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涨价38倍,农村出现“断交潮”!专家提议该缓缓了!

2023-10-20 22:15:50 字數 1720 閱讀 4540

新农合即城乡居民医保,是由以往的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的新农合合并而成的。农村人出于习惯,依旧把城乡居民医保称为新农合。新农合是大多数农村人唯一一项医疗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最新年度的新农合已经开始缴费,各个村子都在宣传,要求大家赶早不赶晚,抓紧去把钱交了。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在手机上就可以交钱;年龄大不会用手机的,可以去找村干部、村医帮忙缴费,或者让子女交钱。

虽然宣传很多,但笔者村里不少村民都反映说,今年不打算交钱了,想要断缴新农合。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村才有的,不少农村人都有此种意愿。这跟前些年新农合缴费率一度接近100%相比,反差很明显。

明明是为村民好,让农村人看病能报销的新农合,为啥现在农民不愿意交钱,出现了大面积的“断交潮”?归根结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缴费标准太高了。

2023年农民参加新农合,每个人最少要交380元,发达地区可能达到五六百元。380元看似不多,对种地农民来说负担却不小,一个人380,一家六口人就2000多块钱了,种粮收入才有多少钱?

在新农合最初实施时,每个人只要交10块钱,笔者老家第一次交新农合,是在2023年。一个人10块钱,一家人也才几十块钱,谁都能承担。后来大家对新农合越来越熟悉,都知道交新农合,看病真的能报销,就都积极缴费参加。

但由此以后,新农合缴费标准就走上了不断**的“快车道”,从每人每年10元,一路飙升到50元、90元、120元、150元,再到180元、220元、250元、280元,前年涨到320元,去年交350元,今年就到380元了,每年不是涨30元,就是涨40块。

每年380元,跟最初每年10元,是当初的38倍!在此期间,农民种地,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的**,并没有明显的涨势,化肥等各种农资却贵了不少,而新农合则是那时的38倍,涨幅不能说小。

新农合断缴现象,近几年愈演愈烈,有人做了大致估算,全国可能有4000万农村居民,已经不再交新农合了。2023年新农合再涨30元,达到了每人380元,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断缴。

针对新农合连续涨价导致的断缴潮,有专家开始呼吁新农合暂停涨价。近日,著名三农专家郑风田教授就表示说,这几年新农合涨势该缓缓了。郑教授认为,起初新农合确实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最近几年,每年都涨价三四十元,相应地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却没有同步**,至少农民没有直接地感受到。

缴费增加,农民感受到的好处、新农合的边际效应没有同步增加,就导致缴费意愿降低。郑教授提议,未来几年,新农合应该暂停涨价,该缓缓了,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不是一味涨价。

笔者想说的是,郑教授所言不假,380元的缴费标准,对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来说,已经很高了,不能再这样一直增加了。

新农合涨到380元 年,农民出现“断缴”?郑风田 建议近几年缓缓

新农合,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近两十年来,其涵盖范围广泛,使无数农民从中受益。然而,近年来,随着费用的持续 农民的缴费热情似乎有所降温。这是为何?又应该如何应对?自新农合在年开始实施以来,它已经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在此之前,因资金困难而错失 的情况并不鲜见。而新农合的出现,确...

新农合涨价农民断缴困境,优化制度和听取民意成解决关键

自年推行以来,新农合在我国农民中发挥了重要的医疗保障作用。尽管现在已与城市居民医疗合并为城乡合作医疗,但 新农合 之名仍深入人心。然而,随着参保标准的调整,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保意愿逐渐下滑,使得今年每人元的缴费标准成为了农民心中的犹豫之事。对此,国外专业周刊及学者也为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新农合采用的是社...

2023年新农合涨价,交与不交引发争议?网友 无效为何不累计

年新农合医保缴费标准的 已经广为人知。虽然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元,但是是否要交纳医保费用却引发了农民朋友之间的激烈争议。有人认为对于家庭的健康来说,交纳医保费用是必要的,因为有些人亲身经历了家人生病并在住院报销后节省了不少费用的惨痛教训。但也有人表示,目前经济困难,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医保费用,即使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