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开始 新一轮下跌要开始了,农村家庭有2笔钱要花!

2023-10-30 13:15:16 字數 1710 閱讀 5138

站在农民角度、关注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023年已经来到10月底!在农民即将集中卖粮、卖猪的关键阶段,相信很多的农民兄弟最关注,11月份国内粮价、猪价的走势情况!客观的说,今年市场大环境不容乐观!粮价、猪价在11月份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而且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所有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家庭,有两笔钱要花!下面老道就给大家重点汇报一下,11月份开始之后国内粮价、猪价的走势趋势,以及农民要花的2笔钱!具体情况,咱们一起说一说!

【11月开始:新一轮**要开始了,农村家庭有2笔钱要花!】

老道说:在11月份开始之后,粮价、猪价**与10月份相比或将迎来一定程度的回暖,但是跟往年相比,猪价、粮价依然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尤其是粮食**,在今年国内玉米主流**已经全面跌破成本价。甚至截止到现在,一些粮食加工企业,还在不断下调玉米收购价,这充分说明在本年度内主粮**想要迎来全面**,存在较大风险。而且受到粮食加工企业持续调价的影响,农民的卖粮心态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市场**,对于我们所有农民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心态挑战。

不过按照宏观趋势来看,一旦玉米**全面跌破成本价,绝大多数务工农民会面临卖粮亏钱的问题。老道相信中粮、中储粮会在恰当的时刻启动一系列的储备粮收购调控,在系列调控举措的全面推进之下,相信咱农民的种地收益也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是大家想要通过种粮获得十分丰厚的利润,基本上不可能!相较于农民种粮方面,在今年生猪**也出现了大范围的剧烈波动,生猪**的持续回落,让很多农民叫苦不停,尤其是那些选择二次育肥的养殖户,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亏损压力。

而且从现在生猪屠企的系列调价动作来看,在10月底生猪屠企还在持续下调基层生猪收购价,广大养殖户们的卖猪收益正在面临亏损风险。虽然11月份有肉类消费旺季的带动,但生猪**想要迎来全面大涨,依然存在较多变数。对于我们养殖户们来说,从现在开始大家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结合生猪饲养的成本情况,有序卖猪才是关键。

以上是猪价,粮价方面在11月份的总体趋势,与猪价粮价的**走势相比,在11月份开始之后,农村有两笔钱,大家要准备好,这两笔钱每个家庭都要花,而且省不了!

第1笔钱:随着11月份的正式到来,立冬节气开始之后,全国多地也将迎来一系列的降温天气,气温大范围下降,很多北方农村家庭也将开始面临缴纳取暖费的问题。入冬之后取暖花费起码要2000~3000元。对于一些家庭人口多,住房面积大的,在取暖费方面相关开销还会更多一些。而且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农村的日常生活物价水平也会有所提升,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活,进一步加大农民的相关生活开销。

第2笔钱:随着11月份的正式到来,一年一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工作也将正式开始,今年的新农合医保缴费标准再次迎来全面**,医保缴费最低每人380元,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大家起码要花费1000多元,而这笔钱关系着每一个农民在看病拿药方面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也省不了。在这里老道也呼吁,能够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降低农民在看病、拿药方面的成本负担压力。

2023年转瞬之间即将来到11月份,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大力推进之下,老道相信农民面临到的相关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老道也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让我们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三农#

农村新农合缴费开始了!11月开始农民排队缴费?

站在农民角度 关注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农村新农合缴费已经正式开始。据了解,月份将是新农合缴费的关键阶段,这也意味着,农民们将陆续开始缴纳新农合。与最早的元缴费标准相比,现在的新农合已经涨了倍。虽然缴费增加了不少,但农民通过新农合所享受到的医疗保障待遇却变得越来越好!新农合对于农民而...

11月开始,农村三轮 四轮车“一刀切”,禁止上路?

对于农村地区三轮车和四轮车的使用情况,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况,不应进行 一刀切 三轮车和四轮车在农村地区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为农民提供了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对于一些农村地区而言,三轮车和四轮车是农民的交通工具之一,特别是在交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三轮车和四轮车可以满足农民的运输需求。尽管三轮 四轮车使...

11月开始,农村三轮 四轮车全面“一刀切”禁止上路?真相来了!

近日,社交 上出现了一则关于农村三轮 四轮车将全面禁止上路的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一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让人们对农村交通政策产生了疑虑和担忧。那么,到底有没有类似的政策出台呢?下面我们就来揭开事实的真相。在解读这一消息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农村交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