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养老设施实现全覆盖

2023-10-27 12:00:02 字數 1500 閱讀 9264

日前,合肥市统计局以调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形式,选取全市305位60岁以上老年人和20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专题调研。调查显示,全市居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近年来,合肥强化制度顶层设计,织密居家社区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

合肥市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颁布实施地方法规《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多个**文件,推动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运营养老机构164家,其中公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18家、社会办养老机构46家,逐步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建设运营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居家养老仍为老人首选。

调研显示,合肥市老年人生活、健康、精神等养老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需要提供单项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仅占10.2%,2项的占15.1%,3项的占20.8%,实际需求在4项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53.9%。

从内容看,生活照料、基本饮食和日常陪伴需求较高,分别占调查对象的.8%和53.2%。

数据显示,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核心。69%的受访老人当前采取的养老模式为居家养老,25.7%入住养老机构,5.3%为社区养老。

在问及老年人自主选择养老模式意愿时,居家养老仍是大多数老人的首选,占比达60.6%,受传统观念影响,65.2%老年人认为在家能得到子女的关心,41.3%表示在家养老能帮忙带护孙辈。

专业照护延伸至家中。

为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合肥市持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特别是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提供“**类”“点单式”照护服务,为重点老年人家庭安装应急报警设备,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居家养老功能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在解决日常饮食问题方面,由于子女工作忙、照顾精力有限(占比67.3%)等原因,老年人一般选择自己做饭,由子女或保姆做饭,部分选择社区食堂就餐。

尤其是社区食堂,不仅方便快捷,餐食花样多,还能照顾到老年人口味,很好地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受到老年人普遍支持。受访老人更加关心食材的卫生和营养,愿意接受经济实惠的餐食服务。

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机构占九成。

调研显示,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不断增强养老机构照护功能。

同时,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投资新、改、扩建机构以护理型床位为主,社会办机构扶持政策向护理型床位倾斜,养老机构中能够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占95%。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老年健康项目,加强老年人疾病早筛干预和健康指导,提供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社区医养结合能力。

此外,在最希望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中,“社区老年活动室”占75.4%,“健身设施”占56.3%,“老年大学”占32.7%。

受访老年人反映,进入老年大学再学习,参加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外出郊游、广场舞等运动,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文艺活动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项目。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记者 王峰。

养老社区设计 中国养老产业的新篇章

摘要本文主要 养老社区设计在推动中国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开启中国养老产业的新篇章。关键词的出现是为了强调养老社区设计在中国养老产业中的关键性。一 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和养老需求的日益增长,养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养老社区设计作为养老产业的...

养老社区设计 可持续性与社会价值并存

摘要本文主要 在养老社区设计中,如何实现可持续性与社会价值的并存。关键词的出现是为了强调养老社区设计在环保 社会公益和价值创造方面的关键性。一 引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社区的设计与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养老社区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偏好,还要注重社区的可持续性和社会价值...

养老社区设计 满足各年龄段老人的需求与偏好

摘要本文主要 在养老社区设计中如何满足各年龄段老人的需求与偏好。关键词的出现是为了强调养老社区设计在适应不同年龄段老人需求与偏好方面的关键性。一 引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养老社区的设计与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需求。养老社区需要适应不同年龄段老人的需求与偏好,为他们提供更加舒适 便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