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那里还长眠着一位治易皇帝 《 易经 通注》纂修述评

2023-10-21 20:00:19 字數 3414 閱讀 7313

清东陵,不止埋葬着康熙和乾隆这两位在易学史上有重要席位的治易皇帝,在那里还长眠着另一位有治易之举、在易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的皇帝,他就是康熙帝的父亲、乾隆帝的高祖,清朝入关后的第一帝,也是亲自选定清东陵、第一个入葬这里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十三年(2023年,丙申年)十二月十五日,根据政治需要,清世祖顺治皇帝敕令国史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傅以渐,由他带领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曹本荣,对明朝永乐年间修纂的《周易传义大全》加以增删,主要是删掉其中“华而寡要”的内容,增加之后三百年来“儒生学士发挥经义”所形成的“折衷诸论”,力求做到“并加采择”“简切洞达”,以期达到“阐明四圣作述至意”的目的。

傅以渐是顺治三年清朝开国取士的第一位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曹本荣,顺治六年进士,官至国史院侍读学士。二人受命之后,历时二十个月,完成了增删编纂工作。顺治十五年(2023年)十月。二人上表进呈书稿并序稿,并请顺治皇帝御定书名。这部书稿上报之后,似乎没有马上刻印广泛发行,仅仅是“上备乙览”,因为纪晓岚等人说“外间莫得而窥”,说其原稿还收藏在曹本荣后人家里。直到乾隆四十二年(2023年)因修纂《四库全书》而征集书籍时,“湖北巡抚陈辉祖乃缮录进呈”,纪昀等四库全书修纂官根据《五朝国史·傅以渐传》里“纂修《易经》通注》”的记载,为这部易著补题书名为《易经》通注》。

得一居士在研究康熙乾隆两朝治易过程中,也没有发现二帝及相关史料关于《易经》通注》的记载。不止于此,康熙五十二年(2023年),康熙皇帝亲力亲为,率领李光地组成的专班,在其之前编研撰著《启蒙附论》等著作的基础上,历时二年修纂《御纂周易折中》。在《御纂周易折中》御制序中,他说:“朕自弱龄留心经义,五十余年未尝少辍,但知诸书大全之驳杂,奈非专经之纯熟。”认为以往注疏解说《易经》的书籍都是驳杂的大全,而非纯熟的专经。他能说出这句断语,并把自己的这部易著定名为《周易折中》,显然是对他皇考敕令“折中诸论”、修纂《易经》通注》这事不太清楚,或另有什么隐情。否则的话,他既不会下断言去捲他老爹的面子,也不会以自己的折中之作否定其皇考的敕令折中之作。

顺治帝敕令傅以渐等“并加采择折衷诸论,简切洞达辑成一编”,傅以渐曹本荣“恭承敕谕纂修《易经》”。康熙皇帝“特命修《周易折中》,上律《河》《洛》之本末,下及众儒之考定,与通经之不可易者,折中而取之。”无论是采择、编辑,还是纂修、御纂,都是选取汇辑前人的既成见解,并不是撰著新说新论。这一点,康熙皇帝非常清楚,因为他曾于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初五日批评负责修书译书的武英殿**,指出他们译错了“纂”字,并告诉他们“把各书、文章汇集一处称纂”。因此,无论傅以渐纂修的《易经》通注》,还是康熙御纂的《周易折中》,其实都是前人观点著作的汇集,都没能跳出前人的窠臼,甚至几乎没有出新开新。并且,康熙的《御纂周易折中》,还有个前提,即“上律河洛之本,下及众儒之考定”,这里隐含着的潜台词,就是尊朱崇邵、先朱后程,把朱熹的易“本《图》《书》”与邵雍的“先后天之论”作为自己修纂的基本原则,把朱熹的易学观点凌驾于程颐的易学观点之上。

如果说,邵雍的“先后天之论”还有可取之处,而朱熹的易“本《图》《书》”之说以及《周易本义》的《易》本卜筮之书、占者之用等错误观点,则完全把康熙的治易实践导入歧途,使其《御纂周易折中》不过是精选的驳杂大全而已。

客观地讲,傅以渐坚持“圣人持世之书,非谶纬术数之书也”,这一点还是可取的,基本正确的,更是难能可贵的。其可贵之处,在于直接否定了朱熹等人的《易》为卜筮之书、为占者之用说。说他的这个观点基本正确,是因为他把《易经》看做是“圣人持世之书”,此说有失偏颇。得一居士认为,《易经》确实是教人致得成德、使人成子致圣的圣经秘籍,但观玩学习运用者,不一定是圣人,也不是非得君子,而是所有有志于开物成务、崇德广业的人。无论他是初出茅庐的潜龙,还是有待驯教的牝马,无论他是在田施德的现龙、在天御极的飞龙,还是直方兼备的抚民贤臣、黄裳中文的柱国忠良,《易经》都是使他吉无不利的有益参鉴和方略秘籍,而不是高不可攀、望而却步的“圣人持世之书”。至于其“通经者,帝王取士之法,非诗赋策论之法也”,这个判断也有失偏颇,但还能说得过去。之所以偏颇,是因为贯穿《易经》的宗旨与主题,是“开物成务”,是“崇德而广业”,是“易简之善”所对应、所匹配、所期求的“至德”。至于《易经》的具体内容,可以见仁见智,无论王者取士用人、行权成事,还是言者修辞论道、赋诗献策,皆如《系辞传》所言,“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只不过,这里的“易”,其内涵可不止于《易经》,还有《易经》之前的阴阳八卦易、蓍筮占断易(这个本来叫周易)。它们,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可以说是一直以来,都属于“易”这个概念的外延。因此,用“易”单指哪一个外延,都是片面和有失偏颇的。

至于傅以渐等对《易经》以及《易传》卦辞章句的运用,其中也存在许多因为不能正确理解其义而形成的不恰当用法,如“皇帝通德类情”等。通德类情,典出《系辞传》,其原文是:(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德,不是德性、品德的德;情,也不是情怀、情感的情。所谓“通德类情”,指的是八卦的功能作用。把它扣到皇帝头上,显然是张冠李戴。傅以渐等之所以这么用,毫无疑问,是由于未能理解领会其中的真正含义所致。

抛开《系辞传》等这些所谓“外篇”的基本易学观点,就其对“内篇”即各卦卦义的认识理解程度来看,与真正认识各卦卦德、正确领会各卦卦义,可以说相距甚远。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讲,二人没能正确领会哪怕是一卦之义。

这也并不奇怪,何止傅以渐曹本荣,此前程朱,此后的康乾二帝,以及帮助他们修纂《御纂周易折中》和《御纂周易述义》的李光地与傅恒,又有哪个通达卦德卦义?比较而言,倒是傅曹二人既不迷信程朱,也不偏执《图》《书》,而是用汲取前人的理性认识,结合自己对易卦的客观审视加以说解。这一点应当是十分可贵的。

乾卦》言括君道、君君之道,《坤卦》言括臣道、御臣之道,这是正确认识理解《易经》最基本的基础和前提;《遯卦》推演点化凝聚民众防止脱离之道术权谋,《升卦》启示告诫如何推君选帝的观念机宜,如此等等。而前述这些,《易经》通注》以及《御纂周易折中》和《御撰周易述义》的修纂者,竟然无一能识。

字雨田者意蕴之诗。

关联阅读

清东陵:长眠着两位在易学史上有重要席位的治易皇帝。

易卦本义诗:示《昇卦》

避暑山庄:康熙皇帝与法国东方使团传教士白晋五年治易的见证。

鸣雨易卦本义诗:乾坤利在主与辅。

曲阜孔庙御制“万世师表”匾额的来历。

东方甄选 当初的那股直播“清风”还剩多少了?

曾经备受瞩目的东方甄选直播间,人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从数据上来看,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自月上旬走红以来,两个月总销售额达到了.亿元,而近一个月的销售额为.亿元。据蝉妈妈数据,东方甄选近期的销售额仅为.万元,创下新低。东方甄选的红极一时的背后,有双语带货 文化带货 体验式带货等多种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

买的东西寄爸妈那里去了,爸爸要给寄过来,咋想的?

我一直觉得,每一对爸妈和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对方,你觉得呢?妈妈发语音说 你爸爸让我把洗脸盆给你寄过来 我说 寄过来干嘛?我买的盆子一共才花块钱,寄过来邮费都是块,我还不如重新买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我给鱼儿在网上买了几个盆子,因为我手机上的收货地址有几个,当时买的急,没有注意,盆子寄到了爸妈那...

东莞南城还有什么好玩的?看这里你就知道啦!

在东莞南城,想要寻找真正好玩的事情吗?不必再远赴ktv,因为现在,家庭k歌体验已经升级!想象一下,你不再需要在拥挤的ktv包间等待,也不必花大价钱,却能在家中尽情畅唱,享受到真正震撼的音质,仿佛置身于ktv的现场一般。在声音图书馆引入的这款阿呜啦音响下,将为你带来家庭k歌新体验。不仅 实惠,轻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