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而不同,各取其道尔

2023-10-20 17:30:23 字數 5217 閱讀 1899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句话,典型的春秋笔法。完全可以断定出自孔子亲笔书写,因为境界太高了,后世的人根本不具备如此精准概括的能力,以及文字如此精准应用。

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和今天的意思不一样,和汉以后的意思也不一样。

断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前面忘记说“子曰”了,这里稍作。

子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孔子说。这里的“子曰”,按照孔子的意思是:“伟大的思想家经过实践证明,总结出的经验和智慧告诉我们。”

这里的“子”其实比思想家还要高,严格地讲是“子”是:行动家+思想家。我们古人特别注重“言和行的结合、思和证的结合。”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都是社会践行大家。也就是我们文化中的“学以致用”的核心精神。“子”是具有社会实践大成就的思想家。

道。说文》中解读为:所行道也。

这四个字的本意是:一个人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正确认识规律并应用规律的方式。但是许老爷子刻意强调了个人理性盒追求。

所”字在这里指的是个人理想和追求,所行道也,就是理想、追求的反复践行后获得的正确方向。

这样的注解,包括顾野王、张籍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孔子”道的应用做了注解。

尔雅》注解为:一达谓之道。《尔雅》的意思是:找到并掌握了某种事物的规律称之为道。

一”在这里当作“原理”理解,是没有问题的。

尔雅》注解包含了对现象背后规律认知的概念,现象即物质,本质即时间,所以《尔雅》的注解很不简单。

时间的结束,意味物质的开启。时间有始有终,物资无有始终。

这是我们祖先智慧的核心所在,所以不管历代那位大家,都格外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象形文字中的“道”,主体是“彳、亍”字和“彐、白”字组合而成。

我们先看看象形文字时期的“彳、亍”,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彳chi ;亍chu)

说文》彳、亍,小步也。小步也,正确读法是:小,步也。

许老爷子彳亍的注解意思是:不成熟、不具备条件时的认知与行为,一定要建立在客观的自我认知之上。步字当作,适合于自己的方式。

我们今天有句话叫作“鞋子大小,自己的脚最清楚。”“步子大了容易卡蛋”,等民间歇后语,都来自于这样的文化俗语化延伸。

说文》注解隐含了方向。“彳亍”强调经验和积累的过程,当经验成熟、认知成熟、掌握了规律的原理,这样去做事古人称之为“行”。

所以“行”是“彳、亍”的结果。

这样的注解,一直到宋仁宗年间编纂的《集韵》,都未曾改变。

集韵》的注解为:彳亍,足之步也。意思和许老爷子的一样,只是表述略作调整,原因在于语言方式的改变。

如同我注解古文,并不能按照古代的方式注解,只能按照今天人类的语言模式。

近现代不少学者将“彳”解读为腿部组合结构,同时代表了用力迈开步子的意思。“亍”被解读为停下来的意思。所以,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有了走走停停的意思,也有小步走的意思。引申出谨慎、小心、犹豫等含义。

这样的解读是引申意逻辑思维推导的结果,因为谨慎、小心,同时行和走又有关系,于是将彳、亍解读为人体下肢的行为。

这种逻辑推理的方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走路就一定要谨慎吗?一定要小心吗?何况走路不谨慎,在古代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又没有汽车穿梭、也没有那么多机动车辆的干扰,我在我家地头行走,不小心、不谨慎最多踩几颗庄稼而已。

逻辑思维,往往是现象思维的累积概括,而非原理。逻辑随着时间的结束,逻辑顺序就会因时间先后次序,变得苍白无力。

彳:感象认知下的行为;亍:理性思考下理性行为形成的认知。行,感理并重下的成熟认知与实践方式。

顺便说一下行字。

象形文字的“行”。四通八达的路,造字简单直接,每条路都笔直。按照古人修筑道路的水平,能达到这种笔直、畅通的道路,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古人画这么个图形,要表达什么意思?

和这个字有些相似的一个字是“井”字。“井”字的本意是:用来灌溉田地的水源。所以,“井”字是阡陌纵横中一个圆点。“行”中间连起来,是一个没有水源的纵横阡陌。

“行”的象形文字表达的意思就是:各有各的通道,表两层原理描述:

一、你家有你家的道,我家有我家的道,互不干涉,各走各道。

我们今天有些俗语,比如:小**撒尿尿,各有各的小道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说的就是:不要干涉别人,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另外一个词叫作——各行其事。这里明显有各司其职的意思。

所以,“行”暗含了明确的分工。把各自的事做好了,这个社会就变好了。我们今天的很多人,自己的事一塌糊涂,还四处给别人建议。父母亲自己一辈子都没活明白,六七十岁了还在给自己子女各种胡乱建议。

行”是“知”的高级表达。这就是“行所不当,牵连无辜。”

二、规律的不同。每一种现象背后的规律并不相同,强调应用法则思维方式,而非感性思维方式。

白:以事实与规律为依据的行为方式,表透明、真实。

彐:彐字镜像应用,表用心的佐证、矫正,带有明确的监管、监督意思。

彐”字是一个方**的字,并非态度。三横代表着监督的相互平衡与相互佐证能力,一个人再如何客观、理性也无法将事情做到真正的“中庸”,这就是“三”的意义。(见中字注解。《华夏基础构成》篇)

乂:(yu)表规律与现象的内在关系。爻字,就是规律之规律,相当于本源法则的意思。

这个字是周朝的“五”字书写方式,我们的五行文化,出现于尧舜,成熟于商周,汉朝获得高度发展。

五在古代读“yu”音,今天我们的“语”字从的就是“五”音。明清之前,孔子的“吾有知乎哉”,正确读法是“yu有知乎哉”。

西周以来的“道”,包含了以下哲学思维:

一、虔诚、真诚的态度:没有真诚的态度和决心,想掌握规律,门儿都摸不到。所以,“道”强调的是认知中的主观性思维的要求和标准。正心、诚意,是入道的基础。

二、对存在中的规律认知:规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规律是受各种条件限制的。所以,规律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的重要性就是不停的检验规律的真实性、有效性。所以,这种思维中包含了:对认知过程的判断力训练。道,是判断事物规律的一种技能。

不能今天种籽,明天吃瓜。

三、认知是偏颇的、偏见的、无法完全尊重事实的,所以“道”的规律是要建立在全面的认知之上的。

这就要求:掌握规律,需要一种高级的辩证思维。所以,规律的认知必须建立在佐证、辩证的基础上。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一群人说了算,而是集体建立在实验、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获得相对成熟的认知。但是,任何时候的认知,都是局限的,不全面的。

这就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道字字理:只有在发自内心、真诚的追求下,才能触摸到规律的存在;当规律的存在,被真诚的心感知捕获之后,需要理性的逻辑思考,从“感知”向“理性”转化。一旦完成转化,需要大量的实践证明、修正、并最终促进人的认知产生质的改变。人类对规律的认知才会逐渐掌握、并加以应用。但是,规律的背后依旧有更深刻的规律存在,所以任何时候掌握的规律,一旦掌握之后,规律就成为了现象。正是这种内在天地规则,形成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道的阳:存在中的规律。存在中的规律中的“阳”是显现并掌握的规律,“阴”是规律中未能掌握的内在规律。

道的阴:认知中的规律。认知中的规律符合了存在的规律,称之为阴中之阳,认知中的不足和局限性,称之为阴中之阴。

道”这个字,就是华夏“二元四象”法则思维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

所以,当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成就的时候,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无知。这样的人才能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的能力、智慧慢慢释放出来,最终形成生命相对价值最大化。

所以牛的人,是早就学会自己和自己相处了。自己将自己当作最好的学生和老师,自己将自己当作最好的儿子和父亲,自我严加管束自己,这是一个人生命获得晋级的唯一方式。

人体本身就是“道”的载体。

人只有自己把自己一分为二,二分为。

四、四分为八之后,才能把自己有效的做出调整、改善,并让自己最终八合为四,四合为二,大成者追踪是二合为一。

因此生命最终的追求被称之为——归一。

超级无敌的大能者,是一归为无的过程。这种人,一般人就不要想了,人类两千五百多年以来顶级的只有一个人做到,另外两个勉强摸到了边缘。

作为普通人,最好尽早的释放出自己来。最开始释放自己时,自己会越来越讨厌自己,一个人真实的分离自己之后,第一反应一定是:讨厌自己。

厌恶自己,是自己获得重生的开始。因为厌恶至极,所以学习就不再是痛苦、被动、讨厌,每个人都会迫切的改善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是学习的真实意义。

合的时候,自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这种感受,很多有成就的人,应该是能理解的。但是,他们往往搞不清楚,为何会这样。这在西方叫作心理学、神学,我们叫作“阴阳学”,也就是“道”学。

道”学并非单指老子、庄子、张道陵,“道”是华夏所有规律与方**的统一称呼。

孔子也是“道学”,只是他不像老子,开篇就是道、道、道。

搞的好像“道”是老子创造一般。

老子的《道德经》,今天说出土的文物颠覆了过去的记载。这是不科学、片面的。老子的《道德经》记载版本很多,原因在于文字的演化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时间传承的各种限制不同。

道德经》我在读的时候,就曾经不止一次的疑惑过。

所以,出土的即便是战国时期的竹简,也只能说是一个区域的文字记载而已。一个区域的证明,是无法证明整个先秦文化的。

就算秦始皇墓穴中的文字记载,也不能以偏概全。

这种概念,南北朝和两宋,有不少学者都提出过和我类似的观点。

出土的文物,依旧是现象,不是本源。

#百万创作者计划#我们不能一看到出土一件文物,就以偏概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文字、中山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秦文化都是有所区别的。

每个国家治理方式不同,治理方式不同意味着治理理念不同,这就必然导致文字造字方式不同。

当时的一个字相当于一种方**,或者是一篇完整的思想体系说明。

这也是古代微言大义的本质所在。

积压2年定档,《仿生人间》首播飙升第一,刘琳又成功拿到王炸

仿生人间 是一部由爱奇艺出品的科幻悬疑剧,由陈正道导演,宋威龙 文淇 李鸿其等主演,改编自紫金陈的同名 该剧讲述了在未来世界里,人类研发出了生理上与人类无异的仿生人,二者唯一差别就是可以被植入 初始执念 由于该产业发展迅猛,有人开始利用其进行非法活动。最终出台 仿生人禁止令 并成立 明眸搜查部 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