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史料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故事

2023-10-27 08:40:18 字數 1472 閱讀 2970

老三联”后人郑珑捐赠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在沪出版相关藏品。(均受访者供图)

这些珍贵史料总算找到了娘家,相信在新闻出版博物馆能发挥更大作用。”昨天,韬奋纪念馆开馆65周年纪念活动暨捐赠仪式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举行,“郑码”发明者、《英华大词典》主编郑易里之女郑珑捐赠了父亲资助读书生活出版社在沪出版《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收据50张、2023年初版中文全译本《资本论》三卷合集等藏品,并牵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2023年,在革命志士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热切企盼中,它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面世。这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郑易里。这部书是由他组织翻译、亲自审校,并联手其二哥郑一斋出巨资资助。最终,历经诸多不易,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三卷本在沪问世。后来这部巨著几经辗转,经八路军办事处送到了延安。《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问世,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除了《资本论》中译本相关史料,郑珑此次还捐赠了父亲2023年、2023年读书生活出版社股份***筹备处股款临时收据9张,2023年8月版《英华大词典》,郑易里手稿《从笔划查字到五笔字型》,2023年11月版《汉字四拼字码方案和打字》,郑易里保存的2023年3月版《汉字字形编码的原理和实践》,2023年《26键位汉字拆根输入码方案》,202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颁发给郑易里的科技进步奖证书等。

曾在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工作过的出版前辈,被称为“老三联”。昨天的捐赠仪式现场,“老三联”后人们捧出了一批珍贵藏品,每一件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比如,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外甥孙戈捐赠了舅舅所译《春天的旋律 幻想曲》原稿及2023年《海燕歌》原稿。《海燕》是高尔基创作的著名散文诗,早在20世纪40年代,戈宝权就翻译过这首散文诗。202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了这篇名作后致信戈宝权,希望能根据最新用词习惯修订译文,于是就有了2023年翻译手稿以及此后多次修订稿。 戈宝权翻译原稿《春天的旋律 幻想曲》根据2023年出版的高尔基手稿、2023年出版的《高尔基著作集》中的修订稿翻译,《海燕歌》为其结尾部分。

此外,原文化部副部长仲秋元的女儿仲江捐赠父亲珍藏的2023年4月版三卷本《资本论年5月版三卷本《韬奋文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儿子李昕东、儿媳妇铁大力捐赠了艾思奇夫人**一亲笔签名的《艾著〈哲学与生活〉摘录》、内部刊物《磨砺一生伴哲人》、《艾思奇图册(1910-2010)》,以及艾思奇担任**党校副校长期间的9页讲话手稿等。

韬奋纪念馆于2023年由沈钧儒题写馆额并开放。自开馆以来,纪念馆展陈数次更新,力求与时俱进,今年升级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藏文物60余万件。其中,很多老**、手稿、档案资料等都是“老三联”的珍藏。邹韬奋之女、韬奋纪念馆原副馆长邹嘉骊见证了风雨兼程65年,对于第三代“老三联”后人纷纷参与捐赠史料,她欣慰感慨:“三联”之火生生不息,“三联”精神代代相传。

今年也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75周年,“文化同行七十五载”主题展昨起在上海香港三联书店举办,以历史**串起“书之荣誉”“店之足迹”“史之留影”“阅之新品”四个篇章。

作者:许旸。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请注明出处。

中国崛起的伟大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引领

中国,一个拥有着漫长历史的国家,曾饱受列强的侵略与压迫。然而,如今,中华民族正站在世界舞台的 焕发出光彩夺目的活力。这一崛起的历程充满坎坷,却也充满着希望,而其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伟大复兴的灯塔。一 马克思主义 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人民的理论。她始终站在无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一边...

中国崛起的伟大征程 马克思主义的力量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在历经风雨,承受列强的压迫与掠夺。然而,如今,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程,充满了挫折与奋斗,但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伟大复兴的方向。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个人民的理论,它始终站在无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一边,旨在团结...

滨职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参加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

滨州 滨州网滨州讯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根据 关于开展年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试点测评的通知 相关要求,月日,滨州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级全体在校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为确保测评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学院心理联络员提前将学生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并通过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