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的陈敬熊院士,50年没看过医生,养生秘诀简单易学!

2023-10-30 23:04:19 字數 3242 閱讀 2452

陈敬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天线技术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天线之父”。

他在2023年10月25日迎来了101岁的生日,令人敬佩的是,他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身心状态,每天坚持运动、阅读、写作,从事科研工作。他50年来没有看过医生,没有吃过药,没有住过院,是一位真正的长寿老人。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呢?

陈敬熊院士出生于2023年10月25日,正值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养生的好时机。《黄帝内经》说:“九月九日,天气肃杀,万物毕落。”这时候阳气渐衰,阴气渐盛,人体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收敛。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同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肺气清。”这就是说,在秋季要注意保护肺脏,避免受到寒凉、干燥、风邪的侵袭。要早睡早起,保持心情平和,不要过于悲伤或愤怒。要收敛精神,不要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

陈敬熊院士从小就遵循了这一养生原则。他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物理学家,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和国立**大学校长。

他的母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精通**、绘画、诗词等多种艺术。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培养了对科学和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扎实基础。他小时候喜欢钓鱼、放风筝、玩电子游戏等户外活动,锻炼了身体和动手能力。他上学时期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和荣誉证书。

他毕业后从事电子工程和天线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贡献。他在工作中不仅勇于创新、追求卓越,而且严于律己、谦虚谨慎。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和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

陈敬熊院士在顺应自然方面做得很好。他不管在哪个季节都会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他每天都会在阳光下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他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穿着,不过于贪凉或贪热。他在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养生方法,比如春天吃些苦味的食物,清热解毒;夏天吃些甘味的食物,补益脾胃;秋天吃些辛味的食物,散发肺气;冬天吃些咸味的食物,滋养肾水。

他还喜欢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梨、桔子、菠菜、芹菜等,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他不吃或少吃一些油腻、辛辣、甜腻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和肝胆。

陈敬熊院士在天人合一方面也做得很好。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相处。他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去破坏自然界的平衡。他热爱自然界的美丽,不去污染自然界的清洁。

他从自然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去浪费自然界的资源。他在科研工作中,也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不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而且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责任。

他在研制天线技术时,不仅考虑了性能和效率,而且考虑了安全和节能。他在推广天线技术时,不仅考虑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考虑了文化和教育意义。

陈敬熊院士在身心合一方面也做得很好。他认为身体和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要保持精神愉快;要想保持精神愉快,就要保持身体健康。因此,他在养生方面既重视形体的锻炼和调理,又重视精神的培养和涵养。

陈敬熊院士在形体方面有着良好的习惯。他每天都会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这些运动既能增强身体素质,又能调节气血经络,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脏腑协调的状态。

他还会定期进行一些医学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一些潜在或已有的问题。

他还会按摩一些穴位或部位,如耳朵、眼睛、手掌、脚底等,以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和穴位,达到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目的。他还会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澡、勤换衣、勤刷牙等,以保持身体的清洁和舒适。

陈敬熊院士在精神方面也有着良好的习惯。他每天都会进行一些有益于心智的活动,如阅读、写作、画画等。这些活动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开阔视野,使人保持一颗年轻和好奇的心。

他还会进行一些有益于情感的活动,如听**、看电影、交朋友等。这些活动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缓解压力,使人保持一颗快乐和平和的心。他还会进行一些有益于道德的活动,如做慈善、传授经验、帮助他人等。这些活动既能提升品德,又能增加自信,使人保持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

结语:陈敬熊院士是一位令人敬佩和学习的养生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医养生学的真理和价值。他用自己的养生秘诀启发了我们如何做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如何做到身心合。

一、形神共养。

他用自己的养生经验告诉了我们如何做到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如何做到保持适度适量的饮食;如何做到保持规律适宜的运动;如何做到保持良好适当的休息。

他用自己的养生成果展示了我们如何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让我们向陈敬熊院士学习吧,让我们也能像他一样,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69岁老人哭泣 101岁的父亲,你什么时候离开?你就放过我吧

题目 亲情牵绊,老人父亲难离难舍的故事。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作为一种普遍的幸福。然而,在这个故事中,岁的张大爷却有着一份特殊的心情。他十分苦恼,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父亲早日离去。这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个真实案例,提醒年轻人要多体谅自己的父母。年前,张大爷的父亲中风...

101岁的杨振宁比岳父大20岁,对岳父的称呼尽显情商!

中国着名科学家杨振宁已经年过百岁,他的长寿及其卓越贡献成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骄傲。然而,除了他的科学成就,杨振宁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令人瞩目的故事和情感经历。在回顾杨振宁丰富人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他的科学贡献。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研究对中国科研事业...

“光刻工厂”背后的英雄 101岁杨振宁最后一战,是我们误会他了

光刻工厂背后的英雄 岁杨振宁最后一战,是我们误会他了!说起杨振宁,他在物理学领域享有盛誉,但他对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反对一度让人对他的观点产生误解。这台强大的研究装置被视为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与我们国家实际情况和成本问题的不匹配成为了他反对的主要理由。然而,让我们重新审视他的观点,或许会发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