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靠催?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从内驱力出发(带工具)

2023-10-27 15:55:21 字數 2123 閱讀 2608

小明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父母都会反复提醒他做作业。然而,小明写作业时总是三心二意,磨磨蹭蹭的,只要父母不盯着,就会玩手机、看ipad。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们轻声细语地叮咛催促,或者生气暴怒河东狮吼,甚至干脆坐在他旁边当陪读。但即使这样,小明的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变好,反而让他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而学,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孩子不能主动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所以他们的学习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是父母“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

内驱力为何这么重要?

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在孩子的成长中非常重要。拥有内驱力的孩子通常更愿意主动学习,对学习有更高的热情和兴趣,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相反,缺乏内在学习动力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感到厌烦和无奈,对学习任务感到压力和焦虑,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取得好的成绩。

1. 归属感:就像你现在属于一个球队一样,孩子也需要感觉自己是被家庭接受的,被家人认可和支持的。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更珍惜家庭,更热爱家庭,更愿意为家庭付出。

2. 自主感:就像你可以自由选择想做什么运动或者吃什么食物一样,孩子也需要感觉自己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更自信,更独立,更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 胜任感:就像你完成一个目标后会感到成就感一样,孩子也需要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更愿意尝试新事物,更愿意挑战自己。

1.用正面语言跟孩子共情,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例如说“很高兴你告诉我你做到了什么”,或者“我看到你很努力在做什么”。很高兴你告诉我xxx;我看到你很xxx(指难过、沮丧、开心等一切感受)。

2.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自主权和掌控感。例如问孩子“你有什么建议呢?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好的方案吗?”

3.用目标拆分法,将看起来很难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可以完成的小目标。例如,如果孩子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从简单的开始做起,逐步提高难度。

1. 练习用正面语言表达当孩子出现各种表现时,你怎么用正面语言跟他沟通,用纸笔记录下来。

1. 考试成绩糟糕,你可以说:“宝贝,看你有点难过,是不是因为这次考试?咱们一起聊聊吧,需要我帮忙的地方随时来找我。”

2. 孩子觉得自己学得够好了,你可以说:“宝贝,我觉得你可以再看看那些还没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复习一下。我相信你,自己决定复习计划吧。”

3. 作业没写完,却一直玩手机,你可以说:“现在是我们写作业的时间了哦,按照日常惯例表,咱们该做这个事了。”然后温和而坚定地拿走手机。

4. 孩子不敢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你可以说:“看起来你很紧张啊,需要我帮忙吗?咱们可以聊聊你的担忧。”

5. 对于不愿意做难度大的题目,你可以说:“这道题确实有点难,但你之前也完成过类似的题目,我相信你没问题。如果需要我帮忙,晚上9点之前找我都可以。”

2.练习启发式提问。

大家可以想一想,平常你都喜欢怎么跟孩子说话,如果换一种方式,用启发式提问你会怎么说,也跟大家把这个记录下来。

想让孩子愿意学习,就得让他们有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要是孩子遇到困难,得给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部分内容摘自付立平老师的《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十月创作激励计划#

“激发学习兴趣 帮助孩子克服厌学”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作为家长,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倾听和理解 首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困惑,理解他们的厌学原因。可能是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方法不适合,或者其他挫折和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舒适 安静 有序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

一定要逼孩子学习,逼孩子学习的父母才是活得最明白的人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为自己的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逼孩子学习的父母往往会遭受非议,被贴上 鹰爸 虎妈 的标签。然而,我们应该明白,在逼孩子学习的背后,是这些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深思熟虑和关爱。逼孩子学习,才是活得最明白的人。孩子是需要指导和引导的...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过来人分享几条心得!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议题。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各种各样的 许多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提供一些建议。一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