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2023-10-26 01:03:35 字數 3855 閱讀 9606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和优化资本结构,很多企业采用了表外融资的方式,即通过一些特殊的交易安排或合同条款,将一些资产、负债或收入等项目从财务报表中剔除或隐藏,从而降低财务杠杆、提高盈利能力、规避风险等。表外融资的形式有很多,如租赁、保理、信托、委托贷款、应收账款转让、股权激励等。

表外融资看似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财务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也会对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造成误导和损失。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表外融资呢?一般来说,企业表外融资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降低财务杠杆,提高信用评级。通过将一些负债从财务报表中剔除或隐藏,企业可以降低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杠杆指标,从而提高自身的信用评级,降低借款成本,增加借款额度。

提高盈利能力,美化业绩。通过将一些收入或利润从财务报表中提前确认或增加,企业可以提高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盈利能力指标,从而美化自身的业绩,提升市场价值,吸引投资者。

规避风险,转移损失。通过将一些风险或损失从财务报表中转移或分摊,企业可以规避一些法律、税收、监管等方面的风险,或者将一些经营、市场、信用等方面的损失转嫁给其他主体,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保护自身的利益。

优化资本结构,增加灵活性。通过将一些资产从财务报表中剥离或调整,企业可以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增加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效率指标,从而增加自身的运营灵活性,抓住市场机会。

企业表外融资的形式有很多,根据不同的交易安排或合同条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租赁。租赁是指企业通过与租赁公司签订合同,将一些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从租赁公司处租用,而不是自己购买或拥有。根据租赁合同的不同,租赁又可以分为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是指租赁期限较短,租赁物的所有权和风险仍由出租方承担,租金只作为费用计入损益表的租赁;融资性租赁是指租赁期限较长,租赁物的所有权和风险由承租方承担,租金既包含本金又包含利息,应当同时计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租赁。企业通过进行经营性租赁,可以将一些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从财务报表中剔除,从而降低财务杠杆,提高资产周转率。

保理。保理是指企业通过与保理公司签订合同,将一些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流动资产转让给保理公司,从而获得现金流入,而不是等待**或销售。根据保理合同的不同,保理又可以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有追索权保理是指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无法**,保理公司有权向企业追索损失的保理;无追索权保理是指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无法**,保理公司无权向企业追索损失,而由保理公司自行承担风险的保理。企业通过进行无追索权保理,可以将一些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流动资产从财务报表中剔除,从而提高营业收入,规避信用风险。

信托。信托是指企业通过与信托公司签订合同,将一些资产或负债等项目划拨给信托公司作为信托财产,由信托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管理和处置,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信托收益或承担信托损失的安排。根据信托合同的不同,信托又可以分为单项信托和集合信托。单项信托是指只有一个委托人和一个受益人的信托;集合信托是指有多个委托人和多个受益人的信托。企业通过进行信托安排,可以将一些资产或负债等项目从财务报表中剥离或调整,从而优化资本结构,转移风险或损失。

委托贷款。委托贷款是指企业通过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合同,将一部分自有资金委托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委托人,并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按照企业的要求向特定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利息收入或承担违约损失的安排。委托贷款可以分为直接委托贷款和间接委托贷款。直接委托贷款是指企业直接与借款人签订合同,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负责贷款的发放和**;间接委托贷款是指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合同,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人,代表企业与借款人签订合同,负责贷款的发放和**。企业通过进行委托贷款,可以将一部分自有资金从财务报表中剔除,从而降低资产规模,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应收账款转让。应收账款转让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主体签订合同,将一些应收账款或票据等应收项目转让给其他主体,从而获得现金流入,而不是等待**。根据转让合同的不同,应收账款转让又可以分为真实性转让和非真实性转让。真实性转让是指转让方将应收账款的所有权和风险完全转移给受让方的转让;非真实性转让是指转让方仅将应收账款的部分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受让方,而保留部分权利和义务的转让。企业通过进行非真实性转让,可以将一些应收账款或票据等应收项目从财务报表中剔除,从而提高营业收入,规避信用风险。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指企业通过与员工或管理层签订合同,将一些**或期权等股权类项目作为激励措施,以期提高员工或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根据激励合同的不同,股权激励又可以分为**期权计划和限制性**计划。**期权计划是指企业授予员工或管理层一定数量的**期权,即在一定期限内以一定**购买企业**的权利;限制性**计划是指企业授予员工或管理层一定数量的限制性**,即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拥有企业**的权利。企业通过进行股权激励,可以将一些股权类项目从财务报表中隐藏或延迟确认,从而降低人力成本,美化业绩。

以上就是企业表外融资的常见形式和影响。可以看出,表外融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很大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和风险呢?

虽然表外融资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些短期的好处,但是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长期的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造成信息不对称,误导利益相关方。由于表外融资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和不完整,从而造成信息不对称,即企业的内部人员比外部人员拥有更多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使他们无法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例如,投资者可能会因为企业的表面业绩而高估企业的股价,而忽略了企业的潜在负债和损失;债权人可能会因为企业的表面信用而放松对企业的贷款条件,而忽略了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违约风险;监管机构可能会因为企业的表面合规而放宽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而忽略了企业的法律、税收、市场等方面的违规行为。

增加财务成本,降低经营效率。由于表外融资涉及到多方的交易安排或合同条款,往往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如租金、利息、手续费、佣金等。这些财务成本会占用企业的现金流量,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同时,由于表外融资涉及到多方的协调和管理,往往会增加企业的运营复杂度,如账务处理、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这些运营复杂度会消耗企业的管理资源,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引发道德风险,损害声誉形象。由于表外融资使得企业可以规避一些风险或损失,从而减轻了企业承担责任和后果的压力,可能会引发一些道德风险,即企业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道德或不合法的行为,以追求更大的利益或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些行为可能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如欺诈、隐瞒、逃避等。同时,如果这些行为被**或揭发,可能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声誉形象,如信任、诚信、社会责任等。这些声誉形象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受损,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支持力。

企业表外融资是一种常见的财务手段,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些短期的好处,如降低财务杠杆、提高盈利能力、规避风险、优化资本结构等。但是,表外融资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财务问题和风险,如造成信息不对称、增加财务成本、引发道德风险、损害声誉形象等。因此,企业在进行表外融资时,应当慎重考虑其利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合理地安排和披露其财务信息,以保证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维护其自身和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企业财务报告披露问题探讨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文件,它是投资者 债权人 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了解和评价企业的主要依据。一个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应该具备真实性 完整性 及时性 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等特征,能够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

小微企业已成主体,融资问题成困难,优化问题如何进行?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体,为我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岗位,为促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国计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是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思考和关心的,所以该如何解决小微企业决融资的问题呢?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活力指标之一的微小企业经营活动,与国计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是...

国有资产外流和劳务派遣的问题,确实存在一些危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劳动者的权益造成损害,引发社会不公和不稳定。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国有资产外流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一些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在未经合法程序和监管机构批准的情况下,被非法转移或低价 给私人企业或个人,造成了国家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