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 甄嬛毒杀果郡王,才是两个聪明人对皇上最大的算计

2023-10-30 01:25:18 字數 5522 閱讀 6930

#甄嬛传#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十年后才懂:

甄嬛毒杀果郡王,才是两个聪明人对皇上最大的算计。

一切,早已在当年做出选择的时候,便有所注定。

事实上:皇上逼着甄嬛去毒杀果郡王,更多地,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

果郡王是否与甄嬛有私情,其实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他敢为了一个女人动用军权,就很难保证他来日不会为了自己来谋夺皇位。

何况,如今甄嬛与果郡王之间的私情,同自己的额娘和隆科多当年的状况,又是何等地相似!

事实已然证明:

历史会不断地重复上演。

当年年羹尧与敦亲王大案时,允礼将虎符归还的时候,他是如何跟他承诺的?

“兄弟间最见不得人的事却让你亲眼看着,真是为难你了,可是朝中亲贵诸多,朕希望允誐是最后一个有谋逆之心的人,此后诸王都能安分守己。”

旁的臣弟不敢说,但臣弟却是第一风花雪月之人,但求皇兄保全富贵,别再让臣弟做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了。”

他曾说过自己不会对这个位置动心,可如今呢?他没有对这个位置动心,却对着自己的女人动心了。这不光是无形中对个人情感的一种挑衅,更是在跟皇权所有人挑衅,甚至是觊觎。

对于皇帝来说,这种潜在的威胁决不能留。

毕竟,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如今他逼着甄嬛在他和允礼之下做选择,又何尝不是在重复当年自己额娘和隆科多之间的悲剧!

当年隆科多与自己的额娘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他表面上叫着对方舅舅,但他心里清楚,如果不是自己的额娘在暗地里同对方有着斩不断的联系,或许佟氏家族根本就不会选择支持他。

但同样的,这层**的政治利害关系,也在无形中给他提了个醒:

“外戚**,是首要防范的地方。”

他是沉迷于权力带给他的**。

但同样的,却也不会忘记那些年为了保住权势,究竟失去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对于皇帝来说,童年的创伤已然深入骨髓,甚至到了连提都不能提的地步。

归根结底,他还是囿于自己的童年创伤中,无法自拔,甚至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为什么甄嬛会在得知浣碧殉葬后,扯断了手中的佛珠?

那是因为,当初她毒杀允礼,是两个人所做的心照不宣的决定,为了保全其他无辜的人,他们已然做出了最痛的决定。

可皇上却步步紧逼,甚至在她毒杀果郡王后,还是开始痛下杀手。

他们处在这个位置,便已然决定了所有的身不由己。

甄嬛在深宫中多年,已然知晓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体面地解决掉这个问题,才能保全那些无辜的人。

“我想要的唯有你皇兄可以给我,我父亲的性命,我甄氏一族的活路,还有我要的荣华富贵。”

即便我心中的风一直吹向你,但我也必须逆风而行。”

此话,便已然证明了甄嬛的决然。

在进宫后,习惯性计算得失利弊,其实已经成为了甄嬛心中潜意识的行为习惯。

当初回宫,甄嬛为的便是自己的父母妹妹亲族,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如今也一样,皇帝给了她机会,同样的,却未曾给允礼这个活着的机会——因为,从九子夺嫡那一天开始,她便晓得皇帝对自己的这些兄弟们始终未曾放心过。

养心殿内的皇帝的话言犹在耳:

“朕早就忘了朕还有什么亲弟弟!”

皇帝连自己的亲弟弟都能动手囚禁,又遑论一个非同胞,甚至还在童年时期夺走了父母宠爱的弟弟?

在皇帝身边多年,她太了解对方了。

巍巍皇权之下,自始至终,她所要顾及的,不仅是他一人。

作为家族的一员,她终须得顾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问题。

既然享受了家族的荣耀和便利,相应地便要承接家族的义务,如果一个人只是享受权利而不尽自己的义务,那无异于是一种背弃。

在皇帝传唤她前往殿中的时候,她心中便已有了算计:

皇帝的疑心病,是不会改的,如果今天她真的死了,那甄氏全族,甚至是玉娆,玉隐乃至她的孩子们,也会就此悄无声息地被抹去,祸及的,不光是她一个人。

与其玉石俱焚,倒不如牺牲一人保全其他无辜的人。

她要保全的,从来都不止他一人,她还有旁人要顾。

何况,她也太了解允礼了,他是个好人,更是个至情至性,深明大义之人。

凌云峰那三年,她知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潇潇雨夜,他于岸边桃林中为她吹笛,驱赶心中的恐惧;凌云峰常有狸猫出没伤人,他便以身相护,不惜时间成本;清凉台大雪,他策马驱来,在鹅毛大雪中以自己的身体为引,来为她褪散高热。

自始至终,他的情与爱都是最真的,重情重义是他,牺牲小我的也是他。

何况,他们也真的太明白彼此的难处与顾忌了。

“当年的事情彼此各有难处,不必再说了,我和嬛儿之间不用计较这么多,如果她有事,我一生都不会好过。”

只这一句话,她便明白了对方的选择。

桐花台宴饮时的种种拖延,也不过是他们在进行最后的诀别与挣扎。

而作为皇宫中长大的孩子,允礼又如何不懂得这酒壶中的玄机是怎样的?

“一壶酒分有毒无毒,我还是分得清的。”

即便他表面上再装的风轻云淡,可作为九子夺嫡中存活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皇子之一,他又如何会分不清这么简单的伎俩?

从甄嬛去关窗的那一刻开始,他便知道自己逃不掉了。

亦或者说,从三年前他领兵准备就甄嬛的那一刻,命运便已给他准备好了苦果,只是迟或早的区别。

更何况,有哪个皇帝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弟弟带兵,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有威胁皇权的举动呢?

当年老十四的下场近在眼前,只是自己如今为了爱情再犯,他自然也明白自己的下场是什么。

另一方面,他也在权衡利弊,甄嬛有她要保全的人,而自己也有要保全的人。

自己可以任性妄为,可那些在遭受自己任性后遭受无妄之灾的人呢?

自己的额娘舒太妃,自己的侧福晋玉隐,乃至自己和孟静娴的那个孩子,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全然只顾自己的那点私情!

成婚前,或许他并不明白甄嬛的心境,但成婚后,有了家庭,有了爱人,有了牵绊惦念后,他的心态才彻底有了变化。

当一个男孩变成男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开始成长了。

他明白,自己与甄嬛之间从未有错,只是,他们不能把自己任性妄为的苦果,再强加在旁人头上。

从来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犹记得当年允礼对着甄嬛的那句戏语:

“我才不要做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两个人一个哭嫁,一个**早亡,最后只能离开人世。”

却万万没曾想到,最终还是一语成谶。

桐花台上的夕颜依旧开得繁茂无比,夜色微凉,清风习习,可月亮注定是要西沉的。

“花落了。”

朝开夕落,便如同她与允礼之间的情一样,有始无终,有因无果。

最终的结果,终究还是得非所愿,愿非所得。

那年除夕夜倚梅园中所求所愿,皆已成空。

她曾求父母妹妹安康顺遂,平安一生,却险些遭遇抄家灭族的风险,父母妹妹被迫发配宁古塔不说,还要忍受风霜之苦;

她曾希望在宫中安稳一世,了此残生,却不曾想自己从小心翼翼试探到坚守的爱情,竟都是这张相似皮囊之下包裹的虚伪说辞;

她最后愿能“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可这半生的遭遇,却处处都是风吹雨打,落梅有痕,零落成泥碾作尘,一身傲骨立于风雪中,却横遭曲折。

仿若般若浮生梦,到头来,终究是大梦一场空。

这两个男人,在她的前半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者以宫闱为囚笼,锁尽了她一生的欢欣;后者则以情爱为枷锁,彻底断了她心中最后的慈念。

这兄弟两个,其实她都爱。

不过是前者的好,在死后成了她心中封存的白月光,无论好与坏,都成了她的一段经历;而后者的好,则伴随着死亡成为了烙在她心头上朱砂痣罢了。

然而随着死亡的到来,随着时间的消逝,便如同曾经对安陵容的暗恨,对眉姐姐的怀念,对所有困厄于宫廷中人一样,斯人已逝,有时候,死亡带走的或许是似水流年中的恨意,却并不会消弭那些真切的爱意。

当年红梅白衣映雪,雪落在了每个人的身上。

却谁都未曾想到,倚梅园的那场雪,亦落在每个人的心上。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励志做一个努力写作,热爱阅读的女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甄嬛传》 果郡王对甄嬛的爱,只是感动了自己

果郡王爱甄嬛吗?答案是肯定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听到熹贵妃嫁给摩格时,冒冒失失地闯进去,更不会追着出关。而且他写给浣碧的信件,都有 熹贵妃安 字样。甚至于,他替甄嬛把毒酒喝下,丢了性命。这种爱看起来很热烈,但是却不明智。他只感动了自己,而别人却要跟着他一起遭殃。在和甄嬛交好之前,果郡王就对甄嬛有爱慕之...

《甄嬛传》 果郡王到死也不知道,甄嬛早就看出了皇上布的局!

甄嬛被废出宫后,心灰意冷,决定离宫修行。与皇上不同的是,他对甄嬛仍有感情,这一点在甘露寺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皇上允许甄嬛带发修行,也允许她带人随行。甄嬛在离宫前安排下人去处时,试探性地安排了槿汐和浣碧的去处,最终两人选择跟随甄嬛。这为甄嬛与果郡王的私会提供了条件。甄嬛对果郡王动心的原因之一是他抓住...

《甄嬛传》 果郡王到死也不知道,甄嬛早就看出了皇上布的局!

最近,甄嬛传被热议,甄嬛从被废掉到离宫修行,各种细节引发了观众的关注。甄嬛在被废掉后并没有妥协,而是选择了离宫修行。她虽然带着琴,但是没有带珠宝首饰,这显示出她的骨气和决心。与此同时,皇上对甄嬛的感情也不可谓不深,否则也不会在甘露寺让甄嬛带着发修行。甄嬛的离宫修行也引发了她的紧张,但是槿汐和浣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