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志願軍真的靠人海戰術,才擊敗美國軍隊的嗎?

2023-10-19 11:15:35 字數 5749 閱讀 8921

一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失敗都耿耿於懷,他們在各種場合極力否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失敗。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的失敗,顯然不會因為他們的否認就不存在。

朝鮮戰場上無數難以辯駁的事實無一不證明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遭遇了二戰以來最慘重的**和失利,中國人民志願軍才是抗美援朝戰爭毋庸置疑的勝利者。

但是,對於西方國家而言,承認失敗是不可能的,那麼,如何給自己找乙個遮羞布,證明自己並非戰場上表現的那麼無能呢?

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試圖通過指責中國,來證明他們並非那麼「失敗」,而他們指責最多的,就是志願軍採用「人海戰術」,用堆積人命的方式擊敗了美軍。

無論是美國**還是美國學者的論述之中,認為志願軍使用人海戰術的指責比比皆是。而美國幾乎眾口一詞的指責,也影響了許多國家。

例如,日本學者兒島襄所寫的《最寒冷的冬天:日本人眼中的韓戰》一書之中,就將志願軍的勝利歸為志願軍使用人海戰術,由此,他也得出了「志願軍的**數字遠大與聯合**」的結論。

南韓陸軍上將白善燁所寫的《最寒冷的冬天:一位南韓上將親歷的韓戰》中,也認為志願軍使用了人海戰術,才取得戰爭的勝利。

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海軍、空軍、坦克等**裝備,幾乎全方面落後於美**隊。雙方近乎代差的差距,讓志願軍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不過,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在「硬體」方面並非毫無優勢,志願軍唯一能夠佔據優勢的,就是人數。從始至終,戰場上志願軍數量一直多於美**隊。

為了充分發揮志願軍在數量上的優勢,也為了實現***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略部署,運動戰中,志願軍往往調集遠多於美軍的數量,對美軍發動排山倒海般的攻擊。

因此,美**隊在戰場上在被志願軍調得暈頭轉向之時,最為恐懼的場景就是:突然響起志願軍的衝鋒號,一時間,鋪天蓋地的志願軍如人海一般湧來,他們前仆後繼,不怕犧牲,即使**過半,甚至只剩下幾個人,依然死戰不退,最終,擁有優勢火力和空軍支援的美**隊被擊敗了。

而志願軍類似的進攻也給美**隊帶了極為深厚的心理陰影,在許多參戰的美國士兵看來,志願軍的猶如沒有感情的戰爭機器,他們不懼**,不懼犧牲,視死如歸。所以,許多美國士兵為了給自己找到失敗的藉口,也將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失利視為「非戰之罪」。

何謂人海戰術?其實早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就一貫喜歡將他們的失敗歸咎於**所謂的人海戰術。例如,大名鼎鼎的《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在其回憶錄《黃河青山》之中,就描述過在東北戰場之上第四野戰軍使用的人海戰術。

當然,黃仁宇雖然參加過國民黨軍隊,但他既不是高階軍官,也沒有經歷過解放戰爭,所以,他對於這一段的戰術是道聽途說的,具體來自國民黨新一軍總部的一名參謀,這名參謀說:

他們(解放軍)會在前線擺出1000人,但空間只有幾百碼寬,通常只能容下乙個連,你會想,這些人不傻?他們只是瘋了,但讓我問你,你可以**多少人呢甚至600?你把這些人打成碎片,可是,這些人的後面還有數百人在那裡,相信我,他們絕對可以收拾你和你的機關槍。

且不論在解放戰爭時期,一直在2023年底之前,國民黨軍隊一直佔據著人數上的巨大優勢,人海戰術本身就是無稽之談。即便是針對於黃仁宇在文中的這一段描述,也是十分可笑的。

新一軍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軍之一,全軍已經實現了全美械化裝備,這支軍隊中,無論是輕重機槍還是火炮,都冠絕全國,更何況,國民黨軍隊還一直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

所以,即使林帥真的失智,採用這樣的「人海戰術」,以新一軍的強大火力配置,消滅這樣所謂的人海軍隊,也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相反,使用如此任憑敵人**的戰術,即使最為平庸的將領也不可能這麼做。因為,除非是在冷兵器時代憑藉絕對人數優勢發起進攻,否則,在熱兵器時代如此戰術,不過是送人頭而已。

有戰神之稱的林帥,怎麼可能用這樣的戰術?甚至,將所謂的「人海戰術」視為戰術,本身也是對於林帥的一種侮辱。

所以,無論是抗美援朝戰場美軍的對於志願軍使用人海戰術的汙衊,還是國民黨軍隊將自己在解放戰場上的失利歸咎於解放軍的人海戰術,其本質都不過為了汙衊共產黨軍隊,為他們的失敗找藉口罷了。

解放戰爭時期,人數居於劣勢的解放軍不可能使用人海戰術,到抗美援朝時期,面對名副其實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就更不可能使用所謂的人海戰術。

要知道,第2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後,美國以其絕對優勢的工業實力和國力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當時的美**隊裝備有多強?

以抗戰抗美援朝初期為例,當時,美國從全世界調集了1200多架飛機,300多艘各類艦艇。而對於直接與志願軍交手的美國地面部隊,更早已實現了全部機械化。

小小的朝鮮半島上,美**隊調集了1000多輛坦克,330輛裝甲車,3800餘輛各類車輛。而在具體的**裝備方面,除了裝甲車、坦克之外,美軍每個師還擁有各類火炮959門。

自然,美軍裝備的火炮不但是最新式的**,而且口徑大、射程遠、彈藥足。美軍火炮的最大射程,甚至可以達到20多公里,而且,每一輛火炮都有汽車牽引,機動性極好。除此之外,美軍各師還擁有各型別無線通訊機1400部、有線**1100多部。

而與他們作戰的志願軍有多慘呢?志願軍戰士們使用的步槍不但沒有達到美**隊全部自動半自動的地步,絕大多數槍枝甚至仍是萬國牌。

火炮方面更不用提,志願軍的火炮全都是在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敵軍裝備,不但十分陳舊,型號繁雜,而且口徑小射程也十分可憐。至於美軍的的坦克、裝甲車、飛機、艦艇等重**裝備,志願軍更是乙個沒有。

而且,由於美國佔據的絕對制海權和制空權,美**隊的後勤補給能力更不是志願軍可以比擬的。

美軍的後勤補給能力之強,在前線作戰的美軍士兵甚至連可樂和香菸都可以隨時滿足,因此,以美**隊先進的**裝備和近乎無限量**的彈藥,如果志願軍真的如美國人所說的那樣是用人海戰術,那麼很顯然,志願軍只會成為美國優勢火力的靶子。

那也就意味著,志願軍只會迎來一場美**隊單方面的大**。面對這樣的進攻的志願軍,美**隊高興還來不及,又何來指責呢?

所以,從始至終,美**隊對於志願軍人海戰術的指責,都只是別有用心的汙衊罷了。

其實,還有乙個更簡單的方法,來判斷志願軍究竟有沒有在戰場上使用人海戰術。按照美國人的邏輯,如果志願軍是通過不計**的人海戰術戰勝美國人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志願軍的**會遠遠高於美**隊。

道理也很簡單,人海戰術往往是進攻的一方,憑著不惜人命的前仆後繼,才擊敗了位於守方的美**隊,所以,志願軍的**應該是美**隊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事實究竟是怎麼樣呢?

從2023年10月19日第1支志願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一直到2023年7月27日,中美朝三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一共歷時33個月之久。那麼,志願軍和聯合**的**究竟如何呢?

入朝第一戰,即第1次戰役,志願軍出動了12~15萬的兵力,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則為5萬餘人。第1次戰役志願軍打的極為漂亮,一戰即殲滅敵人1.5萬餘人,將聯合**從鴨綠江邊趕到了清江川以南,並初步穩定朝鮮戰局。

那麼,志願軍的**是多少呢?志願軍付出了1萬多人的代價,敵我**比例大約為1.5:1。也就是說,在入朝第一戰之中取得勝利的志願軍,**還要小於聯合**。

而在直接扭轉朝鮮戰局的第2次戰役之中,志願軍更是以**3萬人為代價,殲滅聯合**3.6萬人,這其中,美軍人數超過2.4萬餘人,就連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官也在此次戰役中因為翻車事故死亡。

不過,由於後勤補給糟糕,朝鮮冬天的氣候又極為寒冷,此次戰役之中,志願軍非戰**,也就是凍傷還要高於作戰時的**,志願軍凍傷減員高達5萬餘人。不過,只對比作戰**的話,志願軍依然少於對手。

然後,就是在三八線附近爆發的第3次戰役,第三次戰役,志願軍不但佔據漢城,將戰線推至三七線,而且,志願軍還以0.58萬人的**(朝鮮人民軍**3000餘人),殲滅對手1.9萬餘人。

而後,在第4次戰役之中,連續作戰十分疲憊的志願軍,依然殲滅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7.8萬餘人,而中朝軍隊的損失約為5.3萬餘人,其中作為主力的志願軍戰鬥減員為4.2萬人,仍少於對手的**。

哪怕是志願軍損失最為慘重的第5次戰役之中,志願軍依然以減員7.5萬人的代價,殲滅對手8.2萬餘人。

所以,在志願軍裝備最差、**最多的運動戰之中,所有大規模戰役,志願軍的**都少於敵人的損失。

整個運動戰階段,志願軍為主力的中朝軍隊一共殲滅敵人23.3萬餘人,自身的損失,即便算上朝鮮人民軍的損失,也只有18.9萬人,敵我作戰減員比例為1.23:1。

也就是說,被美國人視為人海戰術的志願軍,在成功取得五場戰役的勝利,將戰線推到三八線的同時,**人數還沒有對手多。

而在之後的陣地戰之中,發明了坑道戰術的志願軍以逸待勞,更是將對手打的落花流水。例如,在陣地防禦戰之中,志願軍曾通過冷槍冷炮狙擊活動,以小部隊突擊的方式消滅了大量美軍和南韓的有生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3年5月到8月三個月間,志願軍就採用狙擊作戰的方式殲滅美軍和韓**隊約13,600餘人。

而在隨後的9月到10月期間,志願軍更是以坑道為倚仗,擊退敵人480餘次的進攻,斃傷俘敵2.7萬人,而自身的**只有1萬餘人,雙方的**比已經上公升到2.54:1。隨著志願軍的準備愈發充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也越來越低。

例如,在2023年10月至11月期間爆發的上甘嶺戰役之中,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兩個小小高地之上,志願軍依靠坑道工事,採用寸土必爭的防禦方式,僅用4萬餘兵力就抵抗住美國6萬多人的猛烈進攻。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付出了1萬餘人的**,取得了殲敵2.5萬餘人的巨大成就,更為重要的是,上甘嶺戰役還徹底粉碎了美國突破志願軍正面防線的企圖。

因此,在戰略防禦階段,隨著志願軍坑道戰術的愈發完善和後勤補給的不斷改善,美**隊在與志願軍的作戰中愈發狼狽不堪,**比例也越來越大。

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明明擁有世界最強國力,卻最終不得不與新中國簽訂停戰協定的原因,因為美國人發現,任憑如何努力,也根本無法擊敗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

最關鍵的是,在朝鮮戰場之上,志願軍的每一場戰役,無論是初入朝鮮還是相持階段,在絕大多數戰役之中,志願軍的**都要小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

在33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一共殲滅敵人109.3萬餘人,這其中美軍為39.7萬餘人,韓**隊約66.7萬餘人,其他國家組成的聯合**約2.9萬餘人,志願軍**則為38萬。

當然,這個數字是中國公布的,而美國官方公布的損失則是:美軍損失14.2萬餘人,南韓98.84萬人。且不論兩個數字究竟誰更準確,即便是美國公布的數字,志願軍的**也要小於對手。

所以,抗美援朝戰場敵我雙方**數字,早就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打破了所謂中**隊是用人海戰術擊敗美**隊的謠言。

抗美援朝志願軍第50軍詳細序列(團以上名單)

抗美援朝,這是一段歷史上充滿榮光與犧牲的篇章。在這場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戰鬥中,湧現出了許多英勇無畏的志願軍部隊。其中,抗美援朝志願軍第50軍是一支特殊的存在。本文將為大家揭示第50軍的起源和補充情況,並表彰他們在戰鬥中展現的英勇和堅韌的品質。首先,抗美援朝志願軍第50軍由長春起義的國民黨第...

抗美援朝雲山之戰 志願軍「開門紅」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他是一位曾經指揮過千軍萬馬作戰的統帥,有著高超的戰略思想和豐富的作戰經驗,面對裝備遠勝於己的敵人,一時間毫無頭緒,而聯合 七八個十十餘萬人正在步步逼近,載著危急關頭,電台車又意外走散,敵軍的飛機在頭頂轟鳴著,憂心如焚的他身邊只有兩個警衛,兩把伯克槍,手榴彈都沒有乙個。面對號稱160年不敗的美國王牌部...

抗美援朝黃草嶺 志願軍4天奔襲300公里,創造一次奇蹟

在朝鮮戰場的第一次戰役中,乙個連的官兵冒著敵人飛機的轟炸,在崎嶇的山路上飛奔前行,四天急行300多公里,他們在與美機械化部隊賽跑,要搶占乙個戰略重地黃草嶺。分析一天一夜後發現敵人的機械化部隊據黃草嶺只有120公里嗎?靠兩條腿步行的志願軍還有220公里怎麼辦?這支隊伍能準時到達陣地嗎?到達陣地後又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