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一举之败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解析,极其精妙的原因!

2023-10-27 07:35:17 字數 3426 閱讀 4441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人西行取经的艰辛历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就正果的故事。

*中,孙悟空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和鲜明特色的人物,他聪明勇敢,能力非凡,但也有自负轻敌,心猿不定的缺点。在取经路上,他多次降服了各种妖魔鬼怪,保护了**和同伴,但也有几次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导致“反胜为败”的结局。

其中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在第七十七回中,孙悟空被狮驼岭三怪联手打败,被困在铁笼里蒸煮,差点丧命。这一回中,孙悟空为什么会失败?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失败后又是如何逆转局面的?

孙悟空在第七十七回中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他遇到了三个实力强大的对手:青狮精、白象精和大鹏金翅雕精。这三个妖怪都是天生神力,有着千年以上的修行,而且彼此结为兄弟,互相配合默契。

他们分别占据了狮驼岭、白象山和金鹏岭三个地方,形成了一个铁三角的阵势。他们听说唐僧是取经之人,肉身清净无比,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便决定联手捉住唐僧,并约定谁先得到唐僧就归谁所有。他们先后派出小妖去试探唐僧一行人的实力,发现除了孙悟空外,其他人都不足为惧。

于是他们便设计了一个圈套,先让青狮精变成一个老者,在路边摆摊卖水果,引诱唐僧和沙僧上钩。然后再让白象精变成一个小孩子,在路边哭泣,引诱猪八戒上钩。最后再让大鹏金翅雕精变成一个老婆婆,在路边摆摊卖茶水,引诱孙悟空上钩。这样一来,他们就把唐僧一行人分割开来,各个击破。

孙悟空在这个圈套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没有警惕心和判断力。他没有看出青狮精、白象精和大鹏金翅雕精的真面目,也没有察觉到他们的阴谋诡计。

他只顾着吃喝玩乐,没有注意保护**和同伴。当他发现**和同伴都失踪了,他才惊觉不妙,但已经晚了。他虽然能够打败青狮精和白象精,但却无法对付大鹏金翅雕精。大鹏金翅雕精是一只神鸟,能够飞行九万里,速度快如闪电,力大无穷。他用翅膀一拍,就能把孙悟空的筋斗云吹散,用爪子一抓,就能把孙悟空的金箍棒夺走。

孙悟空虽然变化无穷,但却无法摆脱大鹏金翅雕精的追赶。最后,他被大鹏金翅雕精抓住,带回狮驼洞,和**同伴一起被关在铁笼里,准备蒸煮食用。

孙悟空在第七十七回中失败的深层原因是他的心猿不定,性情反复。这是他的一个致命的弱点,也是他一生中多次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根源。孙悟空的心猿不定,表现在他对事物的态度和情感上经常变化无常,没有一个固定的准则和标准。

他有时候忠诚勇敢,有时候胆小怯懦;有时候聪明机智,有时候愚蠢鲁莽;有时候仁义道德,有时候残暴贪婪;有时候尊敬师长,有时候轻视长辈;有时候信奉佛法,有时候违背佛意。

这些反复无常的心理状态,导致了他在行动上也经常出现失误和过失。他有时候能够降服妖魔,有时候却被妖魔打败;有时候能够保护**,有时候却害了**;有时候能够遵守规矩,有时候却违反戒律;有时候能够听从劝告,有时候却置若罔闻。这些失误和过失,给他自己和他的同伴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危险。

孙悟空的心猿不定,性情反复,是由于他的性格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因素:一种是天性中的纯真善良,一种是后天养成的傲慢自负。这两种因素在他的心中相互制约、相互冲突、相互转化,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当纯真善良的因素占据上风时,他就会表现出忠诚勇敢、聪明机智、仁义道德、尊敬师长、信奉佛法等优秀品质;当傲慢自负的因素占据上风时,他就会表现出胆小怯懦、愚蠢鲁莽、残暴贪婪、轻视长辈、违背佛意等恶劣品质。这种平衡是不稳定的,会随着外界环境和内心情绪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当他遇到强大的敌人或困难的挑战时,他就会感到恐惧和不安,傲慢自负的因素就会增强,导致他轻敌冒险,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当他遇到善良的朋友或美好的事物时,他就会感到欢喜和安慰,纯真善良的因素就会增强,导致他忘记警惕和防范,失去警觉和分辨力。这样一来,他就容易陷入对方的圈套,被对方利用和欺骗。

孙悟空在第七十七回中失败,正是因为他的心猿不定,性情反复。他在遇到狮驼岭三怪之前,已经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打败了许多妖魔。他对自己的能力和功绩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傲慢自负的因素占据了上风。他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大英雄,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没有事情能够难倒他。

他对狮驼岭三怪没有放在眼里,也没有听取**和同伴的劝告,只顾着享受吃喝玩乐。当他发现自己被对方耍了一通后,他又感到非常愤怒和羞愧,纯真善良的因素占据了上风。他想要挽回面子和责任,拯救**和同伴。但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他已经失去了先机和优势,无法与对方抗衡。这就是孙悟空在第七十七回中失败的深层原因。

孙悟空在第七十七回中失败后,并没有就此放弃和绝望。他依然保持了一颗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心。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变化本领,在铁笼里蒸煮时化作一只蚊子逃出来,在狮驼洞里偷走了三怪的法宝,在金鹏岭上找到了自己的金箍棒,在白象山上救出了沙僧,在狮驼岭上救出了猪八戒,在路上救出了唐僧。

然后他又找到了观音菩萨和南海龙王,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最后,他与观音菩萨、南海龙王、沙僧、猪八戒一起围攻狮驼洞,打败了三怪,夺回了唐僧,并继续西行取经。

孙悟空在第七十七回中逆转局面的关键是他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傲慢自负是导致失败的根源,从而放下自尊心,虚心向观音菩萨求救,并接受她的指点和教诲。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纯真善良,从而不忘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放弃自己的**和同伴,不怕自己的敌人和困难。

他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变化本领,从而化险为夷,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他能够利用自己的忠诚勇敢和仁义道德,从而赢得观音菩萨和南海龙王的信任和友谊,增强自己的力量和影响。这就是孙悟空在第七十七回中逆转局面的关键。

孙悟空在这一回中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他遇到了三个实力强大的对手:青狮精、白象精和大鹏金翅雕精;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的心猿不定,性情反复;他逆转局面的关键是他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孙悟空的成佛之路 西游记中的心性修行

西游记 是中国文学经典中的瑰宝,不仅儿童和家庭熟悉,也在各个年龄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孙悟空的形象成为了文学和文化的代表,引领了无数读者走进西天取经的冒险之旅。然而,西游记并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佛学思想,特别是在关于孙悟空的成佛之路上。孙悟空是这个史诗故事的大男主,一个充满活力的...

《西游记》中排名第一的妖王 悟空无法战胜,如来难料,玉帝畏管

在 西游记 中,有许多妖王都有各自独特的实力和背景,但要说到排名第一的妖王,非青牛精莫属。这位妖王不仅让孙悟空束手无策,还让如来佛祖感到棘手,更让玉帝不敢轻易插手。百万创作者计划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青牛精的背景。他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因私自下凡而成为妖王。然而,他的实力却远超其他妖王。在面对孙悟空...

西游记中谁能击杀孙悟空?只有三人能做到,菩提都不行

西游记 中,最受作者喜爱的人物是生性自由潇洒 拥有百般本领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然而,虽然他吸取了天地之精华而诞生,但却不是最强大的角色,书中描写了三个能够直接击败孙悟空的人物。第一个是太上老君,作为道教的代表之一,太上老君拥有不可质疑的能力和地位。他的炼丹炉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尽管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