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科技引领汽车激光雷达新时代

2023-10-24 20:36:57 字數 4012 閱讀 7055

国庆期间汽车市场销售火爆,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全新问界m7便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尤其是华为宣布问界m7 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智能驾驶功能将会在年底面向全国开放。因此最近问界 m7 的订单量也是节节升高,订单超过了历史最佳数据,这对于一个新势力品牌、均价在 25万以上的车型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成功。这其中华为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核心业务之一,为车企提供包含计算平台、感知系统硬件、软件算法等在内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华为的ads2.0通过降低激光雷达的个数,提升算力和模型运算能力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下游整车企业降低整套自动驾驶成本的契机,同时也为激光雷达市场能在汽车市场能够大规模铺开提供了机会。

这当中的车载激光雷达的是一种移动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能通过激光往返时间测算大量物体距离,快速建立起各种三维模型。当前,激光雷达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分别是机械式激光雷达、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以及全固态激光雷达。

不同技术路线激光雷达优缺点。

资料**:共研网随着智能驾驶向l3的阶段迈进,激光雷达行业近两年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期,不断有巨头公司加入激光雷达市场竞争。其中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目前属于国内第一梯队。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主要聚焦机械式激光雷达,成功抢占了国外激光雷达元老级企业velodyne的市场份额。同时国内企业也已开始积极布局半固态激光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路径,华为、大疆等大型企业跨界入局半固态激光雷达方案,且产品已成功量产,在众多激光雷达国内新势力当中,禾赛科技凭借自身长期的科研研发和率先上市融资的操作,现在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激光雷达企业。

禾赛科技引导激光雷达走下**神坛

激光雷达,在仅仅两年前对购车人还比较陌生,现如今的街头上,可能会发现相较于传统车辆,有的车会多一个极具科技感的新型传感器。而激光雷达最初的使用场景是工业、码头等定区域内的无人车、再到现在理想、问界m7这种月销几万的车型,激光雷达正经历着从**神坛走向普通车型的转变。

而这种变化的背后要都得益于激光雷达成本的快速下降。在2023年的车载激光雷达贵一点的售价高达7万美元,近50万人民币,高昂的售价都能在小城市买套房了。而如今禾赛最新发布的超薄型激光雷达,到了跟手机差不多的厚度;而远距激光雷达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几十万的**来到了几千元的区间,成为了汽车消费级的“黑科技”。

传统的激光雷达。

随着激光雷达**逐渐走下神坛,激光雷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仅仅是2023年上半年的上海车展,就有40多款车型搭载了智能驾驶模块以及激光雷达。而随着近期华为问界m7智能驾驶飞跃性体验,也使得激光雷成为现在增强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必备传感器。

而这几年激光雷达的小型化的成本逐渐下降究竟是如何实现的?首先降本最大的方面是芯片设计方面。在智能驾驶过程中汽车为了更细致得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激光雷达需要每秒感知上百万个点的变化。而传统的激光雷达采用的技术是分立式设计,即上百个激光器和接收器和处理器都需要相对独立地堆叠到一起,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仅设备复杂体积庞大,而且零部件多,导致最终的装配难度极大。而将分立设计转变为芯片化就将原本数量众多、结构庞大的激光器控制电路、信号采集转化器数百个电子元器件集成到芯片上,从而实现激光发射/接收通道的高质量控制和运算。这样的简化的带来了显著体积减少和成本降低, 2023年激光雷达的单线收发成本仅有原来的1/20,体积也大大减小。不仅如此,芯片化的激光雷达由于结构简化,因此装配的难度降低、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由此带来了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在激光雷达小型化的进程中,禾赛科技从2023年就开始研发激光雷达芯片(asic),比起通用芯片,专用芯片更加针对激光雷达的研发做出更好的改进,助力出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更优可靠性的激光雷达产品。

禾赛科技自研芯片演进路线。

而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的芯片化进程也大幅提升了激光雷达的性能,相比2023年市场上经典款车载激光雷达,最近禾赛科技发布的at128点频相比之前已经提升了15倍。

随着下游整车厂的不断拓展,禾赛科技的产品线也从开始的单一产品,发展到现在10 余款标准产品。产品线如何合理的管理和研发需整个公司的产品体系智慧。而禾赛科技的应对是模块化设计、平台化设计。将激光雷达“解构”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不同子模块可以独立迭代升级,然后再组合成完整的产品。

禾赛激光雷达产品一览。

除了各个系列内部的平台化,禾赛科技的模块通用性也很高,比如at和et产品系列,70% 的零部件和元器件是可以相互之间调配的,从而大大降低了**链管理成本。本质上,禾赛科技理念是通过产品平台化搭建更极致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沉淀“搭建”出极具竞争力的激光雷达产品。

降本助力销量暴增

如果说芯片化是从产品设计端对激光雷达进行整体降本,那么自建自动化产线则是从产品生产方面对激光雷达进行降本,从而促进禾赛科技整体销量的增长。

随着芯片化集成化程度的提高,激光雷达的设计结构越来越简洁,激光雷达在生产的每一个具体流程都引入了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产线,再加上禾赛科技在产品开发中就注重产品在生产时的自动化,激光雷达的生产也就从原来的“耗时耗力”真正转变为“省时省力”。同时,90%以上自动化生产也提高了制程稳定性,减少质量问题,从而降低了产品的运营成本。这背后更重要的是,禾赛科技通过自建工厂,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激光雷达交付的及时性。结合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使生产一台激光雷达仅需45秒,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了上百倍。所以从本质上讲,禾赛科技将激光雷达芯片化和自建工厂后市垂直整合激光雷达生产成本的不同方向,最终使激光雷达的**达到下游车企能够接受的地步。

激光雷达成本的下降使更多车企愿意搭载激光雷达进行智能驾驶探索。尤其是经过这几年像理想、小鹏等高端车型上激光雷达使用量的增多,禾赛今年财报也表现得十分亮眼,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08.5%,创下单季度营业收入的最高记录,并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增长。半年报的营业收入也达到了8.7亿元。

禾赛科技营业收入增加情况。

伴随着禾赛科技营业收入的爆发性增长,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出现了暴增,禾赛科技上半年的研发投入达到近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2%,相比往年增加大约74%。表明目前禾赛科技目前仍然是处于市场前期的开发阶段,研发的规模和力度都在增大,为禾赛科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优势的地位打下了基础。时至今日,禾赛科技的营业收入在一众国内外激光雷达的企业当中已经是遥遥领先!

虽然禾赛科技营业收入大增,但依然没有逃脱亏损的宿命,上半年净利润净亏损7440万元,亏损同比扩大6.7%。亏损的原因当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和禾赛科技目前的研发投入高。另一方面就是毛利率,毛利从去年二季度的46.8%,*至今年的29.8%。禾赛科技在半年报中表示,毛利**主要是由于低价的激光雷达的出货量增加。从具体数据上来看,禾赛科技今年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为45694套,而2023年同期仅有1651套,真正在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打开了下游车企的市场;同时二季度高档和低档激光雷达总出货量为52106台,相比2023年同期的4979台增长了946.5%。

在禾赛科技未来的增长方面,禾赛科技在上半年还推进了一系列新的汽车激光雷达交易,包括和上汽集团多个新车型的激光雷达合作的合同,与美国和欧洲两家领先的汽车合作伙伴达成的两个战略开发项目。此外,禾赛科技与全球算力巨头英伟达在本季度也开展了新项目,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研发与英伟达驱动器和以及英伟达omniverse生态系统集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禾赛科技出货量的增加,禾赛科技的现金流增加速度较快,上版奶奶现金流流入相较往年上升4倍以上,同时目前的现金储备高达32.5亿元,为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禾赛科技作为目前全球激光雷达业界龙头,禾赛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努力以及优异的财报表现,为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信心,向市场证明了激光雷达仍是一项能够盈利的生意,未来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中一定能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作者 | 张楠。

禾赛科技联手红旗 舱内激光雷达方案是否可行?

智能驾驶现在已经是主流电动汽车的标配,得到大量用户的认可,但智能驾驶体验的提升,是以更多的智能元器件为基础的。智能硬件越来越多,势必给汽车的整体设计带来挑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激光雷达放在 近日,全球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宣布,已经与一汽集团达成定点合作,共同打造全球首个舱内激光雷达智驾方案...

广汽丰田 引领混动汽车技术,最佳选择

在当前的汽车行业中,电动化已经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方向。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一直将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战略举措,并重视推动节能汽车混动化。今年月,工信部等七部委印发了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年 明确提出鼓励企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混合动力等技术路线。因此,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与普及已经...

长城汽车引领新能源越野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在迅速发展,各大车企纷纷推出自研的核心技术。然而,在新能源越野技术领域,长城汽车的hi智能四驱电混技术无疑是引领潮流的先驱者。hi技术的独到之处在于其采用了前后轴分开的电机布局,并采用串并联 两挡变速箱辅助。相较于传统的p p电机,hi技术用p电机取代了它们,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