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推薦企業都要進行能碳管理?

2023-10-19 01:20:17 字數 1822 閱讀 3034

引言:綜合整個國際環境來看,中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已經屬於各個國家中一流的存在,但是我們和一些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依然存在,具體薄弱的方面就在於對能源的利用和管理。西方國家很早之前就開始綠色能源的探索之路,而我們國家在建立之初就一直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直到二十幾年前才開始慢慢重視低碳發展,我國的能碳管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就一直在不遺餘力地發展經濟。那段時間,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慢慢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綜合體,但我們付出的代價確實環境被破壞、氣候溫室效應、動植物多樣性急劇減少。2023年,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的***同志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是我國人民對於低碳環保理念的又一指導。自2023年以來,中國在多個領域倡導踐行節能減排措施,使得中國的年碳排放量一路走低。中國一直前進在低碳的道路上,然而任重道遠,在能碳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2023年中國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這也意味著中國各行業都將在國家政策的領導下為實現雙碳目標而積極努力。

想要實現雙碳目標,就要進行能碳管理,什麼是能碳管理?管理的是什麼?為什麼需要能碳管理?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能碳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幫助企業進行能源和碳資產的管理。碳資產是什麼?指的是在強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或者自願排放權交易機制下,企業產生的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的配額排放權、減排信用額及相關活動。那麼除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之外,進行能碳管理對我們企業又有什麼作用,什麼好處?首先我們要知曉一點,中國經濟的發展騰飛絕不是為了只在中國內地銷售,而是想要和國際接軌。中國已經連續14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這也代表著中國企業不可能脫離國際市場。而現在的許多歐洲國家,會拒絕沒有碳標識的產品進入當地的市場,這意味著無法生產低碳產品的企業最終將被國際市場拋棄。而現如今國家對綠色低碳越來越重視,各項資源政策不可避免地向更加綠色環保的企業傾斜。如果企業能做好能碳管理,不僅能夠減少企業運營成本,還可以提高企業在同型別公司中的競爭力,從而實現盈利大幅增長。相反,如果企業不重視能碳管理,不僅競爭不過那些低碳企業,更會增加運營成本,導致企業利潤下降,難以為繼。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很多企業都了解了能碳管理的重要性,能碳管理除了能將國家政策和當前市場環境更加清晰地展露給企業看,更可以幫助企業抓住發展機遇,化解潛在風險,做出正確決策,提公升企業實力,實現長足發展。

但是能碳管理並不是非常容易實現的操作,還需要專業人員的指導與幫助,通過專業的檢測和分析,才能實現優質能碳管理。市面上能碳管理機構是個新興產業,也意味著各個機構良莠不齊,很可能存在發展不成熟的現象,企業還得擦亮眼睛,選擇乙個靠譜的。東方低碳作為一家具有10多年科技節能碳管理經驗的專業能碳管理機構,業務廣泛,在全國40多個城市中參與管理100多個節能專案,平均每年為全中國企業減少35萬噸碳排放量。其自主研發的「雙碳」智慧型化全流程服務平台,通過碳排查、碳核查、碳減排、碳資產、碳中和五大途徑,實現在雙碳、能效、綠色三大方面的能碳管理。東方低碳結合ai演算法,通過ai智慧型監測、ai**排放和ai智慧型優化三種手段,智慧型分析企業碳排放現狀,並將資料上傳雲端,結合目前國家政策,分析給出最優的企業減排手段,提公升企業的能源管理效率,並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進行跟蹤監控,確保節能手段得到很好的落實,達到預期的目標。此外,東方低碳的「雙碳平台」還有很多的碳金融服務供企業選擇,幫助企業量身打造適合自身的減碳方案,更好地進行能碳管理,規劃碳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客戶還可以幫助其取得《碳中和證書》,迎接市場低碳策略巨大機遇。

企業管理必看的書籍推薦

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成熟企業,優秀的管理都是成功的基石。而要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除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閱讀優秀的管理書籍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企業管理必看的書籍 經理人參閱 企業管理實務 有異於傳統企業管理書籍,這本書匯集了大量實用的管理經驗和智慧型。它不僅僅是理論性的教科書,更著重...

數智化管理模式為什麼能為企業賦能?

在當今數位化時代,數智化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利用大資料 人工智慧 雲端計算等先進技術,數智化管理模式幫助企業提高決策效率 優化流程 降低成本。本文將 數智化管理模式為企業賦能的原因。數智化管理模式基於大資料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收集 整理和分析來自不同渠道的海量資料。通過對資料的...

企業集團如何進行核心人才管理,實現有人可用 人盡其用?

深圳和君創展企劃 原創 核心人才,一般是指為企業集團已經做出 正在做出或未來能做出卓越貢獻的員工。也有人說,是20 的人才創造了80 的效益 根據這個所謂的2 8原則,認為應該識別 培養 重用的這個20 就是核心人才。因此,客觀而言,從理論到現實,企業集團對核心人才的定義各有不同,主要依據企業經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