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千米级海底首次发现大型古代沉船遗址

2023-10-20 17:35:24 字數 1313 閱讀 8528

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3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

发布会现场 国家文物局 供图此次会议展示了我国水下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通过海洋物理探测、载人潜水器水下调查以及三维影像和激光扫描记录等,确认两处沉船的保存状况,提取出水瓷器、陶器、原木等近580件(套),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核心区三维图 国家文物局 供图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通过科技创新、设备改良实现了低能见度下水下考古精细化发掘,提升了我国水下考古发掘技术水平,沉船、船货以及船上生活、航海相关文物的发现,重现了元代龙泉青瓷外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对于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精细发掘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 国家文物局 供图甲午沉舰系列考古工作探索总结了一套实践可行的近现代沉舰考古与保护工作方法,在威海湾陆续发现定远、靖远和来远三舰,出水刻有“来远”舰名的银勺和写有“来远”水手姓名的身份木牌,以及大量**弹药、生活用品等,填补了我国大型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工作空白,对于推进甲午海战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实物教材。

定远舰铁甲板近照 国家文物局 供图据了解,此次通报的3项水下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近年来在深海考古、古代沉船考古、近现代沉舰考古的重要进展,对于推进水下考古技术研发与突破、甲午海战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及展现“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水下考古多学科、跨学科合作,创新理念技术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提升我国水下考古的国际影响力。

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对3项重要成果进行点评。国家文物局有关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徐晓;编辑:宋雨秋)

原题:《国家文物局通报3项水下考古重要发现》

中国在南海岛礁部署歼 20隐形战斗机,美国航母惊慌失措!

美国在南海的外交战略,主要依赖于航母的威慑力,试图支持菲律宾等国对抗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利益,从而破坏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然而,美国航母在南海的存在并不稳定,有时会出现长时间的缺席。这让菲律宾等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有强大的反舰能力,可以用火箭军的反舰弹道导弹对付美国航母。这种导弹可以在高速...

南海危机 中美争端加剧,国际社会呼吁冷静

近期,越南渔业遭遇了严重困境,特别是巴沙鱼的泛滥成灾。巴沙鱼一直是越南的特产,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其主要进口国之一。然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越南提高了巴沙鱼的出口 导致许多国家减少了进口。这给越南的渔民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困境,越南主动降低 以与美国重启 关系,但美国仍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