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悲歌 两蹶名王后离光复大明到底有多远?

2023-10-21 05:06:28 字數 3850 閱讀 3441

清顺治九年,一次对于南明来说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出现了,如果利用好的话,不说恢复中原,至少划江而治是有希望的。那就是衡州之战后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长达四个月,南明和清进行了以衡州之战和宝庆之战为主的一系列大战。

孙可望和李定国的能力强弱:孙可望搞内政、战略布局都属一流,作为军政首脑能力还是不错的。但战术指挥能力不强是其短板,而且气量狭窄、不能容人,做事急功近利。李定国战术指挥能力出众,是一名优秀出色的将领,但作为军政首脑统帅全局则能力不足。孙可望、李定国义兄弟两人,能力正好是互补型的,如果真能精诚团结、亲如兄弟,一个为主,一个为将,各安其职,倒应该是对**搭档。

明清战争双方数字一直是个迷,无论是南明方,还是清朝方面,对于双方兵力的记载都不是完全靠谱。

一、衡州之战:南明军:李定国部4万+冯双礼、马进忠部万清军:尼堪部清军数万。

战区地形。

作战过程:1.李定国战前部署,利用清军主力战无不胜的骄横心理,将冯双礼、马进忠两部伏兵于前,放清军主力到衡州主战场,李定国计划本部与清军大战后,冯双礼、马进忠部截断清军后路,前后夹击,力争大破清军。

2.战斗前,孙可望嫉妒李定国屡立功,密令冯双礼退军,马进忠看到冯双礼跑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孤立无援,也跟着跑了,而且没有人给李定国通知这事。

3.尼堪南下后,由于多年来满八旗屡战屡胜,没把李定国部放在眼里,以为和前明军一样好对付。一日一夜从湘潭连续急行军230里到达衡州,和李定国部4万猝然相遇,交战中击败李定国。李定国看尼堪骄横自大,便佯退吸引尼堪,尼堪在连日疾驰,并且不断接战的情况下,仍然自信满满,只带身边亲军追来。李定国等尼堪进入伏击圈后关门打狗,尼堪战死,但满八旗的战力也确实彪悍,主帅战死、四面被围的情况下仍然拼力死战,明军大将马宝出阵都被射伤。

4.两军酣战时,李定国期待冯双礼、马进忠截断清军后路,结果侦察兵回来告诉李定国,冯双礼、马进忠部都已经跑路了。李定国大惊,在已经丧失了大败清军的条件情况下,只得收兵撤退。清军主帅战死,也不敢追赶。

此战分析:1.李定国战术指挥十分出色,针对清军势大,己方没有在野战中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制定出大兵团伏击战术。但是,由于孙可望破坏,计划没有完全成功。不然,可能会给清军更大杀伤。

2.就算看南明方很多记载,也都承认清军作战彪悍善战,主帅都战死的情况下,被围的数千亲军依然拼死抵抗。各种记载,都没有敢直接说数千亲军全军覆没的,我估计尼堪亲军**很大是真的(参考此战清朝将佐阵亡清单),但李定国部4万还是没有吃掉数千八旗亲军。要知道,尼堪是先连续急行军230里,然后再和严阵以待的李定国部交战的,阵亡前又急追了20里,这体力战力。。。

3.在入关已经十年后,满八旗的战斗力还是凌驾于南明最强军队之上,满人得天下并不侥幸,这点不得不承认。

双方**:1.李定国部,(清军)“获象。

四、马八百有奇。”从战斗激烈程度,及前期屡败损失的情况看,估计至少数千。

2.尼堪部,估计为数千。

李定国干掉的清朝将佐名单。

衡州之战后,南明其实形势非常好,在湖南南部,李定国部4万,孙可望部万,冯双礼、马进忠、白文选合军估计4万左右,南明军主力万都集中在了这个区域,李定国、白文选还都是指挥能力很强的名将。清军在尼堪阵亡后,主力大体保持完整,但兵力估计只有孙可望、李定国两军的一半多点。

可惜,孙可望由于更加嫉妒李定国的战功,招李定国前来想要谋害李定国,李定国只得帅部逃到了广西。最能打的将军和主力跑了,湖南战场的南明军被严重削弱。即便如此,此时湖南清军主力由屯齐接手,正处于士气低落之时,孙可望所部依然拥有兵力优势,指挥得当的话,不敢说把清军全歼,至少能有不小的作为,消耗清军主力兵力。可惜,由于南明内斗内耗,浪费了这个大好时机。从衡州之战到宝庆之战,南明有四个月的战略机遇期,就被孙可望的私心给浪费了,一直没有主动进攻清军。

此时形势图。

这四个月时间,清军在做什么呢?

1.加强纪律,恢复士气,整顿衡州败军,严惩了衡州之战作战不利的人员。

2.给屯齐部补充兵力,清朝将能调来的机动兵力,阿尔津部八旗兵和江西绿营等都调给了屯齐。宝庆之战前,屯齐部清军兵力可能不如孙可望,但数量差距不会特别大,而且满八旗的主力可是在其麾下。

清朝的这些举措,对比下此时南明在天赐良机时干的事,双方全方位的差距立现。那些屡屡为南明错失复兴良机唉声叹气的可以想想,为什么每一次机会到了最后都是清朝胜?这就好比两个棋手对弈,一个高手,一个水平差一点。高手不小心出了失误,还会第一时间全力弥补。庸手刚占点优势就沾沾自喜,把大好时机一次次浪费。

二、宝庆之战:兵力估计:孙可望部8到10万屯齐部5万到8万。

作战过程:1.战前孙可望部由于受衡州之战李定国获胜的影响,对于双方实力对比出现了错觉,孙可望部普遍认为“北兵易与”。孙可望也不认真了解一下衡州之战的详情,李定国到底是不是真的“大胜”,清军实力是不是大幅度被削弱了。

2.清军屯齐部由于之前被严厉处罚,将领团体属于戴罪立功,一改之前尼堪的急躁作风,极度谨慎,从永州到宝庆岔路口不过一百数十里路走了九天。

3.开战前,战力强的清军谨小慎微,战力弱的南明军反而盲目乐观,普遍轻视清军。

4.两军相遇后,孙可望将军队驻扎在山岭周围,据险立营,这个举措没错,凭地形可以挡住清军骑兵冲击。清军看南明军有险可守,不敢贸然进攻,在岔路口立营,与南明军对峙。

5.孙可望部大概是孙可望直属的扈卫军万+冯双礼、马进忠、白文选部4万,孙可望认为清军好对付,想打个大胜仗,完全树立自己威信,以便于以后称帝。冯双礼等部也明白这种情况,不愿和扈卫军争功,战前就没想尽力。

6.孙可望指挥扈卫军主动进攻清军,冯双礼等部作壁上观,一开始有可能驾前军还有些战果,后来清军反应过来,四面合击,扈卫军大败,孙可望带头跑路,冯双礼等看戏的也都跟着跑路。

7.清军获胜后,也不紧追,收兵撤回,双方在湘西又开始对峙,不久后孙可望**又攻下武冈,屯齐没有反应。

双方**:孙可望部:(清军)“斩杀甚众 获马匹七百余 象一双 军器无算”,估计为数千以上。屯齐部:战死了武京、韦征两名蒙古梅勒章京。估计为上千。

战役结果:从战后双方都很谨慎,清军没有追击,南明军也在之后又重夺武冈来看,双方损失都不是特别大,都没有到了伤筋动骨地步,进入了长期对峙阶段。

整个**阶段战略分析:

1.从衡州之战到宝庆之战全程分析,清军依然有战斗力的优势,南明军有兵力优势,并且有李定国这样的优秀将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衡州之战后,是南明的一次绝好时机,己方主力12万以上都集中在湖南南部,清军主力因主帅战死,士气低落,如果指挥得当,比如让李定国指挥全军,重创满八旗的主力是可能做到的。

3.孙可望的私心和短视又一次毁了南明的绝佳机会。

4.个人认为,赶走满清,恢复汉室。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南明军必须要有在野战中摧毁满八旗主力的实力,才有可能实现。不然的话,只消灭一些清朝的汉军绿营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力量对比,南下的满蒙八旗只要打垮南明军主力,那么之前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李定国在衡州、郑成功在南京最终都是遭遇类似的结局。衡州之战后如果孙可望和李定国能联合起来,精诚团结,还是有可能进一步痛打清军主力,可惜。

对比一下,清军入关后大明官军给清军造成的总**。

清军入关后,原明军主力四十多万基本上集体投降了清朝。在后面二十多年的抗清中,发挥作用最大的其实是以前的流贼——大西军和大顺军余部,其次是郑成功部,然后是广大人民群众,原明朝官军的作用。

得人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正义必胜”,这些中华传统的话,包含了文人的理想,但是面对血淋淋的现实,有时候理想并没有什么用处。元清得天下时,得到了人心吗?战场上打不赢,一切都等于零。批判的**永远代替不了**的批判。这一点,近代的德胜就看的非常明白。

明朝悲歌 忠臣于谦,遇昏君杀戮,忠诚瘗名

在明朝正统末年,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却将一个忠臣推入绝境。于谦,一位为国忠诚不渝的大明忠臣,在救回英宗的壮举后,却遭受了英宗复辟后的残酷打击,最终含冤而终。他的悲剧遭遇不仅令街头百姓悲愤难平,更使朝中士大夫深感忧虑。于谦的一生,是对忠诚和坚韧的最好诠释。面对昏庸的皇帝,他不畏权贵,屡次进谏,试图挽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