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号航母 表面数据迷惑视听

2023-10-21 20:20:19 字數 1812 閱讀 9694

“福特号航母:弹不出去,收不回来?”—揭秘背后的真相。

我们都知道,福特号航母作为一艘超级航母,自宣布服役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外界对它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弹不出去,收不回来”。然而,最近有两个理由似乎可以反驳这种观点。首先,福特号战斗群已经在某海域展开真正的战略威慑任务。关于这一情况的“偶然性”发生,请看置顶篇。其次,福特号刚刚完成了舰上的第2万次弹射。这个数据不容质疑,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说福特号无法弹射舰载机,或者弹射出去之后经常收不回来呢?虽然2万次弹射这个数据看起来似乎很惊人,但实际上我们需要对这个数字有所分析。

福特号航母已经服役六年,按照一年365天来算,就是2190天。如果我们把2万次弹射平均下来,相当于每天进行接近10次弹射。然而,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的。福特号航母在2023年下半年宣布服役以来,80%以上的时间都是呆在船厂附近的码头上进行深度舾装工程。在这期间,只有一些局部测试,例如仅仅进行航母上的配重小车弹射试验。这个试验持续了整整两年。这种弹射配重小车的测试并没有进行真正的舰载机弹射,而是在纽波特纽斯船厂附近的内水区域进行的,并没有出海。而确切地携带舰载机,并在北大西洋与地中海海域进行综合性测试或宣称为部署式测试的情况,也最多只有三次。即使加上这次的实习期间直接转为实战式部署,福特号在外洋的总时间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年。

如果我们按照一年来计算,2万次弹射等于每天弹射与**55架次的舰载机。然而,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任务。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艘现役航母能够做到这一点。尽管小鹰级与尼米兹级在过去的实战中,有一天之内高强度收放200个架次以上舰载机的纪录,但那只是短时间内的作战表现。任何一艘航母都不可能维持每日出动100架次以上的作战强度超过20天。而且高强度、高密度、高风险出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航母和舰载机都需要进行全系统的大修。这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期间航母无法进行任何舰载机的收放。

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福特号连续每天收放55架舰载机保持一整年同样不可能。不仅仅是航母的甲板受不了,甲板涂层也会遭受严重磨损。连续2万次舰载机的起降至少需要三次甲板涂层的重新施工。然而,自福特号宣布服役六年以来,并没有发现频繁更新甲板涂层的情况。因此,唯一的答案是,这2万次弹射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前面反复弹射配重小车的次数,而真正在航母上进行的电磁弹射与拦阻舰载机的次数最多只有几千次而已。而这几千次中,并没有任何一次弹射与拦阻30吨级的舰载机,也就是说,福特号至今还没有电磁弹射与拦阻f35c的能力,甚至满载的f18ef也不行。每次的弹射与**操作,只能按照标准定位在弹射出发时25吨,拦阻**时21吨;中间4吨燃油,甚至不能多带一件**。

有个学渣说自己成绩不好,但他努力了,反复背诵教科书的第一篇文章两万遍。我们当然不能全盘否定他的努力,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白,重复背诵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理解与应用。同样地,福特号航母完成了2万次弹射并不代表它真正具备弹射舰载机的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保持客观的眼光看待福特号航母的实际情况。虽然福特号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技术,但我们不能盲目地陷入宣传与表面数据的误导。在航母技术领域仍然存在诸多挑战,福特号航母的全面实力与能力还需要通过实战验证。只有在真正的实战条件下,福特号航母才能展现其真正的实力和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福特号航母在未来的实战中会带来怎样的突破和惊喜!

美军派遣第二艘航母,将与福特号在东地中海会合

随着年的全球局势变得愈发紧张,美国决定派遣第二艘航母前往东地中海。这一战略决策无疑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强烈的波动,成为各国议论的焦点。难道美国只是简单地展示其军事实力,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宏观经济学家的角度,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为大家解析这一决策背后的经济和政治动因。坚定支持...

福特号航空母舰 世界瞩目的海上巨无霸

当代海军界最重要的新闻之一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福特号航空母舰,这座被誉为 海上霸主 的巨无霸,正式加入美国海军,成为整个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一座颠覆传统的舰船,福特号引领了航空母舰技术的新时代。福特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最新一代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其创新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而闻名。它采用了电磁弹射器代替...

巴勒斯坦未来路 福特号航母引发中东瞩目

背景 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网络新闻主编,擅长把握潮流趋势并对当下网络文化有深入了解。在你提供的文章中,一艘巨大的福特号航母抵达中东海域,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它的存在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军事格局,强化了以色列在该地区的地位。在你的要求下,我将为你创作一篇关于这一话题的新文章,以吸引读者并保持时代感。原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