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创业对农业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

2023-10-21 19:05:16 字數 4160 閱讀 2417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创业是激发农村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的关键,也是推动农业发展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民创业来增加农民收入后,各地农民创业热情高涨,涌现了一批极具代表的农民创业项目和典型人物。

农业农村部为了宣传典型和推广经验,从2023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农民新业态创新创业大会,2023年大会展示和推介了各类创业项目和典型人物300个,各类创意产品1200种。

2023年2月,中共**办公厅、**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为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也为农民创业孕育了巨大商机,同时推动了农业项目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

2023年全国农民返乡入乡人员达850万人,3100万人在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农民创业及其对农业发展项目可持续的影响机理,是学术界主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同时对新阶段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体选择回乡创业,既有老一代农民、也有新生代农民以及受过高等教育但有农村户籍的大学生群体,但主要以70后、80后和90后中青年群体为主。

一是这三个年龄段的农民工群体正直人生的奋斗年华,通过多年的外出打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资金,且在一些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社会关系,在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方面掌握了一定的资源和人脉。

同时,这三个年龄段的农民群体思想观念较为开放以来,尤其是80后和90后群体,更是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水平,具有强烈的自主创业的意向、足够的创业的时机和条件,能够成为农民创业的主力。

随着农民创业的迅速发展,当前农民群体创业规模较小。从农民群体创业的实际来看,大多是个体户和小规模企业,解决就业人数基本在100人以内。

从农民创业资金**看,大部分从事个体户和小规模企业的农民资金主要是自己多年外出务工的积累资金和通过亲朋好友转借的帮扶资金;从农民群体经营来看,农民群体创业投资的资金大部分在50万元以下。

从农民群体创业的收入来看,大部分农民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少部分农民企业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个别农民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

随着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持续增多,**和社会对农民工创业的重视和支持逐渐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和扶持政策,推动了农民工群体多领域的创业。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群体创业结构仍然凸显出单一性,从农民创建的实体店和企业来看,主要从事行业大多集中在以种植业、养殖业、农牧业初级加工业等领域,结构较为单一。

主要是农民群体对农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技术上相对简单,经营相对容易,创业的成功率较高。

创业模式和营销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成功的创业模式和营销模式能够助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群体受创业资金的限制,大部分农民群体创业模式主要是个体户经营、合作社及小微企业。

通过自有资金、合作社入股筹集资金以及银行小微贷款,这就导致农民群体创建实体店和企业规模较小,营销模式也就较为单一。

通过自身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或者集中收购农民群体的产品通过线下实体店售卖,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开设**、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的产品销售逐渐增多,降低了一定的销售成本,助推了农民创业收入的增加。

农民群体创业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来自农民群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即农民创业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

与老年群体相比,中青年群体的创业意愿较强,且创业的成功率更高。受农村思想观念的影响,男性农民群体创业的比例较女性农民群体多,女性农民群体的精力更多的是照顾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行动较少。

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中青年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创业的心理认知和创业的技能也较高,进而推动创业的意愿和创业行动,家庭收入高的农民群体对资本的积累意识相对较高,因而创业的机会也较高。

此外,农民群体创业也受创业培训、市场环境、政策支持、社会资本、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农民群体对创业信息的获取较为封闭,对创业的政策了解也较为狭窄,专业的创业培训对农民创业意愿和创业行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市场环境良好、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收益较大的行业是农民创业的重要参考,也是农民创业的成功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创业热情和创业活动较高。

人际关系网络和社会网络广泛的农民群体创业活动较多,**的创业政策支持也是推动农民创业活动活跃的重要因素。

因此,农民创业对提高农民收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村要素有序流动、推动农村土地和经营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对农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当前农民创业形式和资金融入来看,大部分农民的资金**主要是多年的务工积累和亲朋好友借款,也有一部分是农民合作入股。

由于资金**较小导致农民创业规模较小,带动农民就业数量有限,加之农民对金融行业贷款政策和制度了解较少,贷款抵押资产有限,导致大部分农民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金额较小。

因此,**和金融机构要加大农民创业融资政策的支持,通过**担保、土地抵押、农户贷款等形式,拓宽农民创业融资机制。

*和职能部门每年需要定期统计农民创业群体的数量、创业领域、创业意向、创业资金等信息的统计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举办农民创业创业培训。

邀请成功的农民创业带头人宣讲创业创新相关知识、创业流程、创业经历、创业心得等,邀请创新创业相关工作人员对创新创业政策进行深入解读。

邀请金融机构人员宣讲创新创业融资政策和金融知识,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培训指导,为农村创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进而减少农民创业风险,增加农民创业成功率。

由**部门牵头,农民创新创业协会和农民企业家参与,每年定期举办会议和论坛,邀请农民创业带头人和草根创业成功农民做创业经验分享。

举办创业农民之星活动,评选农民创业之星,通过进农村、进社区等进行创业经验分享。利用传统电视栏目、新**等对农民创业典型案例、创业人物、创业产品等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

按照“**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新创业”要求,加快整合**、企业、协会、农户等多方的资源。

由**组织搭建合作平台,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创建基地和示范园区,行业协会提供保障服务,农户参与广泛参与,发展众创、众筹、发展众创、众筹、众包、众扶模式的创新创业项目。

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农村集聚,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培训、就业、交流、学习等平台和孵化基地。

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取材,利用好农村乡土资源、乡土工艺、乡土文化、乡土产品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产品销售、农村电子商务等新模式。

积极培育“互联网+创新创业”“生鲜冷链仓储运输”“绿色生态农产品配送”等新业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经营,实现农牧创业群体联合运输、联合销售、资源共享的产业联盟新模式。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深入推进农村创业“放管服”改革,加快农村道路、网络、通信、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产品在仓储、运输、销售等方面的难题。

加大农村创业政策支持,对解决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创业企业给予政策倾斜、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措施。

加强对农民创业群体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咨询,严厉打击农村恶性竞争、非法经营、损害农民利益、破坏农村生态等违法创业活动,营造一个良好、和谐、共便利的农村创业环境。

乡村振兴之农业旅游 乡间美食节

当谈及乡村振兴时,我们不禁会想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宁静的农村生活和丰富的美食。正是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美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将深入 乡村振兴中的一项重要倡议 农业旅游,并聚焦于乡村美食节,探寻这一活动如何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复兴。 乡村振兴的概念。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好农业强国之路

年,一号文件首次提到了 农业强国 文件指出 要建设供给保障强 科技装备强 经营体系强 产业韧性强 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应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必须建设农业强国,补齐农业生产的各方面短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实...

中国农业大学怎么样?“智”推乡村振兴,点燃农村发展新希望!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乡村振兴已是大势所趋。无数的乡村 小镇,曾经落后的经济 文化和环境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引领下,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祖国大江南北,有不少农业类高校,而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中国农业大学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