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喜欢安陵容?

2023-10-30 23:19:20 字數 2314 閱讀 8636

**:八楼象女士。

上海把万圣节搞成了沪版“百变大咖秀”,大家真的是乐在其中,拿出看家本领进行角色扮演。目前比较出圈的是大家扮演向太、那英还有安陵容。

扮演安陵容的那位朋友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专门搞了一个座驾“船”,然后和剧中一模一样,乘坐船出场,戴着面纱,手捧莲花。围观的人也很配合,当众给她唱了安陵容的登场bgm《采莲曲》。

这是沪版安陵容。

这是原版安陵容。

一个小发现,我发现现在越来越多喜欢安陵容这个角色了,我身边很多人都自称“我就是职场版的安陵容”,以此来凸显自己的心境。

为什么一个角色会从“被骂”到“被喜欢”呢?

我们先来复习一个安陵容的身世。

安陵容的爹是松阳县丞,九品芝麻小官,而跟她一起进宫的甄嬛,其父是大理寺少卿,沈眉庄的爹是济州统领。一个细节是华妃瞧不上甄嬛和沈眉庄的家世,觉得这些官职在她哥哥年羹尧面前不值一提,由此可见安陵容的地位,她只会更加被人瞧不起,这也是为什么选秀女那天夏冬春会为难她。

安陵容说自己出身微寒,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母亲虽然是正房却不受宠,当年靠刺绣给她爹买了个小官,结果她爹当上官之后又瞧不上糟糠之妻。她进宫选秀女就是为了给自己母亲争口气,不想让父亲的妾室们看不起。

所以安陵容属于一个出身不好又不受疼爱的情况,而安陵容和甄嬛决裂,有一部分原因正是她的自卑。

甄嬛有一段时间和淳儿走得近,剧中并没有交代淳儿的身世,但淳儿亲口说“我与姐姐身世相近”,这代表淳儿和甄嬛、沈眉庄是一个level上的人。

安陵容看到甄嬛拿淳儿当姐妹,又因为当时安陵容的爹被贬,种种阴差阳错安陵容以为甄嬛不帮自己,于是安陵容生出了恨意,她觉得自己是“外人”,认为甄嬛和沈眉庄瞧不起自己。

所以安陵容很自然地站在了皇后那边,一是因为皇后明确说出要帮安陵容那不着四六的父亲擦屁股,二是安陵容认为自己既然融不进甄嬛的圈子,那就去攀更高的枝头,做皇后的人,这偌大的宫中,皇后再怎么不受宠,她也是只有一位的皇后。

除了家境很容易被代入,安陵容这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事业心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这两者也是有逻辑的。

因为家境不好,没有靠山,所以安陵容干什么都特别的沉浸感,想为她自己和她的娘争口气。

她是深宫里唯一认认真真“搞事业”的嫔妃。一心制香(舒痕膏)搞掉甄嬛的孩子,为了在皇上那里得到宠爱会刻苦练习声乐,嗓子坏掉之后也没有放弃,开始专心练习花样滑冰……

安陵容很坏,但她真的太卷太努力了,没有谁比她更热衷于拓宽新业务,任何机会她都要把握住,只是结局不如她意,被封为“鹂妃”,大家嘲笑她是安小鸟。

但我觉得正是因为安陵容对待事事都很用力,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才更能戳到当代一部分年轻人。

我一个朋友总说她是职场版本的安陵容,因为她出身于一个小城,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给不了她什么帮助,她只能靠自己,强迫着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但很多时候结果都没有她想象得那么好,她很多时候还是很落寞的。正是因为这样,她的微信名字一度叫@百子湾安陵容……

站在安陵容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这样。

华妃是有背景有靠山的富二代,她可以肆意妄为,别人都操心每月份例,她无所谓,反正家里有钱;甄嬛是出身书香世家的人,有一个好使的大脑还有绝佳的运气;甚至欣贵人,都属于全程摸鱼但最终稳稳落地的人。只有安陵容,很多事情都努力争取了,但就是得不到一个好结果。

安陵容的无力感大概是很多人喜欢上她的原因,长大了特别是工作了之后特别能理解这种无力感——家境不好造成性格高度敏感,以为自己什么都抓住了其实到最后都是一盘散沙。

这样来看,《甄嬛传》里的配角真的很厉害,她们可以经过时间的筛选,让大家对一个角色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就像安陵容,以前只觉得她是坏,现在发现她是坏人中的可怜人,很多时候她的无力感甚至可以戳中几百年后的我们。

《甄嬛传》 安陵容为什么从老实人 变成整部剧玩的最花担当?

然而,在 甄嬛传 的舞台上,安陵容的角逐却远非易事。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她做出了一系列颇具争议的决策,甚至背弃了昔日的恩人甄嬛。她的每一步,都似乎在为最终的悲剧埋下伏笔。她犹如提线木偶,被环境和命运无情地操纵,当一切无法挽回时,她被迫吞下了自己种下的苦果。安陵容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不禁思考 她...

安陵容为什么变坏?原来,不是每个人都想变坏

几年前的热播剧 甄嬛传 一直是大家心目中最好的宫斗剧,即使过去这么多年,也依旧是经典之作,除了主角甄嬛让人难以忘怀,安陵容更是意难平。她原本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宫女,逐步蜕变为后宫中的女主,驾驭权术,狡黠多变。这个角色的黑化过程让人太感慨。不过,安陵容的这一转变看似突兀,但其实是家庭环境和宫廷生活共同影...

为什么有人喜欢精神控制?

我们可以从一些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 这个问题。首先,精神控制可能源于人类对权力和控制欲望的追求。有些人可能喜欢对他人施加影响和控制,以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地位。这种行为可能源于人类的本能,因为掌控和影响他人可以带来一种满足感。其次,精神控制可能源于人类对安全感的追求。有些人可能感到不安和不安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