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受限于医疗设施不足、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以及自身机构规模较小等原因。[6]下派到基层的医生成了「夹心饼干」,进退两难。对于小专科医生来说,下基层后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做什么」。正在基层服务的**性病科医师舒淼(化名)常感困惑,因为自己的专科在基层缺少对应检查和**药品。一位口腔科认证医师在行者陪诊留言,自己是口腔影像专业的,「去基层,说去干口腔吧,好久没上手了,感觉也不行,干口腔影像吧,人家一天都没几张**,干大放吧,因为平时不干这块,所以技术都不如基层医生」。

一名社区医院医生正在为患者检查图源:视觉中国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辅助科室。横亘在患者需求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病理科医生严英(化名)表示,其实基层医院的病理标本都会送第三方,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因此自己常常无事可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科诊室为主,乡镇卫生院还要求有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没有硬性要求进一步细分。[7] 而对于二级及以上医院来讲,二类科室细分明晰。以内科为例,大内科又可分为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等二类科室,每一个二类科室还可根据数十上百种疾病分为不同的亚专科。而资源配置的错位,对基层医生来说也有些无助。「我们单位算条件好的,有条件做手术,但本院只有一个外科医生兼麻醉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李铭(化名)说,「但是安排来支医的医生配置不合理,外科来了两个外科医生,想做手术只能等本院兼职的麻醉医生上班了才能做。」多地已出具细化政策专家:关注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医生下基层服务其实有多种方式。李国伟表示,一种是医生基于晋升政策要求,需要一定的基层服务期;一种是根据基层单位需求,以「帮扶」和「提升基层医疗能力」为主要目标,由基层单位上报缺少的医护人员类型,上级医院选派相应的人员去帮扶。其中,第一种要求全勤,第二种是「技术帮扶」,一般 1 周去几天,或者 1 月去几天。所谓的「僧多粥少」和「帮扶错位」,更多出现在第一种。在李国伟看来,政策的初衷是希望既能够锻炼城市医生,又能够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卫生服务水平。过程**现的问题,只是还需要更规范的管理。近期,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湖南省卫生系列执业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下基层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通知,对基层服务作出更细化要求。在湖南省这次的征求意见稿中,基层卫生机构将于每年 1 月和 7 月按专业上报需求计划,并通过人岗双选确定派出人员。同时,要求派出机构应正常发放下基层服务人员在服务期间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按照不低于本单位职工平均绩效水平予以保障。基层服务的工作内容考核也有了更细化的标准。[8]

图源: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我们现在通过医联体、远程医疗服务、医生多点执业等多种手段,让我们的医生、**还有药学人员都能够在医联体内把服务以及工作都下沉到基层,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指导。」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的焦雅辉在 2019 年 9 月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9]今年 8 月,佛山出台新规,允许将医师多机构执业期间符合要求的资历和业绩成果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关于医生们下基层服务时间,各地也作出调整。云南某三甲医院医生表示:「去年的政策是进主治不需要下乡了,只需要从住院医到副高之间有一次下乡经历就可以了。」#金秋**动态创作节#

中国足坛第一人 60岁许基仁晋升,从记者干到足协副主席!

中国足协选举产生了新的副主席,岁的许基仁成为中国足坛历史上第一位从记者干到足协副主席的 人。许基仁在中国足球界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声誉,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的晋升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显示出足协对于 人的重视。足代会前有关高洪波辞职的消息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他决定转任中国足协技术总监,这一...

中国足坛第一人 60岁许基仁晋升,从记者干到足协副主席!

中国足协选举出位副主席,其中岁的许基仁成为中国足坛第一位从记者干到足协副主席的 人。他的提名和任命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标志着中国足球在新闻宣传等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许基仁凭借其丰富的 经验和深厚的足球背景,将在中国足球的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基仁早在岁时就开始撰写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并于岁...

纪实 中山“美女院长”,为求“晋升”搞权色交易,被判刑12年

为了权势,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二零一八年,一位名叫王莹的院长被开除的事迹火遍大江南北,为了赚钱,她不惜走向 这条路,为了上位,她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成为万人唾骂的小三,在王莹的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美女院长 王莹腐败的一生。一九七二年,王莹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虽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