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书单 走进动物世界,从阅读动物科普绘本开始

2023-10-21 05:51:32 字數 5179 閱讀 6720

没有人能拒绝动物世界的魅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动物们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生命的动人之处,同时又在向我们展示大自然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残酷机制。对于年幼的孩子们而言,走进动物世界是新奇的,也是令人振奋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存方式的独特性,不同生物之间的隐秘联系等等,每一点都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令他们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三本非常好看的动物科普书,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里面不仅有大量的动物科普知识点、精美**,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语言表达,方便孩子们学以致用!

推荐语:无论是数量、身体结构、繁衍,还是飞行、捕猎、进食,亦或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你想知道的昆虫知识,这本书都能给出答案。

大多数昆虫都是卵生,但并非所有昆虫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繁殖的。

有些昆虫可以通过孤雌生殖的形式来繁殖,即雌性不与雄**配,独自产卵,而卵虽然未经受精,却可以正常发育!大部分竹节虫都是采用孤雌生殖的方式来繁衍后代的。蚜虫的孤雌生殖则有明显的季节性。从春天到夏天,雌性蚜虫会持续生下一批雌性若虫;秋天后,雌性蚜虫会生下一批雄性蚜虫,并与其他雄性蚜虫交配并产卵。

还有些物种是胎生的,比如苍蝇。它们是一出生就是已经发育的幼虫。

蟑螂虽然产卵,但是它会把很多卵放在一个形如豆荚的卵鞘中,直到小蟑螂们从卵里孵化出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分享有关昆虫幼体的名字,有的叫幼虫,有的叫若虫,还有的叫稚虫。不明所以的我们,可能会以为这些名字之间可以相互套用。

其实不然。只有完全**昆虫的幼体会被称呼为“幼虫”,比如蝴蝶、黄蜂、飞蛾等,而那些不完全**昆虫的幼体则会被称为“若虫”或“稚虫”。其中渐**昆虫的幼虫是“若虫”,比如蝉;半**、原**昆虫的幼虫被称为”稚虫“,比如蜻蜓。

值得注意的是,黄蜂的幼虫和蝴蝶的幼虫还非常相似。不过书上教了我们一个非常简便的分辨方法:如果幼虫的伪足超过5对,那么这条幼虫肯定是黄蜂的幼虫。(伪足不是真正的足,但功能却和真正的足相同。伪足有爪,可以帮助毛虫行走,经过**后,伪足会完全消失。)

由于饮食种类的不同,昆虫们演化出了截然不同的口器。这些口器有的可以用来咀嚼树叶或肉类,有的可以吸食血液,有的可以吸食花蜜或植物汁液。

咀嚼式口器:很多肉食性昆虫和植食性昆虫都长有咀嚼式口器,比如毛虫、蝗虫、螳螂、甲虫等。它们的上颚前部长有切叶齿,用来切割食物,然后用强壮的上颚基部内侧臼齿进行咀嚼。

捕吸式口器:蚁狮会用捕吸器刺穿猎物,注入消化液,进行肠外消化后再把消化好的物质吸入。

刺吸式口器:蚊子就是典型的刺吸式口器,具有双管结构。一个是食物通过的管道,即消化管;一个是唾液通过的管道,即唾液管。当蚊子叮咬猎物时,它会用唾液管向猎物注入携带抗血凝剂的唾液,同时用消化管像注射器一样抽取血液。

舐吸式口器:苍蝇的嘴巴大而灵活。它们的唇瓣前端凹陷,端部变宽并呈吸盘状,唇瓣表面有两条较深的纵沟和许多细小的环沟。当苍蝇取食时,它们的唇瓣会像海绵一样将食物吸收进体内。

虹吸式口器:蝴蝶和飞蛾的口器是卷曲的。不吸食花蜜的时候,会卷在头部下面;吸食花蜜时,会伸展开来接触花蜜。

除了昆虫知识的硬科普外,书上还介绍了很多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常见昆虫。干燥的豆子放久了,上面会出现小圆孔,那是灰绿色鞘翅类昆虫豆象留下的痕迹,它们的幼虫会从内部往外食用豆子;羊毛衫放久了经常破洞,通常是由谷蛾科的蛾类造成的,这些毛虫喜欢以羊毛为食;蠹虫或衣鱼喜欢食用含糖或者淀粉类的物质,也会吃胶水、纸张、头屑、头发、皮革等,家里的藏书破损了,大概率是它们在捣蛋……

而且,书中还讲述了很多昆虫的隐藏生存技能:

很多蝴蝶都长有双面翅膀,上表面是鲜艳的颜色,下表面是伪装色。一旦折叠起翅膀,它们就会和环境融为一体。

叶䗛的伪装技能简直是一流。外表拥有和树叶相同的颜色、脉络,甚至略微干枯和皱巴巴的边缘,它们的头部和腿部也呈现树叶的形状,更为奇特的是,它们的卵都与植物种子十分相似!

书本末尾还有关于如何捕捉、观察和饲养常见昆虫的方法,特别适合好奇心爆棚的孩子们动手实操。喜爱昆虫的小学生们,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千万不要错过哟!

推荐语:通过呈现黄石公园内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变化,让孩子们了解狼群这一物种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孩子对动物科学的兴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2023年建立的黄石公园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其中就包括顶级捕食者——狼。

然而19世纪末,美国**出资悬赏猎杀,鼓励人们猎杀美洲狮、灰熊、狼等顶级捕食者,以清除美国西部荒野养牛中心的牲畜所面临的威胁。2023年,黄石公园内的狼被猎杀殆尽,无一幸存。

作为顶级捕食者的狼消失了,黄石公园内的生态系统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没有狼,公园内熊和美洲狮的数量也减少了许多。

没有了狼的直接捕食,马鹿这种植食性动物的数量比原来增加了4倍多(原来只有300~500头,后来增加到20000头+),消耗的草木也大大超过以往。

因为马鹿的暴增,黄石公园里的一切都变得不正常了:树木纤细得站不直,土地都被草丛占据,小河又深又直……目之所及,一片萧条。

直到20世纪末,科学家和生态保护者们重新在黄石公园内引进狼,黄石公园才逐渐恢复了以往的生机。

因为狼群的回归,吃植物的马鹿减少了,更多的幼苗有机会长成大树,植被的茂盛也吸引了更多动物的到来。马鹿的数量锐减之后,同样的植食性动物美洲野牛群就有了更多的草、灌木、树枝和树皮可吃。郊狼作为中型捕食者,种群数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更多小型动物如白靴兔、囊地鼠、鹿鼠、地松鼠等的数量和种类也得以壮大。鹰、雕、猫头鹰等猛禽察觉到这片土地上的小型动物多了,也开始加入黄石公园。

正如作者所言,”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消失,整个生态系统都可能发生变化。“”公园里所有的动植物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彼此的邻居。“

唤回狼群:捕食者如何挽救生态》告诉我们,存在即合理。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要因为一时喜好而去随意伤害某一种生物,否则承受恶果的只有我们自己。

推荐语:从蓝鲸、虎鲸、抹香鲸、海豚等的特性,到所有鲸类动物的共性,从鲸的演化、家庭生活、迁徙路线到海洋生命的循环,带你一站式了解鲸鱼所有的秘密。

在孩子的既定观念里,鲸鱼是力量惊人、性情温和的海洋巨兽。除此之外,它们每次在海面上露出大脑门时,都会顺带喷出一股好看的清泉;在海底时,它们还是专业的歌者,会发出深沉悦耳的歌声。

这个只是基于浅层次的理解,《鲸鱼的世界》将为孩子们呈现一个更加有趣、丰富、多样的鲸鱼世界,帮助孩子加深对鲸鱼的了解和喜爱。

印原猪→陆行鲸→矛齿鲸。

鲸是由一种个头不大,腿却很长的哺乳动物——印原猪演化而来的。乍一看,这种体型和猫差不多大的食植动物和今天这种体型庞大的食肉巨兽毫无关联。事实上,这正好解释了生物的演化过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从陆地到深海),它们的身体发生了缓慢的变化。

在印原猪和鲸类的骨架中,我们可以找到鲸类演化的线索。

鲸类的呼吸孔是由其祖先的鼻孔演化而来的;

鲸的后背及尾部的鳍里面没有骨骼,反而在尾部下方有鲸鱼祖先后腿骨的残留部分;

鲸鱼的鳍状肢骨骼结构和人类的手部、臂部骨骼结构相同。

鲸鱼睡觉的方式和我们人类也是大不相同的。鲸鱼必须一直保持清醒,这样才能确保需要呼吸时能够及时浮上水面。所以它们每次睡觉,只会让一半大脑入睡。

它们的睡觉姿势也很有趣,有的会浮在水面上打盹,有些会竖直悬浮在水里,还有的鲸鱼睡着了还能缓慢游动,超神奇的。

虎鲸是海豚家族中最大的成员。

虎鲸是令人生畏的猎手,也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鲸鱼。它们喜欢过群居生活,族群的领袖通常是虎鲸妈妈。虎鲸号称是”鲸鱼中的杀手“,它们特别擅长团队合作来追捕其他海洋生物,比如海狮、海豚、海豹,甚至是体型比它们更大的鲸鱼。

擅长唱歌的鲸鱼是大翅鲸。每年,各个繁殖区的大翅鲸会聚在一起合唱。其中尤以雄性大翅鲸唱的歌声最为动听悠长,还分了多个段落。20世纪70年代,灌录大翅鲸歌曲的唱片成为了最畅销的自然声音记录。

白鲸浑圆、鼓胀的前额不是骨骼结构,而是一种柔软的囊状物,叫做”额隆“。白鲸需要改变额隆的形状,才能将通过回声瞄准水中的某个物体,进而弄清楚猎物的形状、大小和自己的距离。因为经常能发出唧唧、啾啾、咔哒、喳喳等类似鸟鸣的叫声,所以白鲸还有个特别的绰号——”海中金丝雀“。

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我曾经看过虎鲸表演书上的这些特定动作。但是关于这些动作的具体名称,我却一直不知道。

没想到在《鲸鱼的世界》里,全都找到了答案。

鲸鱼把头探出水面,环顾四周,这个动作叫”浮窥“。虎鲸在捕猎岸边的动物时,经常会进行浮窥。

鲸鱼把尾巴高高伸出水面,然后猛地向下一记重击,这个动作叫做”甩尾“,可以用来吓唬小鱼,也可以用于和其他鲸鱼交流。

鲸鱼有时候会奋力一跃,使大半个乃至整个身体露出水面,这个动作叫做”腾跃“。鲸鱼腾跃或许是为了清洁自己的身体,将**上的藤壶或者其他生物甩掉,也可能是鲸鱼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走进动物,了解动物,孩子们才会真正懂得物种多样性的可贵,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会喜欢阅读这些有趣的动物科普绘本!

全区中小学生 “小萝卜头”进校园活动开始报名啦

小萝卜头 进校园 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拥抱新时代 争当好少年。重庆市深化 小萝卜头 进校园 活动开始报名啦。总体要求 为深入贯彻 总书记关于 用好红色资源 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深化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从“双休“到“单休“?中小学生的新改动引发家长不同反应“

从 双休 到 单休 中小学生课程发生变动引发家长不同反应 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和学校日常上课,周末的双休日,这个稳定的节奏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备受期待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每周最令人盼望的时刻莫过于周五的到来,迫不及待地享受两天的宝贵休息时间。这种可靠的生活节奏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屡次打破。无论是成年人...

统筹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召开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各旗县市余名教育系统工作者一同分享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并进行经验交流。据悉,兴安盟已连续三年召开现场会,通过 一看,二体验,三交流 的形式,为全盟各校开展劳动教育打开新思路 提供新方法,以此推动区域劳动教育整体发展。近年来,兴安盟多措并举,统筹推进中小学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