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2023-10-21 06:06:34 字數 2444 閱讀 1941

我们无法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主要是受以下三种现象的影响。

现象一。第一种现象是家庭和社会规则的制约,以及我们对权力的盲目服从。

我们会因此忘记自我甚至丢掉自我,也无法再去感知和思考,会让别人替我们考虑一切。

我们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去适应一个不属于我们的世界。

现象二。第二个现象是**,这是一种激进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我们免受冲击和创伤。

很多男性和女性都有过这种现象,他们仿佛隔着玻璃旁观其他人的生活,却无法穿透这层玻璃融入他人,真正参与当下的生活。

为了解释这种因极端的自我保护造成的**现象,塞尔日·蒂斯隆吐露了心声:“除了将我的人格一分为二,我别无他法。”

现象三。第三个现象是我们倾向于按部就班,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追求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安全感。

这种倾向会使我们慢慢地退缩到一个极其狭窄的安全区域内。我们感到单调乏味,也不敢去追寻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观察到,每当我们需要表达自我或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我们会退缩、自我克制、保持沉默、丧失活力。

总而言之,我们会失去生命的力量。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这股生命的力量,在心理学中,我们将这股力量称为“力比多”。

这个词语表示一种精神能量,是生命的本能。它基于我们的自我欲望,是一种对于渴望的本能。

因此,它寄托在我们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许中,令我们在可能的范围内,去聆听、思考、尊重并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期许;当无法实现愿望和期许时,我们也不会去否认它们的存在。

力比多”自始至终都会伴随着我们,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脆弱,去拥抱它们,不要再认为脆弱是可耻的,不要因此而羞愧。

这有利于我们重新发现自己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有利于自我发展。

在接纳脆弱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羞耻感,尽管我们强迫自己与羞耻感进行激烈对抗,但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还是会被无情地掩盖或遭受重创。

你要是明白我有多丢脸就好了。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没有胆量踏上人生的冒险之旅,除了时间不充裕、受到各种限制、对未知的恐惧、疲惫等因素的干扰,最大的阻碍是我们的羞耻感。

在当今社会,虽然羞耻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体验,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尚未得到人们的承认。

我们可能偶尔会听到人们谈论羞耻感,但更经常听到的是关于尴尬的话题,我们还倾向于将自己的羞耻感解释成内疚。

有时候我们根本就不去触碰羞耻感这个话题,这不仅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还怕没有人倾听,然后我们就会觉得更加丢脸。

根据塞尔日·蒂斯隆的说法,羞耻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接近于或与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有关,同时也具备以下特征:

羞耻感会令人们在“社交”中感到不适,这甚至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感;

每一份羞耻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

羞耻感会突然涌现并极具侵略性,它可以让你忘记所有其他情绪。

精神分析师对羞耻感进行了如下分类。

对行为举止的羞耻感,即我们会对他人做出的某种行为举止感到羞耻;

对近距离接触的羞耻感,即我们在靠近他人时内心会感到羞耻(如父母、祖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

连带性羞耻感。当我们认为自己有一个令人丢脸的亲朋好友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到羞耻;

共感性羞耻感。当其他人经历了丢脸的事情时,我们同时也会感到羞耻;

补偿性羞耻感。对那些大言不惭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很羞耻的人,我们会代替他们产生羞耻感;

幻想性或假想性羞耻感。当我们自己或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处在痛苦中,但是我们或他们对自己痛苦的原因避而不谈,或是对秘密守口如瓶时,我们就会将羞耻感当作借口,认为我们或他们是羞于启齿的;

毫无缘由的羞耻感。我们有时会“不知道因为什么而感到羞耻”,这是一种毫无缘由的羞耻,我们不能用明确的词语来描述这种感觉。我们会对他人在公众场合对我们做出的谴责产生根本性恐惧,也会将他人和我们之间进行的非语言形式的沟通理解为对我们的责备或拒绝。

这就是为什么塞尔日·蒂斯隆鼓励我们要更加灵活、开放和包容。

他认为:“当我们不了解身边的亲朋好友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我们就可能会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利用我们,甚至会伤害到我们。

但如果我们决定将他们的经历纳入考量范围,我们通常会发现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别无他法。”

所以,在此我建议大家不仅要重视我们自己心理脆弱的原因,而且应该考虑到周围亲朋好友心理脆弱的原因,因为没有人天生心理脆弱,大家都受到了后天环境的影响。

某些人际关系、社会条件和突发事件会加剧我们的脆弱,重新揭开我们内心的旧伤疤。

在电影《大鼻子情圣》的最后一幕中,编剧艾德蒙德·罗斯坦德以天才般的表达方式描述了人们内心的脆弱: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道旧伤疤,我当然也不例外。这道旧伤疤一直都在,并蠢蠢欲动。它就在那里,在泛黄的信纸下面,你仍然还能看到眼泪和鲜血在流淌!

*:人民邮电出版社。

爱上一个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快乐,也能够令人感到自卑和胆怯。爱上一个人的第一反应,是自卑和胆怯,会害怕自己不够好,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所以爱上一个人,就会觉得对方像一束光,像星辰那般无与伦比。正如这句话所说,爱上一个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卑和胆怯,这是因为我们常常担心自己不...

学龄前孩子,为什么会不自觉用上“妈妈腔”?和这些原因有关

学龄前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多孩子会表现出模仿大人的行为,其中包括模仿家长的语言风格,尤其是母亲的语调和用词方式。这种模仿语言行为学和心理学领域被称为 妈妈腔 这种模仿现象在很多家庭中很常见,但仍然引发了许多专家的关注。为了深入 学龄前孩子为什么会自觉用上 妈妈腔 我们需要从语...

俗话“人过七十不上坟”,为什么去不得?有什么讲究,很多人不懂

俗话 人过七十不上坟 为什么去不得?有什么讲究,很多人不懂 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叫做 人过七十不上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过了七十岁,就不应该再去坟墓 上坟 了。那么,这种说法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一下。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可能与古代的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