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禅武医之三十四 少林功夫养生健身功能

2023-10-21 18:15:15 字數 1674 閱讀 4598

少林功夫的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神形兼备,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理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最合乎人体自然结构的动作,才是最合理的。经过漫长历史的考验,不断去芜存蓄流传下来的少林功夫套路,都是非常珍贵的精华部分,能使人体潜能高度发挥,加上博大精深的少林医宗体系,用于养生健身,功效可靠且十分强劲。

的确,保健养生被称为中华武术之魂,也可以说是中国整个古代体育的基础,其功效从历代长寿高僧大多精通武学就是最好的证明。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一套武术动作都如同一套锻炼身体的体操,其活动筋骨、强身健体的功能不言自明。少林功夫套路总共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552套,另外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150套,通过一套完整系统的修习方法,能将人体潜能发挥到极致。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专门用于健身养生的。

谈到少林功夫的保健养生,不能不提中国古代保健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吐纳,又叫行气、胎息、练气。吐纳起源什么时候,现在文献记载还不太明确。从考古资料来看,天津历史博物馆存有一件“行气铭玉杖首”,这是一件玉器,它上面刻有四十余个字,用“三字诀”的形式,把吐纳的要领和功能做了全面的描述,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目前发现最早的行气养生文献。与吐纳术有关的导引术,是配合呼吸、以引伸肢体为主的一种锻炼。

呼吸是人类的本能,失去呼吸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因此,历代少林高僧都非常重视对呼吸的研究,并运用到练功习武的全过程。少林功夫把呼吸称为“提沉气”,提气为吸气,沉气为呼气,在练习拳脚时,起式用提气,落式用沉气,施发劲力用沉气,蓄劲化力用提气。掌握好“提沉气”的运用规律,既可保证运动的强度,又可减少自身运动的消耗,减轻肌肉的疲劳。练功前后,做几次深呼吸,立觉神清气爽,有精神饱满之感,足见呼吸对健康的妙用。

吐纳术就是人们常说的气功,少林吐纳术是在禅学静功、武术和禅医的基础卜发展起来的,具有内外兼修的特点,是少林功夫中的精华,《洗髓经》《易筋经》和少林硬气功中的大力金刚掌、铁砂掌、朱砂掌等,都在吐纳术之列,外发可以开山摧石,内修可以延年益寿。

养生内修的吐纳术,以调息运气为主,不发气,不发力,周身气血同天地灵气形成循环,随心所欲,悠然自得。气下行如脚踩波涛,气息悠哉,身心愉快;气上领精神饱满,身似铁塔金刚,威风八面;身行动,心舒神爽;身微动,梢齐动,灵气四溢。四梢灵,气血盈;气血通,百病不生。

吐纳术大致步骤为上丹、数息、神移、施放等几个部分。歌诀曰:

少室禅灯明四季,谷水只能润肌肤,气功练成三妙旨,静皆心空独有一,松皆放肌如流沙,呼吸深长细而匀,静禅修心靠真气。

唯有真气维真力。

一静二松三匀细。

万物如石沉海底。

血随气行缓缓下。

长短相等毫不差。

少林功夫的内功**作为养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以调整人体机能、平衡阴阳为宗旨,能做到调神(心)、调气(息)和调身,从而达到疏通筋络,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而且还可以防治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胃病、肝病、眼病、精神病、关节炎等。(编辑 徐舞)

嵩山少林禅武医之三十二 少林健身养生法

少林禅医不但具有独特的学术理论及神奇的临床医术,而且特别注重健身养生。寺僧在长期的参禅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创立了具有少林特色的健身养生法,成为少林禅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与治病同源,鉴于众僧长期坐禅导致身体虚弱,为了兴佛传教,不得不寻求健身长寿之道。这其中有习武强身,也有对其他养生法的摸索。传说,跋陀...

嵩山少林禅武医之三十三 少林寺的自然养生秘诀

少林寺的历史也是一部寺僧们探索养生之道的历史,不仅留下了众多的健身养生秘诀,同时,寺僧们的平均寿命也的确长于俗世众生,而且历代都不乏长寿高僧。纵观少林寺僧的长寿养生方法,呈现出终生处禅境 精佛兼习武 医秘助长寿的特点,包括了参禅养生法 素食养生法 武术健身法 按摩疏内法等众多内容。寺僧们在日常生活中...

看!鹅坡学子在嵩山武术大会开幕式上惊艳出场

由河南省武术协会 登封市人民 主办,河南省体育局 河南省体育总会指导的首届嵩山武术大会于月日上午在登封市郑大体院体育馆举行开幕式。鹅坡武校选拔出余名女生担任开幕式引导员工作,她们手举引导牌青春洋溢,自信阳光,是运动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幕式上,鹅坡师生表演的 盛世龙狮 大气磅礴,震撼无比。在铿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