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为何以皇后礼下葬亲妹妹?千年之谜终被揭开

2023-10-29 07:05:15 字數 2126 閱讀 9675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堪称辉煌灿烂的一个王朝,而其中的一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引人注目的不仅仅是他的才华和统治成就,还有一段与他亲妹妹新城公主相关的绯闻,一直为后人传颂不衰。为什么唐高宗会以皇后礼下葬亲妹妹,这个千年之谜终于在现代考古中被揭开,让人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唐高宗李治,身世不凡,是一代贤君李世民的儿子。他的统治时期,被一代女皇武则天所辅佐,因此相对于其父的辉煌和妻子的铁腕,他的统治显得相对低调。然而,他与武则天之间的绯闻故事却让人津津乐道,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与父亲的妃子私通,废除王皇后立武氏为后,最终导致武氏自立为帝,建立武周,他还做了一件在外人看来不拘礼法的事情,那就是以皇后礼下葬亲妹妹新城公主于太宗皇帝的陵墓——昭陵。

唐昭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九嵕山,是唐王李世民的合葬墓地。经过现代考古的发掘,昭陵陪葬墓数量高达一百九十余座,其中包括诸王、嫔妃、公主、功臣名将等人的陵墓。

陪葬墓的位置和规格反映了墓主人与昭陵主人唐太宗的亲疏远近。新城公主之墓位于陵山上的近陵部分,这个位置通常为太宗皇帝的妃子、嫡出公主等所选。从这些迹象来看,新城公主的陵墓规格仍然符合公主规制,而非皇后规制。

然而,新城公主的陵墓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显示出她的尊贵地位,还在墓葬规格上体现了其显赫地位。新城公主的墓葬规格之高仅次于魏征墓和贵妃韦氏墓,这表明她在唐朝皇室中的地位相当显赫。

在2023年的考古发掘中,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昭陵博物馆,不仅对主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还对周围的陪葬墓进行了发掘。在这次过程中,他们偶然发现了位于昭陵东南山梁上的新城公主墓,这也揭开了千年之谜。

然而,最引人瞩目的是新城公主墓中的壁画,尤其是那些被毁去面部的侍女壁画。这些无脸侍女壁画一度被认为是盗墓贼的破坏行为,但后来的研究发现,这并非盗墓贼所为,而是高宗李治为了安葬亲妹妹而下的命令。

皇后之礼是古时女子去世后所能享受的最高规格的仪礼,远胜于公主之礼。高宗亲自主持新城公主的祭礼,让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都服丧哭临。这种国丧的规格显示了高宗对妹妹的深厚感情,他甚至废朝不举,显示了他的悲痛之情。

为什么高宗要毁去新城公主墓中形容完好的侍女壁画的脸呢?原因是高宗对妹妹的去世难以释怀。他追究到底,认为宫女内侍的照顾不周导致新城公主病体俱下,终至早逝。他对妹妹的死感到非常痛苦,因此将怒火发泄到那些侍女身上,最终下令毁去她们的面部,认为她们无法面对新城公主的灵魂。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深情至深的皇帝,对于亲人的离世,他愈发难以释怀。高宗的行为虽然有些过分,但也反映出他的真挚情感。这段千年之谜的揭开,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唐高宗李治,一个统治者和哥哥的复杂角色。这也是中国历史中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留给后人深思。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人们的情感和动机。唐高宗为了亲妹妹新城公主,愿意背上罔顾礼法的骂名,以皇后之礼安葬她,这背后是深厚的兄妹情感。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历史并不仅仅是统治和政治的故事,其中也有人性的情感和深刻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和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原作品**于:博古论今。

每天说一个皇帝 唐高宗李治

唐朝历史上,李治在他父亲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阴影下常常被忽视。然而,他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却举足轻重。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和唐高宗李弘的弟弟,李治展现了卓越的治理才能。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 永徽之治 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李治在年仅岁时即位,他的治理能力并不逊色于他的父亲和妻子。他积极处理政务,推动...

唐朝政治风云 唐肃宗与永王李璘的权谋之争

公元年二月,唐朝北方陷入骚乱,安史之乱席卷而至。然而,与北方的战火相比,南方也迸发出一起重大事件。在这个时刻,唐肃宗借助江淮地区的武装力量,消除了自己异母弟弟永王李璘。与此同时,李璘的亲信党羽也遭受了严惩,许多人丧命,另一部分被囚禁,其中包括著名诗人李白。这是一段充满权谋 争斗和家族纷争的历史片段。...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

提及唐朝,无论是在经济 社会地位还是文化艺术领域,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要谈及唐朝的审美观念,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体态丰腴 雍容富态,这与现代社会推崇的瘦弱美观截然不同。如今,人们追求 美,骨感美成为主流审美标准,而唐朝则以 胖 为美,这一审美观念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原因。而唐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