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国医路志正的养生法 4种食物 2个动作健脾胃 补阳气!

2023-10-31 22:45:16 字數 6163 閱讀 1405

说起如今已年逾百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其一生可谓传奇无比,他生于**,学医行医于国难之时,成名于建国之后,尤其是建国后不久的日子里,他便已名入首届国医大师之中,而当时有此殊荣者,全国不过三十位。

时至今日,路老已走过了103个春秋,当旁人向他问及养生之道时,路老是这样表达的,他说人在养生之前得先养心,心态平衡之后,再要养胃,他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乃气机升降的枢纽,而人以胃气为本,所以想要把身子养好就必须特别注意调理脾胃这个地方。”

而关于养脾护胃,路老并不觉得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像高龄如他者,平日不过坚持吃了三样东西,每天早晨也只不过做了一件养生之事而已。

路志正先生认为,比较运动和心态,显然心态更为重要,因此养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时刻让心态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中,正如儒家所言:“仁者寿。”,而行医如今已为大仁者的路老也总是常说:“要宽厚、诚意待人,一定要与邻为善。”

关于心态有多重,其实在路老诊治的病人中便能见识得到,路老分析过自己诊治的病人时,曾这样讲道:“在我接触的病人里,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急躁易怒。年轻人负担太大,体力、脑力、精力都是有限度的,严重透支,这样不好。”可见人要是想健康,就必须先保持自己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中。

再者,中式养生讲究动静结合及形神合一,为此路老也认为,想要维持好健康,运动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却也不能因为这个必不可少,而过度运动,所谓过犹不及,这人如果经常刻意地去做一些“好事”,那么这个好事也可能会变成坏事。

在平时生活上,路老从不挑食,但也不是遇啥吃啥,他讲究人之饮食必须讲究荤素搭配,且口味上也应多以清淡为主,以平淡为宜。因此他每个礼拜都会吃4样东西。

1、棒子面做成的发糕

这个由棒子面制成的发糕,是路老每周的必吃之一,说起这个棒子面可能很多的南方朋友不太熟悉,这个棒子面主要由玉米面粉为主,但有的棒子面内也会带有白面的成分,而因为这个棒子面因为主要以玉米为原料,所以相比较家里常吃的白面,棒子面的脂肪及糖分含量较低,但纤维含量却远高于白面,时至今日棒子面已然因为这个属性,而成为了一种极利于**的食物。这里也分享一个棒子面窝窝头的做法给大家:

材料准备:200克的粗玉米面、150克的黄豆面或者自己打的黄豆粉、小苏打3~4克及适当的水。

第一步:先将玉米面和黄豆面、小苏打放入揉面盆中混合均匀,然后分批次倒入冷水调节粘稠度,入水时不能太多,以防止过稀而使成品难以成型。

第二步:将混合均匀的面团放入盆内,盖上盖子或者保鲜膜,醒面三十分钟,醒好以后按比例切成八等份。

第三步:拿起盆中一份面团揉捏成团,揉捏时要记得给底部揉出一个凹槽。

第四步:将揉捏好的面团放入蒸锅,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

2、每天早上必喝面茶

除了每周必吃的棒子面外,路老还有一个最爱,那就是每早必喝的面茶,这个面茶也是北方小吃,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山西等地,这个面茶不是茶汤,相较传统的茶汤,这个面茶其实更像是盖着芝麻酱的小米糊糊,老一辈在制作面茶时,会用勺将芝麻酱拉成丝状浇在小米糊糊上,因为其状很像沏茶时的动作,故而面茶一名便以此得来。

可见好的面茶少不了小米与芝麻,先说小米,相比较其他谷物,这个小米正是如今可以养胃健脾谷物中的“top1”,一来是古人认为黄色正对应土行中的脾胃之理,故而小米色黄,便有养胃健脾之效。二来古人分析小米其性平、其味甘,能归脾胃之经,所以便有养胃之性。

其次是芝麻,依民间“早晚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身体健。”这句谚语来看,可能路老之所以爱面茶,正是看中了面茶中芝麻的食效,而关于吃芝麻有啥好处,《本草新编》曾言:“芝麻性润而汁乌,乌自入肾,既入肾,自能润髭矣,况又通任督之脉乎。”加之《神农本草经》也说“(黑芝麻)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

但吃这个芝麻,并不能拿来直接吞服,如果直接吞服,那就正中了道士们的那句话:“世上都说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而之所以不要吞服黑芝麻,是因为黑芝麻如不经特殊炮制,直接进吞服,那么脾胃自然是受不了芝麻的高油和高纤维。

因此吃黑芝麻,要么如面茶那般做成芝麻酱,要么就用传统九蒸九晒的办法来做,如清代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记载黑芝麻道:“抱朴子服食胡麻法,用上党胡麻三斗,淘尽蒸令气透,日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去壳炒香,为末,白蜜枣膏丸,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日三服。忌毒鱼、狗肉、生莱菔。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而色光滑不肌,二年白发变黑,三年齿脱更生,久服长生不老矣。”

而经过了九次蒸煮并加工成黑芝麻丸以后,才能将芝麻中的营养彻底地释放出来,而且经过了九九工艺之后,这芝麻内的油性也会被稀释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更易于人体吸收。下面再分享一个属于芝麻丸的健脾吃法:

在用量上,每天以服食两枚黑芝麻丸为佳,时间上尽量安排早晚各吃一次,”再者,吃黑芝麻丸最好安排在饭前服用,但如果脾阳较弱的话,那么最好改在饭后再吃。另外吃芝麻丸时,建议准备黄酒或者米酒,如果没有酒也可用温开水来佐食,黄酒性温,再配合上可以温暖脾阳的黑芝麻丸,这脾胃一下子就会暖了起来。

3、饭后三颗三蒸红枣

大枣健脾胃、养气血,路老的做法特殊之处在于要蒸三次后再食用,这种做法**于中药的炮制学,这样处理后大枣更加绵软香甜,健脾养血效果更好。

*中从左至右分别是蒸了一次、两次、三次的枣△

做法:红枣洗净后放入锅中干蒸20分钟,取出放在阴凉处晾3-4个小时,再蒸20分钟,水沸腾后小火再蒸一次。这样经过三次蒸制,被彻底蒸透,药性充分发挥出来。

吃法:大点的枣每天饭后吃2颗,小点的吃3颗即可,吃的时候再把枣蒸一下,剥去硬皮和枣核。

禁忌人群:糖尿病患者、脾湿、舌苔腻、大便溏稀、腹胀人群不宜食用。

4、每日必吃三片醋泡姜

生姜性温味辛,调理脾胃,醋也有一定开胃活血的功效,在经过了食醋的浸泡之后,生姜可以补阳驱寒调脾胃,适合胃寒、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路老的醋泡姜用的是嫩姜,这个吃法已经坚持了二三十年,具体做法为:

1、仔姜洗干净,不用去皮,切成薄薄的片。姜皮有收敛的作用,可以平衡的辛辣。

2、往姜片上撒盐,腌制一下子,避免姜片水分太多变质,也会让姜片更脆嫩。所以平时不要吃得太咸,不然你的身体里的细胞也会处于脱水的状态。静置一个小时,就会出很多的水。

3、挤出水分,晾干。这水特别咸,姜片并不会咸。挤到挤不出水,还可以用厨房用纸吸一吸,让姜片尽量干燥。然后就可以放入罐子里啦。

4、用醋泡姜。曾经以为姜片太多,瓶子放不下,天真啊,杀过水之后,姜片干瘪脆嫩,一瓶子不满,只有半瓶子咣当。把醋没过姜片,让姜片在米醋中痛快饱吸汁水吧!

5、醋本身是防腐的,常温保存就可以。今天腌上,第二天立等可吃。每次用干净的筷子夹取是正解,夹完盖好盖子。

食用方法:早上吃,一次吃1-2片。女性经期前3天内别吃了,过了3天吃。

如果你没时间做,或者对姜的品质有很高的要求,这里推荐这款现成的铜陵白姜做成的醋泡生姜,良心手作,无添加。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一大早就胃口大开的感觉太爽了,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

醋泡姜特别适合:

脾胃虚寒。手脚冰凉。

特别容易感冒。

受凉胃痛。没有胃口。

寒湿之人。痰湿肥胖之人。

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湿热质的我,吃了三天,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吃姜的量要。路老特别提示,吃姜的量很重要,“吃几片就能达到补益肝脏的功能,不要吃太多。姜性温,如果吃得过多会刺激胃壁,增加胃热,效果就相反了。”

注意:1、糖尿病人建议不加糖或者少加糖。

2、建议早餐食用,每天三片即可,不宜多。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吃,不建议空腹吃。

除了饮食,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路老有两个经常做的运动,一是饭后揉腹,二是早晚做八段锦。

01、饭后揉腹

脾胃是人体气机的枢纽,揉腹可以帮助人体的气机达到动态平衡。饭后揉还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

方法:1、右手压住左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螺旋状揉腹,也就是圈越来越大,直到覆盖整个腹部,然后再螺旋状回到肚脐。

2、换手,左手压右手,以肚脐为中心,逆时针螺旋揉腹,重复步骤1的动作。

1、最好在饭后1小时-1个半小时,排空大小便揉更好。

2、腹泻、女性子宫肌瘤等腹部疾病,不宜揉腹。

3、揉腹的圈数不限,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即可。

02、早晚常做八段锦

八段锦是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路老在传统八段锦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良,发展了路氏八段锦,他每天早晚要各做一次。

八段锦八个动作,都有其各自的效用,我们把分解动作也讲解一下。平时可以根据自己体质,选几个最适合的有空就,身心都会很舒服。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要诀: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用腹式呼吸,上提吸气,下放呼吸。注意力随着双手从下、往前、向上,感觉到丹田下沉,双手上提,整个任脉(从小肚子到下巴一条中线)拉伸痛快了就对了。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要诀:做这个动作重点在舒展胸肋,活动颈椎。扩胸吸气,复原呼气。开弓射雕时,双目全神贯注看向食指,一手撑弓一手拉弦,把弓拉满,而后眼神、动作缓缓放松复原。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要诀:上举下按,引导中焦升降以调和脾胃。举按吸气,复原呼气。上举下按时,尽力伸展,复原时全身缓缓放松,体会这个松紧、上下转换的感觉。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要诀:后瞧吸气,复原呼气。后瞧的时候,不要单单扭动脖子,整个上半身都要被带动,拉伸到处稍微停顿一下。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要诀:后摆吸气,复原呼气。注意俯身时背部自然伸直,尽量压低一些。摇头容易,更要注意摆尾,把尾椎也运动起来,有助心肾相交。也可以单练摆尾,先让尾椎有感觉,再做完整的动作。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要诀:俯身呼气,起身吸气。以手带身,前屈、后伸都要充分,这样膀胱经才能得到充分的刺激,疏通到腰腹大腿,使身体得到气血的滋养。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要诀:出拳呼气,复原吸气。拳头要攒紧,出拳从胯起发力。所谓怒目,可以想象李小龙出拳的眼神。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要诀:踮脚吸气,放松呼气。注意整个脊柱(督脉),感受到头顶、脊柱、脚跟都是共振的就对了。膝盖松开不紧绷,下巴微微后收,有助气血畅达上下。久而久之,督脉畅顺的话,颠几下身体就会微微出汗了。

八式集合,小伙伴们转起来学起来。

103岁“女国医”朱南孙谈养生,药补不及食补,6个建议,贵在坚持

在我们身边,老龄化社会悄然到来,国家统计局年初的数据显示,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而世界卫生组织预计中国老年人口将继续增长。到年,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岁以上的老人。年老色衰是常说的一个词语,说明年龄的增长会让身体衰老速度加快,原本年轻,容颜姣好的人在岁月的影响下也会明显衰老,衰老之后身体会发出许多的信...

103岁“女国医”朱南孙谈养生 无湿一身轻,这6个建议,贵在坚持

养生已成为当下最热门话题,每个人对于养生都有一套自己的说话,有的人在养生上是做减法,有的人在养生上是做加法,但是究竟如何养生才最好呢?来app畅享高清 朱南孙,女,汉族,年月出生,江苏省南通人。国医大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主任医师,系 朱氏 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她曾获全国及上海市...

86岁名老中医的养生方 每天早上3片,健脾胃 升阳气 助长寿

今年是林兰教授行医的第的年头,而作为国家级名医的她,现如今已是岁高龄了,但相较起基本都已老迈昏聩的同龄人来讲,现在的林兰教授状态却依旧抖擞,甚至连神采都分毫不减当年。那么她是如何保养才做到如此地步的呢?首先在讲述她的养生之法前,让我们把视角先转向她的人生经历上。年,年轻的林兰教授作为全县的希望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