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麾下的120师,上前线仅2年,为何后来被毛泽东“雪藏”7年?

2023-10-24 22:11:59 字數 2966 閱讀 230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由此获得120师的番号,是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

120师完成整编工作后,先是在陕西进行了誓师大会,接着开始昼夜不停地向山西挺进,准备协助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120师始终战斗在抗战一线,不仅打出了八路军的威名,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红军刚刚改编之际,**领导的120师下辖2个旅和1个教导团,兵力共计约1.4万人,基本与115师和129师无异。

到了2023年,日军对冀中地区的进攻愈发残酷,冀中的八路军难以招架,**指示**率领120师前往冀中支援。

120师抵达冀中后,**并不着急与日军作战,而是选择优先增强自身的力量,对冀中原有的八路军部队进行改编。

*参加革命时间较早,虽然没有入党,却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在军中拥有崇高的威望,冀中各势力都为之折服。早先,**改编冀中部队的同时,还广泛收编了各路武装,让120师的实力进一步扩大,冀中地区的抗日力量逐步壮大。

*率领队伍征战多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深谙因地制宜作战的要领,然而,120师却难以在冀中平原作战。

究其原因,还是120师缺乏平原作战经验,从红军时代起,120师的前身部队就一直山区打游击,山西抗战期间同样如此。连**手下的猛将廖汉生都无奈地说道:“在山地游击作战,我们是一只猛虎,可在冀中大平原,我们却没有依托!”

为此,**开始转变策略,利用集中平原的村庄,让部队运动到日军侧方和后方,再以袭扰、消耗和伏击的方式打击日军。

不久之后,120师与日军在大曹村和曹家庄打了两场遭遇战,给予了日军重创,挨了两记闷棍的日军立即展开了调查。

得知对手是**时,日本指挥官后悔没有早做准备,并在给上级的情报中说:“*将军来此,或可威胁平津,不可忽视!”

日军总部调派增援部队来到冀中,对120师展开更大规模的“围剿”,却被**再度瓦解,**的指挥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日军丧心病狂地使用了毒气,可**仍然指挥120师包围了日军,只有少部分日军逃了出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120师扩充了6倍,兵力已经接近5万人,成为冀中地区的绝对抗日主力,**一时间踌躇满志。

就在冀中抗日形势转好时,阎锡山却在山西发动了晋西事变,八路军在晋西南的留守队伍遭到打击,两支纵队损失惨重。

阎锡山是出了名的窝里横,抗战爆发初期,晋绥军的表现非常差劲,日军大举逼近太原时,晋绥军将领竟无一人敢守。

撤退到陕西之后,阎锡山又开始将收复山西的希望,寄托在八路军身上,做着八路军与日军两败俱伤的黄粱美梦。

可八路军的政策是一边作战,一边开辟根据地,这引起了阎锡山的不满,为防止八路军抢占地盘,阎锡山开始**。

对于侵入山西的日军置之不理,却转头“围剿”八路军,如此无耻的行为,还被阎锡山奉为支持国民***的政策。

晋西事变”发生之后,阎锡山又撤回抗日前线的晋绥军,准备对晋西北的八路军358旅发起进攻,这令**愤怒不已。

尽管**指示358旅做好反击准备,但是,358旅一直负责留守任务,兵力并不充足,难以抵挡晋绥军的大规模进攻。为此,**特意命令**率领120师返回山西,筹备反摩擦作战,刚刚取得硕果的**心有不甘,只能带领120师撤出冀中。

在**的英明指挥下,120师成功击退了晋绥军,**本想进一步扩大“战果”,却被***以破坏统一战线为由拒绝。

**还建议**写信向阎锡山说明情况,**强忍着愤怒写了一封缓和关系的信,阎锡山从此再不提**之事。

按照***的指示,**在山西成立了新的晋绥军区,并奉命在此留守,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都没有再返回冀中。

*的指挥能力毋庸置疑,却始终没能再回到抗日前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冀中已经有了可以替代120师的力量。

*还没有率领120师前往冀中之前,**就已经带着115师的留守部队在经营冀中,还在冀中成立了晋察冀军区。

抗日战争初期,晋察冀军区实力相对较弱,所以才需要120师的帮助,到2023年时,晋察冀军区已经成为冀中的主要抗日力量。

当时的120师再返回冀中,已经不具备与先前一样的战略意义,不如让120师留守晋绥军区,扼守陕西到华北的通道。

新成立的晋绥军区位于晋西北,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且远离国民党军队管辖地带,对于八路军应对未来的局势很有帮助。

更为关键的是,120师可以承担防守陕北根据地的重任,来应对国民党军队的突袭,120师由此被“雪藏”了七年之久。

实际上,**的这番安排对120师的发展并不利,西北地区较为贫瘠,人口规模也不大,120师一直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只不过,拱卫延安是一项重要人物,需要一位老成持重且兼具能力和经验的高级将领,**来扛起这面大旗最为合适。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120师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合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继续担负保卫陕北革命根据的重任。

到2023年,胡宗南率领部队进犯延安时,第一野战军才开始大放异彩,兵力也由最初的3万人,扩充到了15万人。

相比之下,第一野战军兵力虽然不多,但是,120师的底蕴依旧存在,是有红军基础的队伍,最终在解放大西北期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俄首位女外交官,普京麾下的得利战将,“人形兵器”扎哈罗娃

当我们提到俄罗斯外交官时,你会想到什么?是普京 的铁腕政策,还是拉夫罗夫外长的老练风度?或许你还会想到一些俄罗斯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挥舞 联合国宪章 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痛斥西方国家。但俄罗斯 还有一位特别的人物,她是俄罗斯首位女外交官,也是普京麾下的得力战将,人形兵器 ...

曹操麾下能战马超的人,仅有三位,一人马超都忌惮三分

马超,堪称西凉的杰出将领,他不仅是西凉马腾之子,还可追溯到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然而,马腾作为西凉地区的强大军阀,引起了曹操的警惕。曹操统一了北方后,开始进发西凉,将马腾引诱至长安并暗杀之。马超得知父亲被害后,联合叔父韩遂起兵,决意征讨曹操。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迎战,然而在与马超的交锋中,曹操被迫割须...

《燕王扫北》 燕王朱棣麾下的五虎上将

在 燕王扫北 这部作品中,描绘了朱棣在马皇后的阴谋和算计下,身陷险境,但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气,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登上了燕王之位。而在整个过程中,他身边有五位重要的将领,他们就是被誉为燕王麾下的五虎上将。这五位将领分别是 常茂 田再镖 高彦平 于皋和朱沐英。常茂常茂是朱棣的亲兄弟,他不仅勇猛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