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串讲 十一 遗民有志,南土秋霜

2023-10-26 10:13:40 字數 3984 閱讀 3690

雅正派,又称风雅派、格律派,是南宋后期最大词派。以“中正平和”之音,“典雅纯正”之辞净化词,格调高雅幽洁,笔力清健冷隽。其代表人物有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周密、张炎等。所谓的“雅”,是在内容上写文人士大夫认为高雅的东西;二是语言上力求典雅,极少用通俗口语。他们既不满婉约词的香软柔媚,感到有伤风雅:又不满豪放派词的粗豪激昂,以为有失韵度。对后代影响也比较大,清代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等,都学习他们的创作。

、姜夔和雅正派词人: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浪迹江湖、寄食诸侯的游士。青年时代,曾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又是耿介清高的雅士,曾辞谢贵族张鉴为他买官爵。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虽终生布衣,名声却震耀一世。

姜夔的时代是一个令人灰心失望的时代。作为江湖游士,他的前途命运更是渺茫黯淡。加上他一生贫病交加,对凄凉寒苦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他总是以一种优郁凄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姜夔偏爱冷香、冷红、冷云、冷月、冷枫、暗柳、暗雨等衰败、阴冷的意象群,以此来营构幽冷悲凉的词境。

所辛弃疾处时代相通,也面对宋金的战争。苻离大败,对姜夔也有影响。

姜夔一派风格追求清空。清浅,清雅,清淡。在梦境中回忆过去。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长亭怨慢。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唐 欧阳詹。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翻案唐人诗,学江西诗派,深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朱熹喜爱。

淡黄柳。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乔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史达祖。做过宋代出使金国使者,韩佗胄北伐时幕僚。眼见北伐失败,韩佗胄人头送到金国。

沉痛的家国人世之感,咏物词较多。不是简单描摹,而是家国之思。

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春社:春分之后。

差池(cī):诗经中句,燕子飞来飞去样子。

闺中**,诗人自己的写照。

吴文英。一辈子游幕终身,号梦窗。词意朦胧,有“词中李商隐”之称。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又争知、吟骨萦销,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歌尘凝扇,待凭信,拚分钿。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拚pàn:舍弃不顾。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擘bò:掰开。场面跳跃了四次。现实——回忆——梦境——现实。

雅正词特点:

1.善于刻画清空意境。不同于辛弃疾豪迈悲壮,没有英雄气质,不同于苏轼的乐天旷达。是带着忧愁的,小家碧玉的,又不同于婉约词,因为他们作品里又有家国愁思,也不是诗化词,是文人化的词。

2.长于格律,自度曲。暗香疏影之类皆是自度曲。

3.善于用典,翻案手法,场面的跳跃。

4.常写咏物词。

南宋末年四大家 继承了以上词人的特点,再加上南宋灭亡的悲痛。

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鉴湖:贺知章私产 茂林:兰亭集序 五湖:太湖 老监:贺知章。

齐天乐·蝉。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qiong)相接。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蟬:齐国王后老去,被齐王抛弃,所以蟬不仅是战国王后的化身,就是也是南宋遗民的化身。

蒋捷。豪放词清新流畅,婉约词含蓄蕴藉,没有吴文英晦涩。

贺新郎(兵后寓吴)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梅花引·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简洁明了,韵味悠长。一声听雨的三个场景。少年的乐,中年的悲,老年的麻木,不悲不乐。

王沂孙。天香·咏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余熏,空篝素被。

殢ti 荀令:三国荀彧。

最后一句,亡国了,没有香可熏了。南宋皇帝:高孝光宁理度恭瑞怀。

张炎。绮罗香·红叶。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以红叶自喻。宁可贫苦,也不和新贵同流合污。

词没有因为宋代的灭亡而结束,清代也走上了高峰。

高中古诗词串讲 三 大历诗风,韩孟刘柳

刘长卿 韦应物 李益与大历诗风 与安史之乱期间相比,中唐时局得到相对稳定,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使社会陷于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盛唐那积极浪漫的热情和理想退潮了,严峻 冷酷的现实使诗人们不得不倾向冷静地观察与思考,所以诗歌转向了反映现实的创作道路。而盛唐诗歌在艺术...

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古诗词名句有哪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的瑰宝,它不仅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有些名句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经典。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 木兰花慢 人生若只如初见 意思是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

聆听古诗词里的蝉声

古诗词里的蝉声。夏至已过,蝉也开始崭露头角。阳光穿过绿叶的缝隙,轻轻抚过夏日的画卷,而蝉鸣声声,如同细密的音符,编织出一曲曲清凉的乐章。这个夏季,仿佛成为了蝉的王国,它们在繁茂的树冠中鸣唱,那独特的 知了知了 声,如同一把古老的钥匙,打开了一个个历史的记忆。初唐名臣虞世南曾以 蝉 为题,描绘了蝉饮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