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上的“黄金”生意,年产7000吨,能卖两千万

2023-10-27 09:20:18 字數 3573 閱讀 4211

粱买沁州黄,酒沽杏花村。

记者/易琬玉。

编辑/郑亚文。

2023年,石耀武离开办公室,跑起了市场。这个曾经的党委书记临危受命,接手了因债务问题即将关停的国营单位,从此,卖小米成了他的人生大事。

没有办公场所,没有销售渠道,更没有周转资金”,石耀武借钱在长治开起了第一家小米门店。在这家小小的门店里,他将“沁州黄”卖出山西,先开辟北方市场,再卖到长江以南。

后来,“沁州黄”的名气日渐扩大,线下市场也鱼龙混杂,石耀武就上天猫做零售,把小米生意搬到了线上。为了让消费者认准,他把头像印在包装上,“米叔”带着小米去到大江南北,还去到了北美等国外市场。现在,“沁州黄”小米集团和13000户农户建立了合作,年收购小米12000吨,天猫店铺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石耀武)在石耀武更久远的记忆里,小米是大家伙儿爱吃,但种起来比较费劲的东西。人民公社时期追求粮食产量,小米产量低,大多数农民都不愿意种。作为粗粮的小米,也不如白米、白面稀罕。产量退化最严重的时候,“沁州黄”小米“长得和草没什么两样”。

但其实,小米历史悠久,是最早起源自中国的谷物。而“沁州黄”是小米中极佳的品种,早在嘉靖年间,就被纳为贡品。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食用后,大赞香甜养胃,胜过宫廷山珍,于是赐名“沁州黄”。

20世纪90年代,人们想起来绵甜爽口、米油丰富的“沁州黄”小米粥,不忍看这一品种没落,专门成立了沁州黄开发服务中心,重新培育“沁州黄”小米品种。经过不断优中选优,沁县的小米从高度不到50公分,长到160公分,产量也从亩产三四十公斤,变成最多三百公斤。而且小米的抗虫害能力也增强了,更有利于农民种植。

能在沁县种植的农作物,需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以往在土地上种植的粮食,常常处于欠收状态,只有小米,既能在沁州大地上生长起来,也能在市场上买个好**。原先,作为粗粮的小米,不如细粮受消费者待见。但随着小米也越来越成为主流食物。“沁州黄”有了产量,也有了市场。沁县的农户们也逐渐从种植其他谷物,转为种植小米。

石耀武记得,县里有一位农户,家里分到的土地足足有50亩。但是因为家里娃娃得了白血病,他种地得来的所有钱都用来给孩子看病,家境十分困难。他老婆穷怕了,扔下一儿一女“跑”了。这个农户守着50亩地,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石耀武仔细翻看了农户档案,发现这50亩地里,有30多亩地达到了有机标准,剩下20亩也都达到了绿色标准。于是他手把手教这位农户种起了小米,把统一配备的种子、肥料交给他,也对他进行标准化的技术指导。

那年时运好,恰巧大丰收。这50亩地的小米,为农户带来了十五六万元收入。

调转思路的沁县人,这才发现脚底下这块土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沁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为半丘陵地带,平川较少,大多是半坡梁地。这样的土地并不适合小麦、玉米的生长,反而是抗旱能力强的小米能存活下来。而且,沁县昼夜温差大,最高能达17度的温差,非常适宜营养物质的储存,长出的小米也更有营养、品质更好。

石耀武说,以往一亩地的收入大概是1000多元,种植小米后能达到2000多元。这里不少老百姓,就是靠小米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儿、送小孩上学……沁县的老百姓也养成了早晚喝小米粥的习惯,“几天不吃就会上火”。曾经不受待见的小米,不仅成了离不开的日常粮食,也成了人们“拿得出手”的送礼选择。

如今,“沁州黄”天猫店铺里热销的小米,单链接有上万件的销量。但其实,作为公司前身的国营沁州黄开发服务中心,曾经差点面临倒闭,“当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倒闭,要么变成私营自负盈亏。但是因为机构还有银行贷款没还,所以不得选择倒闭,只能重新活过来,继续经营下去”。

2023年,时任沁县羊庄乡党委书记的石耀武被调来接手。当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工人们拿不到工资,谁也想不出办法。

想要换钱,就必须把小米卖出去。石耀武知道,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坐月子的孕妇、体弱的老人、长身体的小孩儿需要小米滋补,就会到开发服务中心来买小米。“大家知道小米有营养”,石耀武开起了沁县第一间门店,开始艰难地卖起了小米。

屡次在全国赛米会上获得冠军的“沁州黄”,靠着实打实的口感和营养,征服了附近的村民,也通过经销商,打开了山西、山东、北京等地的市场。

2023年,由于种植“沁州黄”的经济效益不好,沁县仅有千余户还在种植“沁州黄”。而到了2023年,石耀武就和当地13000名农户建立了合作,加起来大概有6万亩小米种植面积。

为了保证质量,石耀武从育种到收购,对小米种植的全产业链进行了管理。他们为合作的农户建立详细的档案,会有专门的团队评估土地情况,判断是否能种植小米,且是否能种植“有机”或“绿色”标准的小米。在确定种植情况后,公司会统一配备种子和肥料交给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指导。他还设置“保护价”激发农户积极性,让农户们放心地种“沁州黄”。

在几十年的科研中,“沁州黄”小米的品种在不断优中选优,如今已经能做到亩产300公斤,抗虫害且能适宜不同地域种植。小米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大概120—130天成熟。在春夏,作物可能会遭遇虫害和干旱,团队也在研究,如何在头一年的冬季播种,低温环境下种子并不发芽,由此躲过灾害。

沁县的农民也都锻炼出了极大耐心。种过高粱、蓖麻等作物的土地一般不会选用,而且为了保护土壤质量,公司也和农户建立了轮种制度,一般种一年之后就要隔两三年再种。轮种让小米的口感更好,也更难得。

沁州黄”作为优质小米火了,乱象也出来了。许多质量不好的小米也低价混入,扰乱市场,线下生意又再度变得艰难。

2023年,石耀武把“沁州黄”小米搬上了天猫,想开辟新的渠道。**开张时,正赶上丰收时节,线上渠道**充足,但因为公司缺乏零售经验,卖得并不好。

但石耀武对“沁黄二号”这一自有品种很有信心,“我不敢说我们的小米产量销量第一,但敢说品质是第一”。靠着更换不同规格的包装,不断升级产品,店铺在2023年生意增长近八成。

目前,线上已经占到销售总额的三成,卖得最好的时候,店铺全年gmv超2000万。他们收购的12000多吨谷子,按乡镇、地块、品种分类储存在恒温仓,用低温保存维持新鲜,现卖现脱壳,“我们不仅要追求小米的保质期,还追求保鲜期”。

沁县虽然在山西,但是缺乏矿场资源,土地资源就是这里赖以发展的资源,种粮食构成了老百姓的主要收入**。在石耀武的印象里,丰收有着不同的涵义。过去的丰收解决的是“能不能吃饱”的问题,现在的丰收解决的是“能赚多少钱”的问题。

在沁州黄小米***500g的小规格真空包装小米,卖出了5万多份。今年是个丰收年,相较于以往没日没夜地抢收,在机械收割的帮助下,如今农民丰收也是种享受。据石耀武介绍,沁县地广,大部分农户都有20多亩地,种植小米平均能给一个农户带来4万多元的年收入。

职场生存的黄金法则

职场,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职场中,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取决于技能和能力,还在于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然而,许多人在职场上犯了一些常见的禁忌,这些禁忌可能导致事业挫折,职业前景受损,甚至失去工作。本文将总结职场禁忌,帮助读者避免犯这些错误,提升职业生涯的成功机会。.不尊重他人。尊重是职场成功的...

守护你一生的黄金伙伴 金毛

金毛犬 守护你一生的 伙伴,这个世上散发着无限温馨的存在。它的出生地可追溯到英国,亦是金毛犬的原产地。而这个优雅的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和迷人的体型,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梦寐以求。金毛犬以其对人友好和忠诚的性格而闻名,它是那种始终和你心连心的陪伴。只要你给予它足够的关爱与注意,它会用无尽的爱和忠诚...

改变人生的31个黄金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而这些挑战和困难往往可以通过优良的思维方式来克服。许多成功的人士都具备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崛起,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本文将介绍个 思维,这些思维方式将帮助你改变人生,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坚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积极的态度能够激发内在的动力,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