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傻子娶妻

2023-10-31 13:40:03 字數 6045 閱讀 2897

唐朝天宝年间,天长县有户人家姓罗,家境殷实,生活富足。罗氏夫妇成婚多年,感情甚笃。膝下育有二子,长子叫罗仁,次子叫罗义。

夫妻俩有个心病,因为早年家里太穷,他们每天从早到晚为生计疲于奔命,对长子罗仁疏于照顾,以致他在五岁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脑袋受了很严重的伤。

打那以后,罗仁就变得痴痴呆呆,智商永远停留在了孩童时期。

因为这件事,罗氏夫妇一直无法释怀,觉得特别对不住大儿子。

如今他们家早已今非昔比,再不用为几两碎银发愁。眼看罗仁已经年满十八,出于愧疚心理,夫妻俩便张罗着,要给他娶一房漂亮能干的媳妇。

因为给的彩礼相当丰厚,虽然明知道罗仁是个傻子,但没过多久,就有一户人家上赶着要将女儿嫁进罗家。

这户人家姓张,只得父女二人相依为命。怎奈当爹的是个赌鬼,还是个酒蒙子。只要输钱或喝醉酒,他便把女儿秋萍当成出气筒,非打即骂,毫不怜惜。

听闻罗家重金给大儿子娶妻,张父便二话不说,立即同意了这门亲事。

把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嫁给一个傻子,谁都知道他是贪图罗家的钱财,跟卖女儿没什么两样。

但这是别人的家事,旁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大家只是私底下替可怜秋萍命苦。

倒是罗氏夫妇厚道,心知自家儿子傻里傻气的,生活中处处需要人照顾。那张秋萍是好端端的一个姑娘,却要和这样的人过一辈子。

虽说是给了钱,可终究有些不忍。所以在这门婚事定下来后,两人就私下商议,往后定要待秋萍如亲生闺女一般,别的事情不能再让她受半点委屈。

很快到了吉日,罗家府邸是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只听得一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亲队伍已将新娘子迎娶回来。

罗仁虽然有些痴傻,但并不会胡闹。他今日一身披红戴绿,老老实实站在那里,倒也有模有样。不知情的人,还真看不出他是个傻子!

夜深,宾客陆续散去。待到送走最后一个客人,精疲力尽的罗氏夫妇终于长舒一口气。

这段时间为了操持罗仁的婚事,罗府上下早已累得够呛,当下就全都各自回屋歇息了。

约莫到了四更时分,因为兄长的情况特殊,酒宴上弟弟罗义便替他喝了不少酒。这会儿被尿憋得难受,只得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去茅房放水。

谁知刚出门,他就看见罗仁可怜巴巴的蹲在院子里,叽叽咕咕的嘟囔着,听不清在说什么。

罗义很是奇怪,走到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的问道:“哥,你今日大婚,你不在洞房里陪嫂子,跑这儿来干嘛?”

突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话,罗仁浑身一颤。看到是自己的弟弟, 他当即委屈地说道:“好怕……他好凶……”

“嗨!新婚洞房有什么好怕的嘛?”罗义虽然暗自觉得好笑,但还是耐心地哄着兄长:“乖,快起来,我亲自送你回屋去好不好?”

说着就伸手去拉他!

谁知罗仁却面露惊恐,连连摇头。嘴里还不停地说道:“我不去……弟弟你替我去吧……”

听到兄长说出如此荒唐的话,罗义一时间是啼笑皆非。但转念又想,兄长如此害怕,难道是嫂子对他做了什么吗?

眼看他死活不肯回去,罗义只得好生安慰一番,无奈答应替他去洞房里看看。

怎料刚来到门口,就听婚房里传出一个陌生男人说话的声音:“萍妹,你还在犹豫什么?快跟我走吧!”

“峰哥,我……愿意跟你走!只是……只是你刚才吓着他了。他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我得先去把他找回来……”

听到这里,年轻气盛的罗义早已怒火中烧。于是抬腿一脚踹开房门,就见秋萍正和一个魁梧挺拔的男子搂抱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挂满泪水,显然刚哭过。

看到突然闯进来的罗义,秋萍微微一怔,脸上顿时露出难堪之色。

罗义指着她,厉声质问道:“大嫂,今日可是你和大哥的洞房花烛夜!这人是谁?怎么会在你房里?这到底是怎回事?”

似乎不知从何说起,秋萍张了张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反倒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被抓了现行,那个魁梧男人居然泰然自若,并不逃走,瞥了罗义一眼,便转头旁若无人的劝慰起秋萍来。

这时,罗氏夫妇也听到动静,互相搀扶着来到新房。

当他们看清屋里的情形时,二人当即瞪大了眼睛,震惊不已。板起脸厉声问道:“秋萍,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主人家的质问,魁梧男子依旧面无惧色。反而往前一站,将秋萍护在身后,大声说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秦峰。今日是我冒然前来纠缠秋萍,这事和她毫无关系。要杀要剐我一人承担,你们不要为难她!”

似乎是意识到事到如今,已不可能再有所隐瞒。秋萍止住哭声,坚定地拨开秦峰拦住她的手,缓缓走到两老跟前,双膝跪下道出了实情。

原来,她和秦峰是邻居,二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长大后更是互相爱慕,彼此约定,要一生相守,白头偕老。

然而秦峰因为家贫,拿不出张父要求的聘礼,数次提亲被拒。之后,秋萍便被父亲逼着嫁到张家。

事情到这个地步,秦峰也曾试着劝自己接受现实。但最后才发现,他根本放不下秋萍。于是趁着夜深人静潜入新房,想要偷偷带着秋萍私奔,远走高飞离开此地。

罗仁的智商只有五六岁,说是洞房花烛夜,其实他什么都不懂。原本他是自己一个人住,如今却要和一个陌生女人**,他压根儿就不乐意。

所以晚上一直吵闹不休,始终不肯**睡觉。

秋萍是个善良的姑娘,倒也不嫌弃他,一直耐心的哄着,又是给他讲故事,又是陪着他玩儿。

为了哄罗仁乖乖**睡觉,秋萍还不惜趴在地上,被他当成牛骑。也亏得罗仁个子不高,身子也单薄。要不然秋萍一个弱女子,还真有些吃不消。

然而正当秋萍累得精疲力竭,正哄得罗仁高兴,刚答应**睡觉的时候,秦峰便闯了进来。

一见屋子里又来了个高大魁梧的陌生男子,罗仁被吓得不轻。趁着两人没注意,便一溜烟逃了出去。

秋萍说到这里,罗义接过话茬,喃喃说道:“难怪我起来上茅厕,看到兄长蹲在院子里,一直在念叨着说好害怕,原来是这么回事!”

秋萍面露惭色,哀切的说道:“这都要怨我,都是我的错!他……没事吧?”

罗义,去把兄长带去你房里歇息吧!剩下的事我来处理。”这时,罗父开口了。目送罗义出门后,他温柔的看着妻子,继续说道:“夫人,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罗母会心一笑,说道:“夫君,我们做了几十年夫妻,早已经心意相通。我心中所想,也是你心中所想。”

说话间,罗母已经怜惜的拉起跪在地上的秋萍,还把她的手的交到秦峰手里。

然后郑重的说道:“既然你们真心相爱,我们又岂能棒打鸳鸯?今日便**之美,你们走吧!只是要记住,贫贱夫妻百事哀!以后要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希望你们无论何时,都要不忘初心,互相扶持,切不可辜负彼此。”

闻言,秋萍和秦峰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双双愣在当场,不知所措。

罗父幽幽长叹,向他们说出一件陈年旧事。

原来,当年他也是家贫如洗,虽然和妻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那会儿丈人却始终不同意他们的婚事。无奈之下,两人只得私奔到此。

这些年,他们吃尽了苦头。好在彼此始终不离不弃,每次陷入困境的时候就互相打气,互相慰籍。历经千难险阻,尝尽酸甜苦辣,这才携手创造了今日的幸福生活。

然而就是因为当初为生计分身乏术,才导致罗仁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件事,是夫妻俩一辈子都难以释怀的隐痛!

最后的这段,罗父并没有说出来。此时在他的眼中,已经隐隐闪着泪光。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硬塞到早已泪流满面的秋萍手里,动情的说道:“孩子,你们赶紧走吧!未来的路还长,愿你们无论贫贱都一生相守,永不离弃!”

秦峰和秋萍双双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他们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携手走出房门,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经此一事后,罗氏夫妇也明白了。花钱买来的儿媳,不但无法给罗仁幸福,还会毁了姑娘的一生。

自此以后,他们索性断了给罗仁娶妻的念头。只是一再叮嘱次子罗义,要他以后要多看顾兄长。

对于父母的做法,罗义十分赞成,当即爽快的答应下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秦峰和秋萍在罗氏夫妇的成全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了名正言顺的夫妻。

没过多久,秦峰有次砍柴时撞见官府正在追剿山匪,眼看官兵寡不敌众,落入下风。他立即大喝一声跃入战圈,将一根扁担舞得密不透风,打得众匪叫苦不迭。

有了他的帮助,官兵们压力顿减。最后不但扭转局势,还当场抓捕十几名受伤倒地的匪徒。

秦峰立此大功,知县亲自接见。

得知他自幼喜欢舞枪弄棒,武艺高强,只是投报无门,空有一身武艺,却连顿饱饭都混不上。

知县爱才,不忍他埋没,于是亲自举荐他参加武举。

之后,秦峰果然不负众望,在考试中力压群雄。先是考取武秀才,之后又考取武举人,在军营里谋得个官职。

有了稳定收入,他和秋萍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对于罗氏夫妇的恩情,二人一直不敢忘怀。

这年新春佳节,夫妻俩带着厚礼再次来到罗家,一来是拜谢罗氏夫妇的成全之恩,二来是偿还罗家当年为娶秋萍花去的彩礼。

见到他们如今焕然一新,神采飞扬,罗氏夫妇也非常高兴。欣然收下他们准备的礼物,他们还回来的银子却分文不要,还说就当是给她的陪嫁的嫁妆!

秋萍闻言,眼泪当即无声滑落。哽咽着说她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母爱,在罗母这里却感受到了。

说到这里,她有些难为情的提出,想认罗氏夫妇为义父义母。

两老想不到,临老还能白捡个闺女。当即喜不自胜,那有不答应的道理。

待秦峰和秋萍正式拜过父母兄长后,罗父立即吩咐大摆酒宴,庆祝家里多了个女儿女婿。

之后,秋萍在附近买了间小房子,平日送丈夫出门后,她便来到罗家陪着罗母说话解闷子,但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罗仁。

这时,罗家人才渐渐明白过来,原来她认亲还有另一层意思。

作为妹妹,她照顾自家兄长天经地义,旁人谁也不能说三道四。感念她用心良苦,罗氏夫妇更加怜惜这个干女儿。

如此又过得两年,这年夏天,罗仁突然大病一场,躺在床上昏迷了整整九天九夜。正当一家人心急如焚的时候,他终于悠悠醒来。

只是奇怪的是,自此以后,罗仁不再痴痴傻傻。说话做事变得有条有理,和常人并无两样。

父母问他还记不记得以前的事,他摇摇头茫然的说道:“我认得所有人,但生病前发生过什么,孩儿已经完全不记得了!感觉以前好像一直在做梦,总是迷迷糊糊的!爹,娘,孩儿以前到底怎么了?”

罗氏父母闻言喜极而泣,连忙摆手说道:“没什么,我们就是随便问问。你现在清醒过来就好了,过去的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罗仁傻了十多年,就这样突然好了!

这事传出去后,人们都说这是因为罗氏夫妇厚道才有此善报。

也有人说,是因为秋萍知恩图报,不辞劳苦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兄长,这才感动了上苍。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罗仁已经好了。没过多久还娶妻生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这对罗家人以及秋萍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后来,日渐年迈的罗氏夫妇相继离世。秋萍不仅在他们生前不分昼夜的守在床头侍奉尽孝,死后更是和丈夫一起身着重孝,以女儿女婿的身份,帮着两个兄长操办了后事。

再后来,罗、秦两家世代互有来往,且感情深厚真挚。可谓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当时被传为一桩美谈!

民间故事 埋仙妻

在京城有一人,姓李,家境富裕,世代为官,他自己也是一名郎中。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李郎中。李郎中相貌堂堂,是个有名的俊男儿。尽管富裕,但他并非富贵无情,反而怀有同情心。当他看到他人陷入困境时,常会伸出援手。有一年,李郎中外出,偶然目睹一老婆婆 她年方十六七的女儿。老婆婆已年过六旬,显然不是亲生母女。这...

民间故事 一夫三妻的故事

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景福县紫河村有一个名叫李大的男子,今年已经四十三岁,与老伴王氏养育着一个儿子取名李涛。这一家子,心底善良,乐善好施,与邻居相处和睦,那是远近为闻的善良之人。可是在那个时代,就算是你再怎么善良,那家庭条件也是极差的。毕竟,大家就算是努力劳作,也不一定能够吃上饱饭。这年,在李涛三岁的...

民间故事 夫妻和睦

乾隆年间,扬州城有一书生张金刚,读书不上进,整天逗猫逗狗。母亲以为娶了媳妇就可以安心读书,马上找到王媒婆,让她帮忙找一个贤惠的姑娘。王媒婆收钱办事,很快找了一个姑娘,姑娘姓赵,人美心善,端庄大方,家里也是书香世家。张金刚看到后也很喜欢,急匆匆办了婚礼。婚礼很成功,晚上洞房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赵姑娘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