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时不暴躁,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暴躁?

2023-10-26 15:05:02 字數 6370 閱讀 1042

sayings:

今天我想来聊聊袋鼠,一种在“可爱”与“可怕”之间反复横跳的动物。

因为我从袋鼠身上,看到了许多现在年轻人可望而不可得的精神状态——

一种单纯的暴躁。

看看,这不顾一切的身姿。

看看,这你死我活的决绝。

用尽全力去痛击这个世界。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啦!

我统计了一下和袋鼠有关的新闻,其中最常出现的词分别是:

“突然”,“猛击”,“不肯离去”。

那意思大概就是,袋鼠打架不需要理由,袋鼠打架只下狠手。

袋鼠如果打完了架,它就会失去人生意义,陷入迷茫。

纯粹,太纯粹了。

袋鼠爱打架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它总能打赢。

成年袋鼠的身高可以达到 2.2 米,远超一米八五的人类指标。

有人出门时见到了一只身高两米的袋鼠,就这么站在那盯着自己。

有人评论说,“我点开之前,还以为那是棵树。”

这导致袋鼠在打架上有先天优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往那一站,你脑子里和力量相关的词就都蹦出来了。

孔武有力,力大无穷,穷凶极恶。

而且袋鼠很喜欢展示自己的肌肉。

没有镜头时还好,只要有镜头对着它,它立马就会站起身来,做几套标准的健身动作。

感觉浑身上下就透露出俩字,自信

你看人类给袋鼠起的名字,就能看出来。

独行月球》里的那只袋鼠,叫做刚子

动森》里的那只袋鼠,叫做袋刚

朴实无华,但是透露出一股刚强气派。

感觉像是你那个啥事都能平的表哥,又像是邻居阿姨的那个,没有正式工作但热心肠的儿子。

但就是这么正面阳光的一个角色,天天都有人想要挑战它。

关于人类到底能不能打赢袋鼠这件事,常年与“泰森能否击败东北虎”一起,位列在各大论坛和**的战力话题榜前列。

对于这个问题,先列几组基础的数据吧:

成年袋鼠的体脂率在 2% 左右,体重约 50kg-70kg,凌空一踢的瞬间力量可以达到 800kg。

所以,许多试图挑战袋鼠的**,你看到的往往都是这个视角:

一拳下去,昏天暗地。

曾经有一档国内综艺,邀请了几位明星与几只动物“互动”,其中演员刘亚津抽到的项目就是和袋鼠对打。

据说当时四十多岁的刘亚津,拳套都打烂了。

看到这条新闻时,我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刘亚津的那句:

“你说你惹它干嘛呢?”

我相信,你就是让巅峰刘亚津去,也够呛能打赢,因为袋鼠真的太擅长打架了。

如果说猫和狗是为了缝补这个世界而存在的,那袋鼠就是为了给这个世界一拳而存在的。

利于打架的体格,鼓励打架的家庭环境,支持打架的地域优势,最终造就了这个打遍无敌手的生物。

然而打得赢还不是最可怕的。

打得勤,才是袋鼠的特色。

袋鼠有多爱打架呢?这么说吧,在袋鼠的世界里,时间,地点,对象,都是随机的。

只有打架这件事是固定的。

跟人打。

跟同伴打。

跟袋熊打。

跟鹿打。

跟狗打。跟吊床也打。

在街边也打。

在海边也打。

总之,整个袋鼠的人生,就是围绕打架展开的。

而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条新闻。

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就开始打架。

而其他袋鼠在一旁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仿佛这一切已经司空见惯。

这就是袋鼠的世界吗,如此的不羁,但又如此的合理。

在和袋鼠有关的帖子里,最常出现的不是目击者,也不是旁观者。

而是受害者。

在街上骑车呢,无缘无故被袋鼠踢了一脚。

开车去学校呢,莫名其妙挨了袋鼠一拳。

曾经有一个 74 岁的老头儿,骑车外出,在路上被突然冲出来的袋鼠一下子就撂地上了。

后经专家分析得出结论,袋鼠可能是怕老头儿抢夺自己的配偶,才怒从胆边生,站出来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由此可见,袋鼠的情绪表达,突出的就是一个没有包袱。

什么作案动机,起承转合,在袋鼠面前都是无用的废话。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也先出了手再说,这就是袋鼠的行为准则。

所以有人会苦口婆心地跟自己家的狗子说,如果在路上遇到了袋鼠,记得赶紧跑。

“不然它当着你的面揍我,然后再当着我的面揍你,咱俩都不好过。”

但你不要以为袋鼠打架只是一种消遣,它们是奔着玩儿命去的。

在每一个袋鼠打架的**里,你都会觉得,这像是它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架了。打得忘乎所以,打得竭尽全力。

你这辈子有为谁拼过命吗?”

这样的问题在袋鼠面前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你不知道它们的愤怒是**来的,你也无法追究它们打架的原因。

但它们就是带着“赌上一切”的态度,面对着每一次干架。

据说袋鼠是为数不多的,不会后退的动物。

人生不能撤回」,这个道理袋鼠打出生开始就在践行了。

小袋鼠自打从母亲袋子里出来那一刻开始,就要学习如何打架,以应对长大之后的交配、生存、占领地盘等等需求。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袋鼠父子之间,最常见的亲子活动,依然是打架。

如果你以为袋鼠只是“为了打架而打架”,那就错了。它们的每一拳其实都事出有因。

这其中当然不乏要保护配偶,争夺地盘这样的本能需求。

但除此之外,袋鼠打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看不顺眼。袋鼠给人的感觉就是,没头脑和不高兴融为一体了。

总是凝视一切,总是保持愤怒。

比如有人试图窥视自己的生活,那就一拳给它干倒。

比如有人侵占了自己的地盘,那就叫上朋友们一起去瞅瞅。

有人隔着护栏对自己叫嚣,那也一样有办法对付它。

袋鼠从来没有心理负担,对于自己的心情也从不藏着掖着。

你不要奢望袋鼠能委屈一下自己,或者是短暂的容忍直至息事宁人。对于它们来说,没有隔夜仇,是因为当天仇就报了。

不压抑,不隐藏,有情绪就要发泄,有不满就要出手。

这就是袋鼠精神。

秉持着这种精神的袋鼠,谁拿它们都没办法。

据说在自动驾驶技术引入澳大利亚的时候,电车雷达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无法识别袋鼠。

因为它们总是蹦蹦跳跳的,导致在屏幕里就会若隐若现,谁也抓不住它们的身影。

可以说,袋鼠真的是靠自己,一拳拳打出了个舒适圈。

随便时代如何进步,都别想改变我一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袋鼠这么暴躁的目的了。

它们练了一身腱子肉,拳打八方,痛击世界,最终为的是什么呢?

好歹也得是占山为王,称霸一方吧?

不是。有研究人员统计过,袋鼠打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争夺阴凉地。

因为袋鼠不喜欢共享洞穴或休息地,导致它们经常为了一小块树荫而大打出手,赢了的袋鼠可以惬意地躺在树荫下乘凉,而输了的只能再去另寻它处。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太纯粹了。

合着打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能舒服地躺着。

可以这么说,袋鼠的一生,就是围绕着“舒服”两个字展开的。

小时候在妈妈的袋子里,不问世事,只管安心发育。长大之后也没有什么宏大的理想,只是想趴在别人窗户上,要点吃的。

或者争夺一点树荫来休息。

就连打架这件事,它们都有张有弛。如果打着打着突然累了,它们会互相抱在一起,享受中场休息。

有人在路上曾经拍到过这样一幕,一群袋鼠或坐或卧地瘫在马路正中间。

还有一只小袋鼠在尽情地“舞蹈”着,仿佛身边这些响着喇叭的铁皮怪物不存在。

想干啥就干啥,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这就是袋鼠强大的身躯之下,那个更加强大的心理状态。

在袋鼠的观点里,一个完美的世界其实很简单:

遇到问题时就打一架,没有问题时就找个阴凉躺着。

突然之间,袋鼠的暴躁都情有可原了。

我看不惯这个世界,就要尽情发泄。

世界也看不惯我,但世界拿我没辙。

它们用自己的“暴脾气”和“硬实力”,一点点让世界往自己希望的样子上靠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袋鼠其实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一只袋鼠的正常寿命约为 20 岁,但是为了维持健壮的肌肉,导致它们不得不消耗更多的能量,也更容易患上疾病。

所以许多成年袋鼠的实际寿命还不到 15 岁,就会因为类似的原因而离世。

但好消息是,凭借着这种暴脾气,它们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成功打造了自己想要的世界。

当它们没在打架的时候,是这样的。

有人说,像个 40 岁的老大爷。

还有人专门给袋鼠挠痒痒的动作,设立了一个学名,叫做袋鼠摇。

看这小动作,看这小表情。

隔着屏幕你都能感受到,它们是真的享受。

也是真的不在乎别人的目光。

还有一项模仿袋鼠跳跃的体育运动,名字就叫做快乐袋鼠跳。

因为袋鼠蹦蹦跶跶的样子,看起来真的很快乐。

而且无论是谁做这个动作,都快乐。

小狗快乐。小猫快乐。

小羊也快乐。

打架时的全力以赴都不见了,只剩下了开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开头说,袋鼠是在“可爱”和“可怕”之间反复横跳的动物。

这完全取决于它们是不是在打架,以及,有没有打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它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时,你会发现:

最暴躁的动物也有温顺的一面。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趣闻:

就是如果袋鼠要入侵你的国家,每个人平均要对抗多少只袋鼠。

因为澳大利亚的袋鼠有 4700 万只之多,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人口。

比如乌拉圭,每个人就需要对抗 14 只袋鼠。

而只有 800 人的梵蒂冈,每个人则需要对抗 58000 只袋鼠。

但是这个梗的最大 bug,并不是数量和人口,也不是如何远渡重洋。

而是袋鼠根本就懒得动。

对于袋鼠来说,入侵或扩大地盘,从来都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它们只是想守住现在的生活。

它们守护生活的方式,就是允许自己暴躁和发泄。

而它们守护生活的成果,则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舒服地躺着。

如果你也想要过这样的生活,那或许从现在起,就可以向袋鼠学习。

学习不委屈自己,学习发泄情绪,学习痛击这个不顺眼的世界。

该暴躁时就暴躁。

因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的啦!

撰稿:许无。

但是强大如袋鼠,

也有吃瘪的时候。

二十岁时不相信,三十岁却深信不疑的五个道理,分享给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 思考和成长。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三十岁时不相信,却在三十岁后深信不疑的五个道理。这些道理或许能对你有所启示,帮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二十岁时,我常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然...

10岁儿童脾气暴躁不听管教?家长试试这几个好办法!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岁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年龄,他们开始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情绪暴躁和不听管教。作为父母面对岁儿童脾气暴躁不听管教的情况,我们的任务是理解这一过程,并以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度过这个阶段。不要忽视情绪 首先,我们要理解,儿童的情绪是真实的,尽管在 看来可...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回二十岁

当以眼光长远而行动。别为了省一点小钱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否则那就不算生活,只能算是活着 忘掉合群这件事,九成五的社交是无用的。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回岁。适当学一点历史 哲学吧,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不仅仅为了得到社会认可 比如社会地位 金钱 更应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在我解决物质需求的时候,我慢慢觉得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