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黄廷海的战斗往事

2023-10-27 13:15:04 字數 5557 閱讀 6891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今天,让我们走近身边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黄廷海,倾听他的战斗往事。

黄廷海,家住青铜峡铝厂东三北区家属院,来到他家时,他正系着围裙、端着一盘炒鸡蛋,准备吃饭。得知来意,黄廷海热情地招呼大家吃饭。随后,黄廷海操着浓重的贵州方言,激动地回忆自己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外、从贵州到宁夏的峥嵘岁月。

男儿满腔热血投笔从戎上战场

2023年3月,黄廷海出生在贵州省印江县一个小山村。

2023年1月的一天上午,上高中一年级的黄廷海正在收拾行李,准备放寒假回家。突然有个同学喊了起来:“快看,解放军来咱们学校了!”话音刚落,大家都挤到窗户旁往外看。只见几名军人身穿黄军装、腰扎武装带,成一路纵队,步伐整齐地走进了校园。“军人就是不一样,走路都带风。”“要是我能穿上这身军装就好了……”同学们边看边议论,羡慕不已。军人的飒爽英姿以及大家羡慕的眼神,让黄廷海产生了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念头。这时,老师突然推门进来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解放军来咱们学校征兵,谁想当兵,跟我到操场报名。”“我想去!”黄廷海大喊一声,举起了手。“我想去!”“我也想去!”随后,其他同学应声跟上……

操场上,报名当兵的学生成群结队。“同学们,我们刚解放了贵州。现在全国才基本解放,希望大家能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剩余反动势力!”台上,一名30岁左右、身材消瘦、操着浓重云南方言的长官在动员大家积极加入部队。“说得没错!报效国家,那是年轻人应该做的!”想到这,黄廷海当即走向征兵登记台,加入了新兵行列。

当兵第一天,黄廷海与战友上的第一课叫《我军光荣传统教育》。“我军从弱变强,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侵略者,真是了不起!我一定要好好当兵,做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汉。”此时的黄廷海暗下决心,一定在军队里苦练本领。

黄廷海被分到12军31师炮兵团,在赵营长(广西人)的带领下,乘军用大卡车到达重庆郊区待命。一星期后,上级发出命令,准备乘轮船去武汉,随即开始对大家进行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活动。当年9月,黄廷海被选调到师部骨干教导队,参加炮兵观测员专业培训,经考核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

完成部队集训任务的黄廷海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接到了抗美援朝的命令。2023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冬季的一个夜晚,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黄廷海全副武装,跟着部队在河北某兵工站搭乘火车,奉命奔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集结待命。为打赢抗美援朝这一仗,团长、政委亲自登台动员教育,广大指战员摩拳擦掌、咬破食指,以血为墨写下请战书,恨不得立马上战场把美国侵略者消灭干净。看到有的战士不会写字,黄廷海便主动请缨,通宵达旦地为战友们代笔写下请战书。

2023年3月21日傍晚,部队徒步行进至鸭绿江大桥附近荫蔽。晚11时,部队以强行军方式,快速跨过鸭绿江大桥,秘密渗透朝鲜新义州区域。当看到朝鲜境内被美国飞机轰炸得体无完肤,到处都是受伤百姓的场景时,黄廷海心中的怒火一下子燃烧起来。“美国侵略者比豺狼还狠,等着瞧!”他暗自咬了咬牙,捏紧了手中的枪……

火速增援上甘岭英勇善战本领高

从小习惯南方气候的黄廷海,很难适应朝鲜战场上寒冷的天气。加上头顶的美国飞机不分昼夜地狂轰滥炸,我军部队行动受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面对残酷而恶劣的环境,黄廷海心想,自己是代表祖国和人民来这里参战的,决不能在异国他乡怕苦怕死,损害中国志愿军的形象,必须兑现参战前的铮铮誓言,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2023年4月22日至6月10日,第五次战役打响,为挫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及其指挥的韩**从侧后登陆配合进攻的企图,志愿军31师担负起了迂回穿插至敌后作战的任务。

炮兵团将重装备留在后方,以轻装方式伴随步兵第91团作战行动。战斗中,黄廷海第一次当步兵,身背四颗手榴弹,手持半自动步枪,与战友们一道作战,15天就打到了三七线珍富里兄弟峰。冲锋时,黄廷海目睹了战友中弹时的惨状,因此,每当一名战友倒下,黄廷海都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到跟前,实施快速救护,并进行快速转移。拿他的话说,战友亲如兄弟,受伤的战友要想方设法救活,牺牲的战友要快速就地掩埋,说啥也不能让他们遭受敌人的再次摧残。在黄廷海的感召下,全体战友也是你救我、我救你,慢慢地,大家的感情更深了,作战的时候犹如猛虎,所向无敌。

战场形势总是千变万化,由于接连遭到我军沉重打击,敌人随之改变了战术,重点对志愿军主力部队实施打击,企图扭转战场被动局面。随后,上级首长命令步兵第91团放弃向北突围原战斗方案,采取小群多路、直插敌人大后方的战略,令其弹药、运输等后勤保障线瘫痪,配合主战场军队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黄廷海精通炮兵观测技术,他认为此次急行军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便主动向副排长请求当尖刀兵,提前带领两名战士行动。副排长同意后,黄廷海便带领两名战士边走边观察,用小旗进行路段安全标记,全班战友紧跟其后,顺利通过了敌人道道封锁线。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眼下身上一点食物都没了,要想赶到敌人后方无名高地与友邻部队会师,还得翻过好几座大山,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听到战友汇报粮食短缺问题,黄廷海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此时的他突然想起红军长征啃树皮、吃皮带的艰难历程,决定四处寻野菜充饥。全班战士看到他的做法,也纷纷效仿起来,吃野菜、喝泥水,继续行军。黄廷海和战友途经一条小山沟时,有十几个朝鲜群众捧着土豆、红薯等食物给他们送来,见此情此景,大家馋得直流口水。但军队纪律严明,副排长说啥也不愿接受。

黄廷海说:“排长,大家坚持了15天没吃上一口好饭,继续下去会影响战斗。不如,我们收下老百姓送来的食物,然后把身上的小物件等值钱、有用的东西留下来给他们做交换,这就不算违反群众纪律。”“说得有道理,就这么办!”副排长当即拍板,黄廷海反应机敏,率先脱下了衬衣,送给了一名衣衫褴褛的农民。紧接着,战士们有送毛巾的,有送绒衣的,军民显得格外亲切,好像回到了祖国见到亲人一般。这下,全班战士吃饱喝足了,浑身充满力量,一举冲出了敌人包围圈,最终在文登里与友军大部队胜利会师,并加入了敌后破袭战斗的行列。

敌人一天不投降,就一天不放弃战斗。2023年10月,志愿军12军31师炮兵团奉命参加金城秋季反击战斗,刚担任班长的黄廷海按照连排长的命令,带领5名战士秘密渗透敌前沿,详细摸清敌兵力兵器分布情况,为炮兵打击提供可靠数据。黄廷海参军不到一年就当上了班长,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心想还要努力,好给家乡人民增光添彩。这次承担重要任务,黄廷海心里清楚,这是各级首长对自己的器重和考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临行前,他要求大家在行动中看他的眼色、手势等谨慎行事,任何人不得发出一点声音。在敌军前沿潜伏地域,黄廷海与战士们配合得力,迅速完成了各自的侦察任务,拟制了敌火配置示意图,并安全撤回,此举为炮兵部队一次次有效摧毁敌目标立了大功。

随后,敌人多个要点被连锅端,以为是我军炮兵观测所所为,便三番五次派飞机轰炸,战士陈小亮在洞口观察时,突然被一块飞石压到了左腿。急红了眼的黄廷海全然不顾自身安危,飞扑到陈小亮跟前,接着推开了大石头,熟练地为他包扎伤口,又一口气背着他跑进了洞里。接下来,黄廷海带领战士们灵活利用地形,巧妙躲过敌机射杀,多次深入战线核实详情,使我军炮兵打得准、打得狠,共摧毁敌人5个指挥所、6个火力点,完美地帮助步兵主力部队完成了阻击战和反击战。

敌人不投降,就叫他们灭亡。2023年10月,志愿军12军31师炮兵团奉命参加上甘岭战役,黄廷海也由班长提拔为**排长,组织和指挥一个加强排,全力保障上甘岭阵地炮兵弹药输送。黄廷海心里清楚,步兵能否扼守阵地、反守为攻、获取胜利,炮兵火力压制极其重要。为确保任务完成,黄廷海要求每名战士肩扛一箱炮弹(每箱3发,每发15斤),同时还要身背1支步枪、4颗手榴弹,无论如何都要准时将弹药送达。下达命令后,黄廷海抢先扛起一箱炮弹跑在前,各班长、副班长也急忙扛起炮弹往前追,新老战士也不甘落后。然而,敌机发现了黄廷海一行,采取低空轰炸、机枪扫射的方式,妄图截断他们的炮兵弹药运输线。黄廷海一看战士**较大,便下令先隐蔽处理伤情,再伺机突击行动。此时的他左臂被敌炮弹炸伤,鲜血直流,但他依然紧紧护住炮弹箱继续前进。黄廷海率先冲刺,成功将敌人的注意力和集火目标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有效掩护了全排战士。当看到黄廷海遍体鳞伤、鲜血流淌,仍然率领全排战士给阵地送炮弹时,炮兵阵地的战友们热泪盈眶、激动万分,发誓要用带血的炮弹,狠狠教训侵略者,坚决打赢上甘岭战役。

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黄廷海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战绩突出,被上级正式任命为炮兵团指挥一连观测排排长。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廷海在朝鲜金城战役阵地上(资料图)。

凯旋雄心在脱下军装“传帮带”

2023年7月27日,中美停战协议正式生效,**总司令发布命令,入朝作战志愿军部队全部停火。至此,志愿军部队逐渐撤离朝鲜,后留部队也由战斗队变为生产队,全力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黄廷海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积极带领全排战士盖房修路、挖沟筑渠、兴修水利,开荒造田,粮食生产当年获得大面积丰收,受到朝鲜党、政、军领导的高度赞誉。2023年5月,部队奉命离朝回国,直接开进了浙江省金华市冮山县营区,进行整顿教育、训练。黄廷海是连队文化人,会写会说会示范,被评选为文化教员、军事理论辅导员、共同课目示范示教员,成为连队的“香饽饽”。

正当黄廷海给官兵教得刚入门道时,军司令部突然下达通知,命令黄廷海三日内到军教导队报到。命令如山,黄廷海当天迅速办完了调动手续,次日早上起床,简单洗了把脸,就急急忙忙背着背包、提着脸盆,乘火车赶到了军教导队。原来,军首长下部队蹲点时,发现基层很多优秀战士经历过抗美援朝战斗,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掌握了高超的组织指挥和战斗技能。随即召开会议,决定临时成立军教导队,抽调各师、团优秀战斗骨干充当教员,以此提高和巩固部队战斗力水平。黄廷海理解了军首长的意图,下定决心要把教案拟写好,把关好训练关,让学员真正掌握专业技术本领。“黄教员讲的就是入耳,训练方法就是灵活。”参训的日子里,战士们深受启发,训练劲头十足。

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是***同志、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学校把我带进革命大熔炉,培养成为一名班长,一名排长,一名优秀教官。所以,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我永远牢记的真理。”黄廷海说。2023年12月,军教导队突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干部战士立即上缴各类**弹药,摘下帽徽军衔,集体退伍到北大荒参加生产劳动。黄廷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与转业军人一道乘军用专列由南向北,肩扛农具进入北大荒。天寒地冻不觉冷,英雄儿女意志坚。黄廷海与战友们发扬上甘岭精神,面对一望无际的大荒滩不言愁,心齐劲足地开垦了一片又一片粮田,成为各生产大队的示范田。黄廷海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创作诗歌、散文、人物特写等作品,利用板报、墙报进行宣传,鼓励大家战胜困难。

**的战士最听党的话,**需要到**去,**艰苦哪安家”……2023年冬天,宁夏人事处处长马德忠按照**指示精神,专程来到北大荒迎接200名抗美援朝转业军人到宁夏农垦工作,黄廷海名列其中,并被分配到同心县农场总务科任副科长,具体负责食堂、生产科、财务科等后勤保障工作。领导和职工看黄廷海为人诚恳、工作扎实、素质过硬,又把他调到场大队任大队长,无论调到**,他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深受群众喜爱。

2023年,黄廷海和妻子在同心县拍摄的结婚照(资料图)。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2023年春天,黄廷海休假回到贵州老家,与一个农民的女儿相识相亲,喜结良缘。随后,他们夫妻双双来到同心县新岗位商务局工作。2023年10月,黄廷海退休后,与老伴一起搬到了儿子工作单位——青铜峡铝厂家属楼。黄廷海经常给儿孙们忆过去南征北战、东去西来的经历,让他们从小珍惜幸福生活,铭记革命先烈。每当“六一”儿童节来到,他还主动到学校回忆难忘的战斗历程,教育后代不忘过去革命老前辈消灭敌人打天下、流血牺牲夺胜利的英雄壮举,争当一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好儿女,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

本报通讯员 刘志海 王佳妮。

* |吴忠**。

中国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老战地摄影师张崇岫的镜头回忆

中国电影 长津湖 的热映让人们重新聚焦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事迹。这部电影真实再现了长津湖战役,一个惨烈而壮丽的历史篇章。但今天,我们将聚焦在战地摄影师张崇岫的 这些珍贵的镜头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切地了解当时的战场景象。张崇岫 战士与摄影师。张崇岫,现已年届,是一位安徽老兵。年秋,他加入了新四军,开始了...

一代抗美援朝英雄 蒋诚的伟大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英雄默默坚守初心,无怨无悔,他的名字叫蒋诚。蒋诚,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也是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然而,他的伟大事迹却隐藏了整整年,只为默默地为国家和村庄奉献,不求回报。蒋诚,年生于合川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底,他毅然参军入伍,迎着朝鲜战争的硝烟,投身到志愿军中,成为一名重机...

范天恩 抗美援朝的无名英雄

抗美援朝战役中,有无数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但其中一个鲜为人知的英雄是范天恩。年仅岁的他,担任团团长,却在战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勇气 智慧,以及卓越的领导能力,使他成为了抗美援朝战役中的无名英雄。背景 抗美援朝战役。抗美援朝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主导的联合 之间的激烈对抗。在这场战役中,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