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老长城“活起来”讲述新故事

2023-10-25 08:47:08 字數 2970 閱讀 7664

10月13日,位于张家口市万全区的长城卫所博物馆。河北**、河北**客户端记者曹铮摄。

轻抚长城,感受数百年前的雄浑气势延续至今,它是有生命的。”10月11日,登上山海关长城的陕西游客李建昌,在微信朋友圈晒图时配发了这样一句话。这次来河北,从张家口大境门到秦皇岛山海关,一路走来,李建昌充分领略到河北长城的魅力。

近年来,河北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度,现存全长2498.54公里的长城河北段,正在燕赵儿女精心守护下重焕风采。

10月11日,72岁的郭**在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长城讲述长城故事。河北**、河北**客户端记者曹铮摄。

从“抢救”到“预防”,长城保护走新路。

这个地方我太熟悉了,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我跟长城打了大半辈子交道。”10月11日,72岁的郭**来到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老龙头长城。轻抚城砖,他向记者讲述着一个个关于长城保护的故事。

郭**有着40多年长城保护工作经验,先后参与老龙头长城、山海关古城、角山长城等项目的修复、复建工程。距离老龙头不远的角山下,有长城腰铺九号敌台。“这个敌台采取了保护性修缮,坚持最小干预和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各时期历史信息和长城历史风貌。”郭**说,从修复、复建,到抢救,再到预防,长城保护始终没有停下来。

打开天气预报软件,在未来一周的天气走势图表中,选择天气晴朗、能见度优、风力等级小于4级的日期,在手机日历上画个圈,这是秦皇岛市长城保护员张鹏每周长城保护巡查工作的开始。他向记者解释,看风力是为了保障巡查用的无人机飞行安全。

每次使用无人机巡查结束后,张鹏都会将**拍摄时间、位置等信息传输进文物系统数据库。通过与之前拍摄的资料进行精准对比,可以迅速判断长城墙体的状貌近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要不要进行预防性保护。这些数据对于长城“强筋健骨”起了很大作用。

2023年至今,国家先后支持3.4亿元,省级投入1.2亿元,用于长城河北段本体保护工作。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山海关、金山岭等长城保护修缮工程,将安全隐患消除在初期。从“抢救”到“预防”,长城保护走上了一条新路。

10月11日,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角山山麓下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河北**、河北**客户端记者曹铮摄。

游客打卡“必刷”的新地标。

位于秦皇岛市角山山麓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层面的重点项目和河北段建设的“一号工程”。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条宽阔的台阶步道通往古朴厚重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工人们忙碌地进出着,这里正在推进展陈工程施工建设。

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场馆,这是目前长城沿线规模最大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快步行走在各个展厅,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副馆长冯振,不时接打**联系布展工作。

角山,万里长城从山海关老龙头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山”。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是角山长城,虽然无法把长城搬到馆里,但透过馆里设计的巨型落地取景窗向外看,角山长城尽收眼底。“这个点位将来一定会成网红打卡点。”博物馆工作人员肯定地说。

长城把角山、老龙头、山海关连在一起。怎么能让游客走一趟看个遍?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建起主题展示区。展示区里的核心展示园主要由角山、老龙头、山海关等三处长城景区组成,集中展示以长城连通山海,与周边区域各级各类文物、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长城文化综合展示体系。

距离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500多公里的张家口万全卫城,素有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之称,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能够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历代城内居民的保护意识。”10月13日,张家口市文广旅局长城保护管理处副处长常文鹏抚摸着厚重的万全卫城城门感慨万分。

前人打下的基础,后人如何守护好?张家口市万全区在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右卫城城门和瓮城修复工程,以及长城卫所博物馆、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等工作。“要把600多年的古城更好地留给后人。”常文鹏说。

如今,河北境内的长城,已经有不少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打卡“必刷”地标。从推进长城抢险、本体保护,到相继颁布实施《河北省长城保护办法》《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再到长城合理保护利用,河北围绕弘扬长城精神讲述着新时代长城故事。

10月11日,游客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长城腰铺九号敌台游览。河北**、河北**客户端记者曹铮摄。

守着“金饭碗”建设新生活。

10月11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锁,来到村史馆整理史料和展品。村史馆铜钉木门古色古香,馆内展示的马鞍、毡鞋、古城砖等老物件以及**、史料讲述着北营子村的历史沿革、乡土风情、民俗文化。

历史上,北营子村是山海关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北翼城,裁撤兵营后,驻守官兵就地谋生,逐渐发展成村落。对于村子的历史,李成锁充满自豪:“我们村汇集了长城文化、满族文化和闯关东文化,这些是我们发展的宝贵资源。”

有了资源,还得有发展的良方。李成锁和村民们抓住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个机会,深入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我们村是从山海关古城到角山景区游客的必经之地。村北边是角山景区,往南一公里就是山海关古城。”李成锁分析着村民端起长城旅游“金饭碗”的地理优势。

眼下,如何吸引并留住游客,是村里考虑的重点。李成锁说,要想办法让游客在村里留下来,必须进一步发展特色餐饮、特色种植,让地方文化“活”起来,才能不断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村里还有地下隧道和老礼堂等历史建筑,打造集长城文化展示、满族风情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游,得依靠这些文化资源。”村民们已经在勾勒村庄文旅融合的未来蓝图。

走出村史馆时,门前粉刷一新的墙上,亮红色的凤凰展翅圆形图标分外抢眼。“这是我们村的村标,它的造型灵感来自古代瓦当上的图案,是‘翼’字的变形,寓意村子展翅高飞。”李成锁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给了村子展翅高飞的机会。他相信,北营子村依托长城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河北**、河北**客户端记者 曹铮)

关注河北**,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 赵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

当谈到长城时,人们总是会想到万里长城,但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长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不是八达岭长城,而是距今多年的赵长城,下面一起来了解下。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赵长城位于包头市辖区中部,具体位置在阳县境内的大庙村,约修建于赵武灵王统治时期,即公元前到前年,距离今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赵长城的建造...

八达岭长城 古老的城墙,不朽的文化

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座巍峨的长城位于中国北方,是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段落之一,也是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古老的长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景象,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八达岭长城建造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让黄河流域文化真正“活”起来

西安半坡博物馆内景。陕西地处黄河中游,干流全长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半坡的埙声,空灵深邃,以半坡遗址遗存为代表的半坡文化,在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站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面前,遥想先民们吹奏手中埙,那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让人无限沉醉。生动展示半坡文化 为我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