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军称为“噩梦”,瓦弄之战被美国称为“小刀切黄油”

2023-10-30 18:44:14 字數 4229 閱讀 4334

2023年10月20日,我**队对印度发起了自卫反击战。

当时的印军盲目相信“中国不会在任何情况下动用武力”,然而在数天之后,中**队全歼侵入麦克马洪线的印军第七旅,并越过边境进占六世**出生地达旺。在察隅,越过麦克马洪线逼近“瓦弄”。

瓦弄战役是我军第一阶段所做出的必要反击,在此一役后,中国**曾提出停止冲突,和平解决争端。但印度**当天就发表声明拒绝了我国的要求。无奈,中方只能决定向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区域进攻。

整个瓦弄之战,是在丁盛总指挥的指挥下胜利的。丁盛将军善于穿插作战,他曾经说过:“打穿插一定要胆子大,不怕四面包围,不怕没退路,不恋战不敛财,这四点要死记。”

2023年,时任五十四军军长的丁盛奉命率领130师由川入藏,参加对印反击战。在瓦弄,丁盛将军曾经描述过:“瓦弄地区,谷地海拔1000公尺,高山海拔4000公尺,河流奇多,而且都是深水冷潭,有一天,一位战士不慎落水,获救后就全身瘫痪了,另外两名救助者,也下肢瘫痪。”

可见瓦弄之地,是穷山恶水,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2023年9月14号。陆军准将约翰 p 达尔维指挥的印度第4师第7步兵旅,开始向达旺地区开进。这个旅加强了第4炮兵旅的两个营,而这个旅所属的第四师,曾经是参加过二战的王牌部队,绰号“红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就是印军的编制,只有师,旅,营,连,排,班没有团。旅以上的建制是不固定的。

丁盛将军说:“印度军队历史悠久,士兵大多都是职业士兵,基层士兵作战经验丰富,但指挥营以上的官兵就显得比较木讷,发现情况不报告,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想法。”

在印度战场上,我军曾经毫无抵抗之力俘虏了一个营的单位,当我军战士问起:“当你看到我们冲锋时为什么不打呢?”

印度指挥官回答:“我没有接到上级命令说要打?”

我军战士又问:“那你们不知道撤退吗?”

印军指挥官回答:“我也没接到命令说撤退呀?”

由此可见,印军整体作战模式何其“僵硬”以我军的思维,很难想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甚至毛教员曾经想了十天十夜也想没明白,为什么印度会来打我们。

因为要面对印军拥有精良装备的炮兵团,上级临时决定准备增加火力,为丁盛派遣两个120毫米迫击炮连和一个75毫米火炮连进入该地区。

2023年10月11日,中国新疆军区步兵某炮兵团,率领一个120毫米迫击炮营和一个76毫米加农炮连,参加西段反击战。在接到上级命令后,该炮兵团向着防区行军。从驻地到防区,摩托化部队都需要一周的时间,而这次的行军要求却是4天内赶到。再加上高原严寒的地理条件,时间似乎非常紧迫。经过一天都准备,炮兵团全体出发。

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不怕吃苦,排除万难,仅一天内就已经行程了260公里。因为战区人烟稀少,补给困难,所以行军队伍需要带上两个月的物资。而当时并没有那么多条件,到最后,炮兵团只能带一个月的给养。

在接下来的行军途中也并不顺利,因为东西装得很满,大大影响了行驶速度,本来就紧张的时间越发不足。如果不能准时赶到,不仅延误战机,还可能让国威军威受损。于是炮兵团政委下令将队伍分成两队,一队快速行军,另一队则押运汽车。

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只有60度,汽车很难提高速度。于是在两队不分白天黑夜,喝凉水吃干粮的前进中进入昆仑山。进入昆仑山后,不少战士因为高山反应,头重脚轻,脑袋发胀。但战士依然咬紧牙关,即使面对百丈深渊,盘旋山路,也不能阻挡他们的步伐。

终于在13日中午,部队越过海拔5200米的高山到达防区。

因为行军困难,后勤装备并不能完全运到前线,直到战斗打响,储备的炮弹也只能勉强为主力提供炮火支援。

10月19日晚上,我军开始向敌方第七旅背后穿插,瓦弄山险峰林立,在夜幕的笼罩下,山谷中不时传来炮声,而我军战士全然不在意印军的炮火佯攻,耐心等待时机。

就这样,我军在山上埋伏了近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后,在接到团部的命令时,一排排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到印军阵地,印军的枪炮声瞬间哑巴了,所有人都立刻躲进了碉堡,随即阵地上响起了我军的冲锋号。此时炮声还没有停,每发炮弹都经过详细计算,准确无误地在碉堡前炸开,碉堡里的印军被震晕,解放军战士直接冲进碉堡,用黑洞洞的枪口抵住印军的脑袋。

经过一个小时的炮击,将原本整齐的印军阵型全部打乱,整个部队失去指挥各自为战。当我军开始冲锋时,敌军瞬间崩溃。

在这些慌乱的印军中,也有反应比较迅速的,在浮桥布防的印军第三连的一个排,在我军刚冲锋时,占领有利地形,从侧面射击,造成一定**,但后来这只连队马上被我军全歼,安卡·杜贝少尉受伤后被俘。

而其他印军连队就没这么“幸运”了,在4号桥布防的第4连,**惨重,连长塞斯在我军炮击时,就被防御工事砸死了,在我军几次进攻之后,副连长庞特也被机枪打成筛子。

印军第2连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我军一枚炮弹击中该连队的厨房,炮火点燃了酥油,排长昌德尔被活活烧死。我军在火力上完全压制印军,然后迅速冲上阵地,经过肉搏战,第二连彻底被击溃。

截止晚上9点,印军第七旅的两个主力营基本全歼,**和右翼完全崩溃。9点30分,解放军开始打扫战场,其中印军第2营,有282人被歼灭,81人包括营长被俘虏。90人选择举手投降,60人逃脱。整个营基本被全歼灭。

早上6点,我军继续进攻,5号桥的印军第3连队在我军队猛烈火力下,连长甘普希尔被击毙。随后,印军开始向章多全面撤退。

下午1点,我军开始向章多发起总攻,至此,印军基本已经丧失任何反击力量,开始四处逃窜。有的逃进了山里,有的则饿死在路上。印军第七旅在炮击开始的一个小时里,就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而在之后的战斗中,第七旅阵亡了近500人。随后我军又在克节朗地区的山谷,河口,公路,桥梁清剿残余逃兵。最终第七旅彻底灭亡,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旅竟然被俘虏了1900人,可见印军的战斗意志之薄弱,完全就是一盘散沙。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历时一个月,共击毙俘获印军8700余人,其中第7旅,第62旅,第129旅全歼。112旅,48旅,65旅基本全歼。5旅,67旅,114和129旅各被歼灭一部,击毙4885人,俘获3968人。

我军边防部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没有一人被俘虏。

事后影响

从11月16日,丁指挥发起瓦弄之战,仅10个小时就击溃了印军。

当时的西德在《世界报》中是这么评价丁盛将军的“如风卷残叶,势不可挡。”

美国《**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这场战争,解放军完全是“小刀切黄油”一般轻松。

香港《明报》则是以“潇洒之极,漂亮之极“评论瓦弄之战。

时至今日,印度仍然没有忘记这一战的“噩梦”,一位印度记者西拉曾表示:“我们不会忘记2023年冲突的。”

在一个研讨会上,一位印度将军曾说过:“印度不会忘记2023年的耻辱。”

可以看出,不仅连印度军方在这件事上有着强硬态度,就连一个普通记者也是这样认为的。

印度国务部长贾伊拉姆 拉梅什在《关于中国与印度的思考》一书上如此描写:“如果说绝大多数印度人对中国有着很强的戒备心,恐怕毫不夸张。2023年10月11日,喜马拉雅山下的那场很大程度是自讨的大溃败在我们记忆里挥之不去。“

尼赫鲁曾经在战前如此说过:“印度,要么在世界上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印战争打碎了印度的大国梦,使得印度在国际上一落千丈,至今都没有缓过气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而印度**却盲目持有旧殖民地继承者身份,向周边国家扩张,最终因野心膨胀的极点,加上印度***和前线情报部门一直向尼赫鲁发表错误信息,最终导致中印边界冲突。

而我国则一直秉承着搁置问题,避免冲突,和平解决的原则与印方交涉。 但这个脑回路清奇的印度,很难被说通,最终导致了不可调节的冲突。

在这次作战中,部队和***上下一心,部队和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香积寺之战,为什么被称作我国古代冷兵器战斗的巅峰?

前言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持续了十四年,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也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幅衰落。在这场叛乱中,有一场战役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战,那就是香积寺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年月,是唐朝收复两京的关键一役。在这场战役中,唐军以万人对阵叛军万人,在长安西郊的香积寺附近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陈赓多次入朝支援,被美军称为修建地下长城的工程师

引言 陈赓在朝鲜地底下修建了一座长城,这让我们怎么打?朝鲜战争中,陈赓在 的指示下三次入朝作战,他的到来不仅为志愿军减轻了压力,还带来了一种极为有利的战术,加速了朝鲜战争的胜利。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战术,即使面临美军的全力进攻,仍然无法战胜我军。据参与过上甘岭战斗的美军士兵直呼 对...

美国的“父亲们” “美奸”伯尔为什么被称为“美国竞选之父”?

阿伦 伯尔 美国历史上的竞选之父阿伦 伯尔,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竞选之父,他的政治生涯传奇而曲折。从小生活在政治世家,伯尔的政治天赋和反骨性格为他的未来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笔。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曾在本尼迪克特 阿诺德的部队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与主帅华盛顿并不投缘。结束战争后,他加入了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