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性进食”已成为转移负面情绪的普遍现象,该如何改善?

2023-10-29 05:55:14 字數 5899 閱讀 7991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绪性进食已成为社会上一种普遍的压力排解手段,即人们会通过吃来安慰自己和抚慰自己的情绪。

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业压力、工作压力、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以及情感关系等因素,都有成为引发其焦虑、抑郁、孤独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可能。

而此时,“进食”就容易成为其排解焦虑、抑郁的方式

有研究指出,个体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时,就会通过进食实现排解负性情绪的目的。

与中性情绪或者积极情绪相比,个体在面临负性情绪的情况下会引发更多的进食冲动。

实际上,这种“情绪性进食”并不意味着他们肚子空,而是表明他们心里空。

从根本上看,情绪性进食是一种心理问题,是人们无法解决内心焦虑冲突时的不良防御机制。

当人们面对生活压力,无法排解内心时,部分人就会把摄取大量的食物当做减压的方式,由此也引发了饮食失调与身体肥胖的问题。

面对负面情绪时,具有情绪性进食倾向的人就会比较偏好摄入大量的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

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就会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就会患上各种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脏病等等。

此外,engelberg等人认为情绪化的进食非常容易让个体患上神经性贪食症,与此同时,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个体患上暴食症的风险。

若不对此加以控制,则容易发展成进食障碍,进食障碍的**十分困难,且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它将会给患者本人及其亲人带来巨大的和恶劣的影响。

因此,**影响情绪性进食的各种因素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应该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且有效的改善情绪性进食行为的方法。

经过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们划分**依恋的方式经历了从类型到维度的变化。

在研究早期,研究人员一般依据从婴儿的依恋模式的角度对依恋类型进行划分,即,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

在之后的研究中,bartholomew和horowitz依据**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原理,将**依恋的类型区分为:安全型依恋、专注型依恋、恐惧型依恋以及冷漠型依恋四类。

其中专注型、恐惧型和冷漠型为“非安全的”**依恋类型。

在这四种截然不同的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的人能在比较舒适的状态和体验中处理人际关系。他们通常不容易察觉到关系**现的改变,相信关系的稳固性和朋友的忠诚度。

但是,专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处于低自尊的状态,倾向于从负面的视角评价自己,对他人的言行太过敏感,经常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

恐惧型依恋的个体对自己和别人都有负面的评价和认知,往往拒绝和避免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

冷漠型依恋的人追求独立,凡事喜欢亲力亲为,自我效能感较强,他会觉得独处,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更安全和更自在。

此外,安全依恋和冷漠依恋的个体通常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我。

但是,在对他人的看法上,安全型依恋和冷漠型不同,安全依恋对他人有积极的看法,冷漠依恋则是不相信他人,对他人持负面的看法。

专注型与恐惧型依恋的个体都持有消极的自我态度。但是与专注型依恋个体不同的是,拥有恐惧型依恋的人对他人有消极和负面的态度,而专注型依恋的人则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

研究人员们也从维度对**依恋进行区分。

hazan和sh**er二人是在学界中提出**依恋两个维度的先行者: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

依恋类型属于依恋回避的人会不适应太亲近的亲密关系,所以当他人想靠近时,他们通常会回避,以保护自己,依恋焦虑指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恐惧自己被朋友或者伴侣拒绝抛弃。

collins与hazan和sh**er不同,他将**依恋的维度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部分,即亲近维度、依赖维度以及焦虑维度。

通过量表或实验的方式测量这三种维度,便可了解测量对象对依恋对象的依赖度、亲密度和恐惧度,再进一步计算各个维度的得分,以此界定个体的**依恋类型。

自我同情能促进心理健康。

neff表示,拥有高层次自我同情的个人在面临痛苦和失败经历时会更加同情自己的遭遇,并不断鼓励自己,使自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自我同情与自我评价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高自我同情者对自我的认知比较客观和全面,特别是对自己身上的缺点的认识,尤为深入。

因此,他能用较理性的、正确的心态面对它们,进而他对自我的把握便更加准确和全面。

自我同情与自尊有较大的关系。朱宏**整体自尊、自我同情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时发现,自我同情与自尊成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即高自我同情的人通常都拥有更高水平的自尊,其自尊是基于他个人的内部精神世界所产生的。

当面对压力时,自我同情与自我调节脱不了关系。应对策略从不同的视角,被研究者将其区别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和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情绪回避是指遇到问题时,个体先不处理情绪,而是去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而情绪应对是指遇到问题时,首先辨别情绪和处理情绪,而不关注问题。

高自我同情的个体不会只采取其中一种的单一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把这两种应对策略进行组合,然后进行自我调节。

具体而言,他们能够清晰地分析造成当前局面的行为,并采取行动缓解压力,其次,他们还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情绪,不会被负面情绪过度困扰自己。

综上所述,自我同情能使个体保持灵活且健康的心理状态向前发展。

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人们更需要自我同情的态度,因为疫情的影响,人们经历着收入减少、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境况。

自我同情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理灵活度,滋养内在的心灵世界,使自己焕发活力,从容、坚定以及有力量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依恋和自我同情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依恋的两维度与自我同情均为负相关关系,即依恋回避和焦虑的程度越高,自我同情的水平越低。

bartholomew的理论认为依恋焦虑和个体的自我模型有关,pietromonaco等人的研究也认为依恋焦虑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可能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依恋焦虑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自我评价的高低,进而影响个体与自己相处的态度和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依恋焦虑程度与自我同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依恋焦虑低的个体更容易对自我友善,用更关心和更包容的态度面对自己。

即自我同情水平更高,因此在他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或者压力事件时,会采用自我关怀的方式缓解自我的负面情绪或降低压力。

依恋回避和个体的他人模型有关,认为他人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个体,往往依恋回避程度比较低;而认为他人是不值得信赖的个体往往恋回避程度较高。

陈梦的研究证明依恋回避水平高的个体,其自我同情水平较低。

如果个体在遇到困难时,他若对别的个体持有怀疑和不值得信赖的信念,那么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产生自我疏离感,进而就会使得他的自我同情水平更低。

更让自己感到孤立无援,以至于行为上很少求助于他人,从而导致他会更容易选择通过摄入大量食物的方式来缓解负面情绪。

自我同情和情绪性进食的关系

在研究中,自我同情与情绪性进食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自我同情水平越高,情绪性进食水平越低。

pinto-gouveia的研究也证明自我同情有助于减少暴食。schnepper等人等人的干预研究也证实自我同情可以降低焦虑性饮食反应。

自我同情水平高的个体,在面对自身的不足和失败时,能够从宽容、友善的角度来宽慰自己,不会过度沉溺于痛苦当中。

也明白挫折是所有人类都必须经历的事情,并非属于自己的特例,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减少,负面情绪得到舒缓,从而便会更少发生情绪性进食行为。

相反,自我同情水平低的个体,在面对失败时,倾向于不断反省和否定自己,对自我进行批评,负面情绪加重,个体为了缓解这种心理不适,就会更容易选择摄入食物来安慰自己。

特别是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因为高热量的食物会让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它可以传递兴奋及愉快的信息,具有激发快感、觉醒以及镇静等作用。

这便可以压抑个体的消极情绪,激发积极情绪。

**依恋和情绪性进食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依恋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维度都与情绪性进食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依恋回避或依恋焦虑的水平越高,情绪性进食水平也越高。

faber等人的研究证实依恋焦虑以及依恋回避都与情绪化饮食显著相关。

学者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人们非安全依恋的个体不能清晰地感知自己情绪的变化,在调节情绪方面存在困难,会错把痛苦感受知觉为饥饿线索,从而发生情绪性进食。

依恋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在生活中比较容易发生情绪的起伏,比如焦躁不安、抑郁等,这会让他们产生进食的冲动。

gross和levenson的研究显示回避型依恋的大学生和别人的情感联结较少,在生活里较少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比较难向他人敞开心扉,更倾向于采用抑制的情绪调节策略。

王争艳,刘迎泽和杨叶认为高回避依恋的个体在生活中不能直面困难和挑战,他们倾向于从负面、消极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通常会选择压抑情绪情感的应对方式。

因此,依恋回避水平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受挫时易选取回避、逃离等消极的应对策略,在面对人际压力时更可能通过进食的方式调节情绪。

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分析

*依恋的两个维度经由自我同情这一中介影响因子对情绪性进食行为产生相关的影响。

bartholomew的理论认为依恋焦虑和个体的自我模型有关,依恋回避和个体的他人模型有关。

neff和mcgehee的观点也指出,在个体发展自我同情的过程之中,个体所拥有的较早期的关于亲密关系的经验以及经历会对这一过程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

依恋焦虑程度较高的个体对自我的评价趋向于消极,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评价也会比较低,对待自己的方式缺乏友善和温暖,对自我的包容度和接纳度都不高。

因此,他们的自我同情水平便会较低。

依恋回避水平高的个体通常对他人持消极的态度,认为他人是不可靠的,在遇到困难时,便不会向他人求助,从而就会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和惶恐不安的情绪。

认为只有自己在经历痛苦,这与高自我同情者的感受是相反的。

情绪性进食行为是由负面情绪诱发的不良进食行为,当个体无法调节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时,便选择进食的方式来缓解痛苦。

机械性工作的魔力 缓解负面情绪的良方

在我们的生活中,负面情绪常常会困扰我们,让我们无法摆脱。而在这些负面情绪中,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 烦躁,甚至无助。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些情绪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做机械性工作。如做家务 整理报表等,这些不需要动脑筋的工作,都能让我们的负面情绪慢慢缓解。以下将 机械性工作如何帮助我们缓...

疗愈14种负面情绪的良方

疗愈种负面情绪的良方。害怕 当我们感到害怕时,喝一杯热水可以有 效 缓 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和恐惧感,让我们恢复平静。愤怒 愤怒时我们可以通过撕纸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将愤怒导向无生命的物体上,可以让我们情绪得到转化,减轻内心的愤怒。空虚 当我们感到内心空虚时,做公益活动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

远离负面情绪,保护好自己的心态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被周围人的负面情绪所影响,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 沮丧甚至无助。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些负面情绪左右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心态。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周围人的负面情绪并不代表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我们不能让别人的情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