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记忆 关于卞之琳

2023-10-28 17:15:06 字數 1575 閱讀 9605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记得那时我还只是一名酷爱文学的高中生。一天,妈妈告诉我,说是她给我订的《文学报》上有一份有关文学知识测试的竞赛题,让我试着做做。印象中,其中一道题就是要求写出《汉园集》的作者。那个时候,由于各方面的资讯还相当匮乏,因而要得到正确答案似乎并非易事。几经周折,查阅了不少资料,我才知道《汉园集》的作者并非一人,而是有“汉园诗人”之称的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三人。卞之琳的名字由此便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是将卞之琳先生作为一位不折不扣的诗人看待的。这或许与我最先认知的“汉园诗人”,以及最早收藏他的《雕虫纪历(增订版)》(人民文学版)有关。说到《雕虫纪历》,自以为这是卞之琳先生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名的一部诗集,收录了作者从2023年至2023年共28年间的诗作。2023年《雕虫纪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收诗70首;2023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增订版时增30首;2023年再版时由作者重新修订,又增1首,共收101首。我所收藏的《雕虫纪历(增订版)》就是101首的版本。实际上,要了解作为诗人的卞之琳,通过他在《雕虫纪历》中的“自序”便可一窥全豹。首先,关于书名的由来,“‘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许我还有点自知:如果说写诗是‘雕虫小技’,那么用在我的场合,应是更为恰当”如是说。其次,卞之琳先生擅长写抒情短诗,每首诗作基本上不超过60行,最短的仅有4行。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区区四句,意境深远。再次,卞之琳先生也是将诗中西交融、拿捏自如的高手。正所谓“诗体则自由体与格律体兼用”,突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此,他还在“自序”中用了相当篇幅予以专门阐述。一首《鱼化石》非常典型:“我要有你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最后,卞之琳先生的诗歌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非常接地气,特别是2023年“延安客居”后的诗作(主要集中在《雕虫纪历》之第四辑、第五辑)表现尤为突出。像是《前方的神枪手》《修筑飞机场的工人》《放哨的儿童》《抬钢轨的群众》《一切劳苦者》《搓稻绳》《向水库工程献礼》《防风镜和望远镜》,等等。

后来,到了2023年的11月,偶然的一个机会,在申城的一家书店购得卞之琳先生的作品集《地图在动》(珠海版),方知他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散文的行家里手,还是翻译大家。显然,直到这个时候,才使我对卞之琳先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之后的2023年,我又在厦门的外图书城购得一本题为《发现卞之琳——一位西方学者的探索之旅》(外语教学与研究版),使我开始从更高层次的研究层面接触和了解卞之琳先生。《发现卞之琳——一位西方学者的探索之旅》是由出生于美国的荷兰学者汉乐逸的一部以卞之琳先生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按照屠岸先生的说法,这是一部“篇幅不长,但质量很高”的论著,是“卞之琳研究的里程碑著作”。评价如此之高,禁不住让我想从中一**竟,也想看看作为一名“旁观者”是如何看待中国作家的,特别是对四十年代后的卞之琳作怎样的评价。正如我对卞之琳先生的最初印象,在汉乐逸的专著中也是将卞之琳先生作为一名诗人来对待的,因而通篇都是对其诗的赏析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西方评论者,对于卞之琳四十年代以后的诗作并未从过多地纠结于意识形态,而是相对客观地从意境和诗律方面加以剖析。比如,对于战时诗歌,汉乐逸作出这样的评述:“由于战时的爱国诗蔚然成风,所以完全可以理解,读者并不觉得相对于卞之琳的其他作品,《慰劳信集》严重偏离了他追求艺术水准的一贯立场,反而认为这是他成长中重要的、积极的一步”。

四个记忆方法 专门解决背书难记忆差的问题

记忆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无论是学习 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需要良好的记忆力来应对各种挑战。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记忆力似乎在逐渐下降。那么,有没有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记忆力呢?答案是肯定的。王老师将介绍一些非常实用的记忆方法,帮助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分...

《玉昆仑》关于玉的那些记忆与传说

金银有价玉无价,千金难买心头好。这句话估计很多人都很熟悉,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长河里,金银在很长时间里作为硬通货一直倍受喜爱,毕竟这玩意真的很值钱,哪怕放在现代社会也是一样。相比金银,玉的身份有点与众不同。若以历史来论,玉貌似可以溯源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若以价值论,就有点一言难尽的,原始的玉石值多...

老照片 那些年,关于我们的童年记忆

每当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村庄中闪烁,仿佛是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记忆在夜空中重现。这些老 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纯真而遥远的时代。你是否还记得,那时的我们,脸上总是挂着阳光般的笑容,无忧无虑地在田野间追逐,脚下的泥土都带着一种特有的温暖。这些 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我们的泪水,以及那些被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