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 修远路漫漫,求索在脚下

2023-10-21 05:46:32 字數 2442 閱讀 6917

【**山东省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鲁迅的杂文集《热风》里,有一篇《生命的路》。这是鲁迅第一次给“路”下定义:“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一年多后,他又在《故乡》中说出了经典的一句:“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引用了鲁迅先生不同时期的两句话。两句话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它们谈论的主体——路。因此,文段内容可分为两层,两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第一句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重点在于“践踏出来”“开辟出来”,从“路”的象征义、比喻义出发,强调要成就事业,就必须有开拓性、创新性,侧重于对个人、个体奋斗特质的要求;第二句话“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是从“路”的象征义、比喻义出发,从“本没有”到“便成了路”同样强调就要敢于探索,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迂回曲折,团结一致,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人生目的,侧重于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希望的引导作用。

在这里,要明白“路”这个词是富有抽象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它既可以指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更可以指人类社会的文明进阶之路。现实中的路往往有起点和终点,但成长之路、发展之路、文明之路却永无止境,更多的时候,阶段性的终点是下一阶段的起点。考生在写的时候,要把握好“路”的抽象意义。因此,文章在选择立意的过程中,可侧重于前者或侧重于后者,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强调个人的开创性和探索精神,又强调在个体的引领下发挥集体力量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功,成就宏伟的事业。最后还可联系现实,说明今日世界正处于大动荡的变革时期,中国要发展,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更需要无数仁人志士汇聚集体力量,才能行稳致远,进而升华主题。

【立意】1.披荆斩棘,走创新之路。2.独辟蹊径,走成功之路。

3.携手共进,走发展之路。

4.团结合作,走繁荣之路。5.敢于踏足者处处是路。

6.敢闯雷区,开辟集体前进之路。7.勇于奉献,探索人类前行的方向。

例文】修远路漫漫,求索在脚下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有人又认为,世界上本来有路,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了路。诚然,走众人所走的路,也许会很安全,然而一味耽溺于众人所走之常路,酣然自足于安逸之境,则会熄灭进取的动力,吞噬创新的潜能。依我所见,人在旅途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更何必在意原本是否有路!世界上有路还是没路,只有自己去走了,才能知道。行走于世间,总要选择奔流,或勇敢出走,或独觅幽径,上下求索,敢于走路,敢于开路,路就在脚下。

纵历风霜,勇者奔往,救亡图存,信仰开路,敢于创新。

百年历史风云激荡,敢问路在何方?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从“师夷长技”到“德赛先生”,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从未放弃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憾此路不通,则先辈是否裹挟不前退而避之?是苟且偷得三分乐还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近代中国觉醒自救的民主之路拉开序幕,一大批先知先觉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倾颓,每一次振臂高呼的“开路”都是为信仰、为家国的最艰苦的呐喊。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有路没路,是否能走,得亲自去探寻求索,深思审慎,打破桎梏,山不转路转,路不转水转。敢于去走,柳暗花明亦可拥有。锐意革新,独辟蹊径,诗与远方,康庄大道尽芬芳。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之难在于歧路的纷繁选择,在于前人的众口铄金,没有路的时候走出了路,走的人多了又堵死了路。可是在民族发展的来路上,那些为科学、为自由的锐意进取的脚步前赴后继,独辟蹊径的求知也从未止步。开拓创新另辟蹊径不是放弃,而是力图东山再起的手段。试问秦孝公若不实行商鞅变法,秦国何以有强大的资本一统天下?中国若不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何来今日的葳蕤盛世?条条大路通罗马,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敢于迈步,敢于选路,人间天堂馥郁芬芳。揆诸当下,部分人们习惯于行通衢大道贪图于走终南捷径,长此以往,便会滋长惰性,消磨锐气。一味地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必将窒息灵动的个性,扼杀高尚的志趣,断路与失路的危机将随之产生。因此,走在人生路上,我等应既不弃勇往直前,也应不忘回头看看,不为大流而羁绊,不为世俗所动摇,敢于走路,敢于选路,敢于开路。

道虽迩,不行不至,纵前路崎岖,吾辈定不畏风霜,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志走好中华复兴之路,革故鼎新,让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世代绵延,与日月同光,与天地较长!

初三作文 文竹的启示

语文报青春阅读。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小草的坚韧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竹子的坚韧。坚韧的精神,不仅在于 坚毅 勇敢 更强调 韧性 韧劲 生命需要韧劲。有韧劲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能坚定信心,坦然面对,勇...

王毅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重要成果

年月日,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之际,中共 政治局委员 长王毅在高峰论坛新闻中心举行中外记者会,介绍高峰论坛重要成果并答问。王毅说,年来,共建 一带一路 取得历史性成就,成果惠及多个国家,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 机遇之路 繁荣之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共项 年月日。一 双边合作文件类 一 中国 与洪都拉斯签署共建 一带一路 谅解备忘录,与阿根廷 毛里塔尼亚 格鲁吉亚 塞尔维亚 埃及等国 签署关于共建 一带一路 的合作规划或行动计划。二 中国共产党与老挝人民革命党签署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计划 三 中国 和柬埔寨 签署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