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仁和 凝聚“新”力量 助力非遗传承

2023-10-22 13:15:06 字數 1207 閱讀 6477

赓续传统文化,绽放非遗精彩。10月1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普宁村,一场土味十足的“战豆节”打响。激烈的剥豆比赛,热闹的非遗集市,精彩的节目表演,为村民、游客们提供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民俗体验。

在仁和街道,流行一种饮茶习俗——“吃咸茶”。每到10月,田地里的毛豆陆续成熟,仁和家家户户都忙着剥毛豆、制作烘青豆。同时,妇女们会邀请邻里喝咸茶,俗称“打茶会”。如今,“吃咸茶”已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战豆节’,它已经成为普宁村民俗文化的一个特色标志。”普宁村职业经理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叶舒娟说,“战豆节”已经举办了六届,不仅是村民庆祝丰收、比拼技艺、体验民俗的节日活动,也是展示非遗、传播文化的大舞台。

为了传承好非遗,让“吃咸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仁和街道还依托非遗传承人这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将土味“烘青豆茶”独立包装,打上品牌,制作成特色商品,发动乡贤企业家认购,扩大产品影响力。街道还建立“共富工坊”,创立特色“三农”产品共享直播间,充分发挥新**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常态化开展直播活动,让“烘青豆茶”等特色农产品搭上直播快车走向全国。

仁和街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已拥有“吃咸茶”、高头竹马、永泰刺绣等非遗项目10个。近年来,仁和街道积极探索“**非遗”工作新路径,发挥**资源优势,深挖非遗文化内涵,用好各类非遗项目,发挥非遗文化传承人这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优势,推进**工作与非遗融合发展,助力文化传承。

除了开展各类节日节庆活动,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以外,仁和街道也积极做好“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邀请计品原、姚荣铨、严红兵等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非遗讲座、非遗体验活动等,让学生从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吸引大家走近非遗文化,争当传承人,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此外,街道还不断推进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街道通过城乡社区发展**会注资,招募社会组织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注册“浙永泰”商品,打造永泰刺绣共富工坊,项目化运作永泰刺绣非遗项目,不定期开展非遗技能培训。从去年至今,共开展永泰刺绣等非物质文化技能培训15期,培训人数150余人次,以永泰刺绣为基础,创作“虎头鞋”等刺绣产品800余件。

仁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鼓励引导以非遗传承人等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打造非遗特色品牌,弘扬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为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凝“新”聚力 共“济”未来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新入职教师尽快掌握工作基本规范和适应新岗位需求,培养优良的师德师风,提高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月日至月日,学校举办年新入职教师专项培训班。学校党委副书记 院长姚庆强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党委委员 副院长王慧云主持仪式。开班仪式上,姚庆强强调,学校举办新...

凝“新”聚力 未来可期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新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实现以赛促教 以赛促研 以赛提质,更好地帮助新教师专业成长。月日 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示范幼儿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新教师抽签式教学竞赛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每位老师都紧扣主题,围绕目标,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聚“花”结“果”,凝“新”力量

为推动我校志愿服务质量建设,培养更多志愿服务骨干,落实完满教育育人理念。年月日中午 ,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针对艺术传媒学院级各班班委召开的 花果 n 志愿服务培训基础班开班仪式在别都书院四维空间顺利举行!志愿之名,青春之约。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培训会上,主讲人分别从支队介绍 志愿者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