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 把私隱還給運動員

2023-10-18 04:38:16 字數 847 閱讀 7056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6日文章,原題:飯圈文化侵入中國體育界? 桌球運動員王楚欽,在機場怒懟跟拍「粉絲」的**在網上熱傳。王楚欽本人14日回應,跟拍已嚴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此事件再次帶出了飯圈文化蔓延到體育界的話題。

這不是第一次有中國運動員表示不堪粉絲侵擾。跳水運動員全紅禪、游泳隊員汪順、桌球運動員樊振東等,都曾因粉絲瘋狂追星行為而受到過不同程度影響。

有中國**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稱,2023年以來,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不斷加碼,企業、平台轉而尋求「更安全、更主流、更向上的流量」,運動員群體的商業價值越來越被重視。

運動員在吸引品牌代言的同時,也吸引了「飯圈」。「飯圈」是基於共同的偶像崇拜訴求集聚形成的圈子,被認為是一種有組織、有分工的群體。但讓飯圈文化被詬病的是一些粉絲對偶像的崇拜超出界限,他們不僅僅欣賞偶像的公眾形象,還希望窺探偶像的私人生活,甚至還盲目地追捧、「護犢」。

可運動員畢竟不是娛樂偶像,他們大部分時間需要進行的是專業的訓練。這樣畸形的追捧,不僅可能破壞運動員之間建立的團隊精神,也會給運動員的生活帶來困擾,以及削弱公眾對運動員水平和競技體育本身的關注。背後原因,除了粉絲的不理智情緒,也有利益的驅動。

有中國**發文稱,為什麼有人能掌握運動員在機場、在宿舍酒店的資訊,甚至還有人能順利進入運動員的房間?這背後恐怕不僅是某些粉絲的瘋狂行為,可能還有組織者牽頭的利益鏈條。

當然,要阻止「追私」、「代拍」,僅靠呼籲粉絲變理性是不夠的。於長年投身訓練的運動員而言,他們需要學習如何面對粉絲和公眾,若條件許可,有專業的運動員經紀人幫他們保護好自身私隱就再好不過了。對監管而言,則是要認識到,飯圈文化背後,不僅是粉絲的不理智,還有人正利用粉絲的「窺私欲」,把飯圈經濟推向灰色地帶。要對症下藥,就得想方設法打掉利益的鏈條,讓追星回歸正軌,把私隱還給運動員。(作者察客)▲

運動員心態與團隊成功

最近,國乒在亞運會上的出色表現引起了廣泛討論。男女團體連贏6局贏得冠軍,而日乒則全軍覆沒。然而,一位年輕的日本選手張本智和卻推卸責任,對國乒隊伍進行了指責。與此同時,陳夢以11 0的成績贏得了比賽,但她的格局卻被一些專家質疑。這一系列事件引發了關於運動員心態 尊重對手和個人表現與團隊成功之間關係的討...

運動員紋身不允許參賽

雖然國家體育總局規定運動員不能紋身,要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物形象,但很多知名運動員都有紋身,例如林丹 張繼科 朱婷等。紋身雖然在國內並不是很受待見,但奧運會屬於國際性賽事,並沒有固定不能紋身。2021年12月28日,國家體育總局官方發文稱 國家隊及u23國家隊運動員嚴禁有新的紋身,對已有紋身者勸誡其自行...

中國九大著名柔道運動員

1 冼東妹。職業生涯 中國著名柔道運動員,現任中國柔道協會主席 國家柔道隊總教練。個人經歷和歷程 冼東妹於1975年9月15日出生於廣東四會,1993年入選國家集訓隊,2009年宣布正式退役。她是一位專項素質和心理素質都相當出色的柔道運動員,用行動向人們展示了拼搏的價值。總共取得奧運會2次金牌 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