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好不好?这门课线上“出圈” 线下难抢,粉丝超百万

2023-10-31 18:30:10 字數 2202 閱讀 6426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四处涉及到“心理”,突出了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

而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发布的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在成年人中群中,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由此可见,18—24岁的青年群体是抑郁情绪的高发群体,而这一年龄段多为大学生群体,他们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时代重任。所以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其正视情绪,合理宣泄情绪。

华中师范大学依托其心理学教育的突出实力,打造了一门现代化、接地气、有干货的通识核心课——《心理学:我知无不言,它妙不可言》,不仅面向该校其他专业的非师范学生,也惠及了线上200多万名学生。

这门课程以师范生必修的《心理学基础》为蓝本,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线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课程,获得教育部认定,其课程质量、课程形式、课程内容都十分出彩。

当然,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群体才是检验这门课程实用性、趣味性的直接标准,这门课程广受线上线下学生的好评,可以简要概括为线上“出圈”,线下更是难抢。

在慕课平台上,学生们纷纷留言:“干货满满”、“非常接地气”、“老师特别好”、“对调整自己的状态很有帮助”等,而**下这门课程更是拥有大批慕名前来的抢课大军,他们称“一定要上一次田老师的课再毕业”,因此无论是线上的点赞还是线下的课堂爆棚,都是体现这门课程质量的直接证据。

其实,这门课程如此火热,一方面是源于课堂中会设置许多趣味实验,包括双生子实验、巴洛普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视崖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验理解科学原理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拉进抽象原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也让大家更加贴近“心理学”这一高深莫测的专业。

正是在这样的趣味实验下,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日常生活关联,把心理学这门高级学科变得更加有“烟火气”。

另外,这门课程还借助科技的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加入“黑科技”,让学生在“科技与狠活”的支撑下,获取更多元、前沿、海量的资料。“微助教”正是由华中师大心理学妙不可言团队设计和开发出来的一项“黑科技狠活”,它帮助授课团队更加及时、精准、客观而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思维方式、学习状态和课程效度,学生的课堂反馈可以实时通过“微助教”更加直观地呈现在教师眼前。

这就意味着,学生与老师之间是有来有回的互动关系,学生的反馈可以被老师及时呈现在教师面前,从而更好地答疑解惑。

因此,可以看出华中师范大学不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具备一流的心理学学科实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因此不仅造福本校学生,也惠及了更多“电子学生”,这样一所实力出众的学校,值得推荐给大家。

关注“高校巡礼”,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怎么样?这类学生,直接分配工作!

公费师范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严格意义上的公费师范生,是指在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接受师范生公费教育的师范专业本科生,他们在校期间的学费 住宿费与生活费补助均由 财政承担,毕业后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保证入编入岗。这就意...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总在逃课的大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许多人潮涌动 知识汪洋的大学里,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那就是逃课。实际上,每一个大学生,不论是初入校园的新生还是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生,无一例外都曾与它打过交道。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课堂外的世界?有人说,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如此说来,逃课仿佛成为了成年礼的一部分,...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总在逃课的大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大学生涯是一段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时光,是许多年轻人生命中的重要篇章。考入大学,代表着迎来了新的机遇 新的挑战和新的探索。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看似令人不解的现象 有一部分大学生却总是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总是选择逃避课程,将宝贵的大学时光荒废。他们曾付出极大的努力,好不容易考入大学,为何却似乎总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