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發現「缺失的自然法則」 自然複雜系統傾向於進化

2023-10-17 20:23:15 字數 2379 閱讀 9884

150多年前,人類就開始提出描述和解釋自然界中常見現象的巨集觀自然法則,而最新發表的一篇**提出了一種新的巨集觀自然法則——進化是自然世界複雜系統的共同特徵。

進化無處不在?宇宙越來越複雜?

北京時間10月17日凌晨3時許,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一篇**,稱發現了「缺失的自然法則」,首次認識到自然世界運作中的乙個重要規範——「功能資訊增加定律」(law of increasing functional information)。

只有生命會進化?

查爾斯·達爾文雄辯地闡明了植物和動物通過自然選擇進化的方式,」前述研究的領導者、卡耐基科學研究所地球物理實驗室的高階科學家羅伯特·m·哈森(robert m. hazen)說,「我們認為,達爾文理論只是乙個更大的自然現象中乙個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例子。功能選擇驅動進化的概念同樣適用於恒星、原子、礦物和許多其他概念上等效的情況,其中許多配置都受到選擇壓力。」

前述**的第一作者、卡耐基科學研究所的天體生物學家(研究生命起源與演化等問題,在宇宙空間尋找生命痕跡的科學家)和行星科學家麥可·黃(michael l. wong)博士說:「在這篇新**中,我們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考慮演化論……包括基於『改良後裔』的達爾文演化論。」「宇宙會產生原子、分子、細胞等的新穎組合。那些穩定且可以繼續產生更多新奇事物的組合將繼續進化。這就是生命成為進化的最引人注目的例子的原因。但進化無處不在。」

該**的9位作者分別來自美國卡耐基科學研究所、加州理工學院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構,其中包括科學哲學家、天體生物學家、資料科學家、礦物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

研究人員認為,無論系統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一種新穎的配置如果執行良好,並且功能得到改進時,進化就發生了。複雜的自然系統會演變成更加模式化、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狀態。

換句話說,進化不僅限於地球上的生命,它也發生在從行星和恆星到原子、礦物等等其他大規模複雜的系統中。「功能資訊增加定律」指出,如果乙個系統的許多不同配置經歷了一種或多種功能的選擇,那麼系統就會進化,系統的功能資訊就會增加。

生命的進化史充滿了新奇之處:當單細胞「學會」利用光能時,光合作用「進化」了。當細胞與細胞學會「合作」時,多細胞生命「進化」了。而物種的進化得益於游泳、行走、飛行和思考等許多有利的新行為。

同樣的演變也發生在礦物王國中。最早的礦物代表了特別穩定的原子排列。這些原始礦物為下一代礦物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參與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進化和礦物是交織在一起的,因為生命利用礦物質來製造貝殼、牙齒和骨骼。

菊石。隨著地球的形成,新的地質過程催生了1500多種新礦物。光合作用開始,鐵與含氧礦物質的相互作用改變了古代生命。生物多樣性導致礦物多樣性,反之亦然。

事實上,地球上的礦物在太陽系誕生之初只有大約20種,但由於45億年來復雜的物理、化學以及最終的生物過程,如今已知的礦物數量已接近6000種。

前述最新發表的**稱,就恆星而言,只有兩種主要元素——氫和氦——在大**後不久形成了第一批恆星。最早的恆星使用氫和氦來製造大約20種較重的化學元素。下一代恆星以前述多樣性為基礎,產生了近100種以上的元素。

巨集觀自然法則。

巨集觀自然法則被用於描述和解釋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比如,與力和運動、重力、電磁力和能量相關的自然法則早在150多年前就已被描述。而前述最新發表的**提出了一種現代補充——進化是自然世界複雜系統的共同特徵。而研究團隊認為,其特徵包括:

它們由許多不同的成分組成,例如原子、分子或細胞,可以反覆排列和重新排列;

受到自然過程的影響,導致形成無數不同的排列;

所有這些配置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夠在被稱為「功能選擇」的過程中「倖存」下來。

黃博士表示,這個新提出來的自然法則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功能選擇」的想法。

就生物學而言,達爾文將「功能」主要等同於「生存」——活得足夠長,以產生可育後代的能力。

最新發表的研究擴充套件了達爾文的前述觀點,指出自然界中至少存在三種「功能」:最基本的功能是穩定性——選擇原子或分子的穩定排列;同樣能持續存在的是具有持續能源**的動態系統;第三個,也是最有趣的功能是「新穎性」——進化中的系統有探索新結構的趨勢,這有時會導致驚人的新行為或新特徵。

而前述「靜態永續性」、「動態永續性」和「新穎性的產生」,是「功能選擇」的基本**。前述**還提出了乙個時間不對稱定律,即當系統的功能資訊受到功能選擇時,其功能資訊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前述最新發表的理論被認為是補充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孤立系統的熵(無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熱量總是從較熱的物體流向較冷的物體)。

此外,前述**提出了許多新想法,比如,如果生命與非生命存在與「功能選擇」有關的分界線,我們能否確定「生命規則」,從而在天體生物學的研究中區分生物分界線?這或將幫助人類尋找地外生命。

***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澎湃新聞」app)

永動機 挑戰自然法則的機械夢想

在科學的舞台上,有一種充滿著幻想和挑戰的裝置被稱為 永動機 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它聲稱能夠在不需要外部能源輸入的情況下持續運轉,一直到永遠。然而,這個機械夢想違背了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恆定律,因此科學界普遍認為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儘管如此,永動機仍然吸引著一些...

揭秘《自然法權基礎》 解讀費希特的思想瑰寶

在人類思想的長河中,偉大的哲學家們以其獨特的智慧型和敏銳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了世界的諸多奧秘。德國哲學家費希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 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代表作 自然法權基礎 深刻地 了權利 義務 自由等社會哲學問題,成為學術界和廣大讀者所熱衷的話題。樂享週末分享吧 自然法權基...

與自然更親近!“自然缺失症”下幼兒園自然教育活動,如何組織?

自然教育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場所,以人類為媒介,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在自然中體驗學習,建立與自然的聯結,使幼兒融入大自然的教育過程。自然教育可以增強幼兒的觀察 分析 判斷 推理 實驗 創造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幼兒的自然素養和生態意識。幼兒園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幼兒對自然的認識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