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这项国际科学大奖首次颁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2023-10-24 20:41:57 字數 1226 閱讀 7468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今天,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本年度的巴克利奖(2024 oliver e. buckley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prize)。据悉,这是该奖自2023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清华大学供图。

据悉,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奖。因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创新突破,薛其坤成为巴克利奖设立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清华大学供图。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量子效应。长期以来,使其“现身”并实现实验观测难度极大,是无数研究者奋力追寻而不得的科学目标。

2023年起,薛其坤联合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多个研究组,组成攻关团队,一起从拓扑绝缘体研究方向尝试攀登这座科学高峰。2023年底,在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薛其坤和团队实现了“世界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成果于2023年3月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审稿人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这一个由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上独立观测到的重要物理现象,被视为全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是世界物理学界最为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为后续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引领了新的方向。据介绍,在应用领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其无耗散边缘态,又将可能在未来被用于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电子学器件,解决一系列瓶颈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清华大学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年中国大学国家科技奖排名20强出炉,清华大学位居榜首

清华大学名列前茅,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获认可。在年的中国大学国家科技奖排名榜单中,清华大学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高度认可,位居榜首。这是清华大学持续努力 不断追求卓越的结果,也是对中国大学科技研究实力的认可。以下是年中国大学国家科技奖排名强榜单。浙江大学凭借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2023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举行

记者郭钇杉北京报道 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近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举行。未来科学大奖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 周俭民,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赵忠贤 陈仙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何恺明 任少卿 张祥雨亮相颁奖典礼现场。未来科学大奖往届获奖人 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 未来论坛理事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未来...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来了!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东区 项目。所有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提前完成结构封顶。预计明年月建成!据悉,年月,苏州市 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暨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签约仪式举行。双方联合在苏州设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致力于建设一所中医药特色鲜明 全国一流 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