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卷不动了?新能源汽车趋势之变(一)丨K 专题

2023-10-25 18:23:26 字數 4887 閱讀 2511

2023,纯电动汽车(ev)不香了?雷军率领小米押注造车,旁观几年,终于在2023年9月,有意紧急转变造车战略方向,从纯电切换到增程插电混动……这种迅速而微妙的变化,也正逐渐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与广大消费者端,心照不宣的共识。

在过去5~10年,纯电动汽车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绝对的话语权。

短短10年间,纯电动浪潮造就了特斯拉这样的“鲶鱼”,令其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业上市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这个过程中,双双突破万亿市值。

让汽车业一众“百年老大哥”(丰田汽车、大众汽车、通用汽车、奔驰、宝马等),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

连**出身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半路出家造车,更是为纯电动汽车“鞠躬尽瘁”,公开场合将油车和电车划分界限,大肆鼓吹纯电动的种种优点和先进性。当然,他也从“最惨的人”反转成为“最靓的仔”。蔚来估值也曾疯狂过。

甚至同属新能源的“插电式混动”(phev)与“增程式”,因为跟燃油和电都沾边,以至于被那些纯电动“拥趸”认为是:过气和应该被淘汰的“落后技术”。

转眼间到了2023年,一些事情似乎开始发生变化。

不管是新来的,还是已有的,都在触电狂奔之后,最终回眸过往,选择了一条新能源的“中庸之道”,新能源汽车,趋势变了!

小米造车,“声东击西”

2023年,雷军宣布“赌上所有,最后一次创业”,而后“小米汽车”随之成立;发展电动汽车业务以来,小米造车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会吸引各方高度关注。直到2023年9月,小米几则与研发增程式汽车相关的社会招聘信息,更是引爆**场。雷军显然已笃定造车,但小米造车之路似乎仍存在不少变数,不论是生产资质,还是现在的路径变化。

其实,当年雷军花费不菲的代价,把吉利研发掌门人胡铮楠“曲线”挖到小米之后,胡铮楠应该会很清楚在中国汽车市场,如果没有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垂直整合**链能力和体系,造纯电动汽车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实际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最初的造车之路也经历了一段坎坷纠结的过程,但目前他却是诸多造车新势力中,过得最好,且唯一实现盈利的中国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再看看华为猛将余承东口中“遥遥领先”的问界,也是依托增程式混动与华为赋能,再度复活……为赛力斯的股价再次翻倍式增长,创造了基础条件。其实,站在中国汽车市场甚至全球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讲,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虽然风口的风依旧很大,但风向早已悄然生变。

从前文提及的小米造车,到理想、零跑、哪吒,再到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甚至是东风集团、长安汽车……现在,连全球最大汽车集团之一的大众汽车集团都来中国市场,“购买”增程式混动技术。所以,高调造电动车的小米,临门一脚选择更务实的“中庸”路线,也是雷军与胡铮楠的明智之举。这背后既有企业战略考量,也是大势所趋。

插混、增程份额快速攀升

纯电增速大幅放缓根据中国***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27.8万辆,同比增长37.5%。其中,纯电动汽车年累计销量446.8万辆,同比增速24.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180.7万辆,同比增长83%。

「**中汽协」

这组数据若放在前两年,情况则截然不同。2023年,因新能源补贴退出,纯电动车的增速油门似乎踩不动了。具体到单月中汽协数据来看:8月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59.7万辆,同比仅增长14.4%;插电混动汽车销量24.9万辆,同比猛增72.8%,增速是前者5倍之多。9月,纯电和插混的销量分别为62.7万辆和27.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6.2%和64.4%。虽然纯电动汽车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规模,但在纯电动品牌开启“**战”的情况下,仍然如此,着实引人关注。如果再翻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统计的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动的有关数据,可以发现,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终端情况并不乐观。进入2023年以来,尤其是4月过后,纯电动汽车月增长率放缓的情况就已凸显,反观包含增程式在内的插混市场,则是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量方面,9月纯电动汽车同比出现了3.1%的负增长,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联手增速则达到53.6%;零售方面,纯电动汽车增速已经降至个位数(9%),插电式混动增速则高达60%。

「**乘联会」

从数据不难发现,纯电动汽车产能已经存在过剩风险。更重要的是,在企业运营的角度上,如果一项技术路径长期不能实现盈利,且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则很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哪家企业愿意拆燃油车的墙,补纯电动汽车的窟窿呢?

车企扎堆选择新能源汽车“最优解”

各家汽车上市公司近期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足以印证上述内容。理想汽车9月交付新车超3.6万辆,同比增长212.7%,再次刷新单月交付新高。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其交付量已达24.4万辆,距离完成30万辆的全年销售任务,仅剩18.59%,是《汽车**》统计在册的车企中,年度目标完成率最高的。再来看看单一企业销量“遥遥领先”的比亚迪。截至9月末,比亚迪年累计销量已接近208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04.8万辆,插电混动汽车达到102.18万辆,两者之间几乎平分秋色。可以说,比亚迪今年之所以能够继续稳坐销量头把交椅,插混板块保持强劲增长功不可没。

「数据**:比亚迪公告」要知道,2023年时,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还不如纯电车型的一半。2023年插混板块更是惨淡,销量甚至还不足纯电的四成。

从2023年开始,比亚迪两类车型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当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59.4万辆的销量中,纯电动车型贡献了32万辆,占比54%;而插电混动车型累计销售27.3万辆,占比46%,成为比亚迪当年销量重要增长点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已经被迅速拉近。到了2023年,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销售94.6万辆的成绩,已经完成对纯电动车型91.1万辆的超越。在两家表现堪称“现象级”的企业做出榜样之后,正强势回归的吉利汽车,也很能说明问题。

随着吉利银河l6、l7和领克08三款插混车型的上市,吉利旗下插混产品9月环比增长达到40%,更是实现同比翻番,成功帮助吉利汽车9月销量突破17万辆大关,为吉利控股集团月销突破26万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另外一家极具代表性的企业是零跑汽车。2023年在“纯电+增程”双动力战略下,零跑汽车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销量可谓节节攀升。依靠c系列推出增程式新车型,下半年单月销量更是稳定在1.5万辆左右,从一季度累计交付1万出头已经大跨步增长到第三季度的4.4万辆。除此之外,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m7,上市仅一个月,大定便迅速突破6万辆,以至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都在社交平台发文感叹“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堪称“奇迹”的市场表现,不仅让赛力斯终于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也让该公司在资本市场打了个翻身仗。截至10月24日**,仅仅24个交易日,赛力斯股价已从9月12日新m7发布当天**价43.39元/股,飙升到80.75元/股。而为赛力斯汽车提供增程器等零部件的上市公司,则因**涨停,纷纷发布公告澄清。同样通过插混和增程式逐渐尝到甜头的还有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东风岚图、长安汽车,在布局混合动力之后,销量业绩都得到了明显提振。

对比这些在增程式插混板块混得风生水起的汽车上市公司,专注于纯电业务的部分车企目前处境,却不甚理想。蔚来汽车不仅亏损持续扩大(半年亏损109亿元),且由于降价效应递减,以及行业“**战”加剧,其新车交付量已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9月交付仅1.6万辆,环比跌幅更是逼近20%,甚至被零跑汽车后来居上,单月销量对其完成超越。虽然三季度累计交付5.5万辆的成绩创历史新高,但蔚来持续下行的趋势,不容乐观。小鹏汽车今年销量数据在三季度才迟迟迎来稳步增长的态势,7月交付终于突破万辆,随后在8-9月继续保持环比增长态势,以第三季度突破4万辆的表现,艰难打破持续近半年的低迷销量。可相比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优势在于技术,有属于自己的“护城河”可守。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曾经一度与“蔚小理”并驾齐驱的威马汽车,近日已向法院申请预重整,试图进行自救。这个当初主打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如果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威马车主们恐将面临替企业背锅的风险。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的特点,实际上在海外市场,也有相类似的情况出现,例如美国市场。那么,为何在纯电动汽车看似如日中天的当下,突然众多新能源车企开始选择“中庸之道”——纷纷转向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混动赛道?这些现象背后,更深层的因素是什么?也许是消费者幡然醒悟?也许是企业盈利压力?亦或是技术问题……《汽车**》将在《新能源汽车趋势之变(二)》为大家剖析,敬请关注。

文字为【汽车**】原创,部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新汽车新闻 电动汽车的未来趋势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文章模仿大师和网络新闻主编,我明白在当下的网络文化中,抓住时代潮流和读者兴趣至关重要。在这个任务中,我将根据你提供的原始文章内容,创作一篇新的 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汽车新闻文章,以满足读者的期望和要求。作为汽车人的平台,我们致力于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帮助读者了解最新的动态 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详细分析新能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市场现状 技术瓶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机遇与挑战。一 新能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

电动汽车 未来趋势还需观察?电动汽车 环保又实惠?

当前,电动汽车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无论是 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在探寻可持续性低碳出行的未来。然而,要判断电动汽车是否真的是趋势,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电动汽车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的 格 低续航能力和缺乏充电设施等问题仍待解决。同时,电动汽车的生产和运营需要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