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同事透露家庭背景遭背刺” 职场社交的边界在哪?

2023-10-27 12:35:03 字數 1564 閱讀 3368

孔宇阳家里出了点事,恰逢负责的项目也进行到了关键期。双重压力之下,他在同事们都在场的情况下,隔着**跟家里人吵了起来。吵完后,他没忍住崩溃大哭,表现得很失态,同事们都极力安慰他。他以为自己找了“集体”,遇到了能共情自己的神仙同事。没想到,他在项目验收时却遭遇了这帮“神仙同事”的背刺:“原生家庭那么差,格局小点也能理解哈”。跟孔宇阳一样,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遭遇。跟同事聊家长里短,本以为是灵魂碰撞,没想到是授人以柄的开始。职场中,不要跟同事聊私人话题,这是一件毫无争议但一不小心就容易越界的事情。

跟同事聊天,边界感很重要

顾玉在职场中比较佛系,总是不争不抢,跟每位同事都相处得很好。突然被领导叫去谈话,谈话内容是高层意见一致有意提拔她到中层。对于这件事她觉得不晋升也可以,能晋升更好,还蛮开心的。没想到两个月后,公司提拔了她在公司的“朋友”,领导还专门到她跟前说:“你都备孕了,为什么不早说啊。”不用说,她备孕这件事只有那位“朋友”知道。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她很生气,但也只能怪自己在职场聊天越界,把私人生活的重要决定透露给了同事。自己给了别人借题发挥的机会。职场中,有很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例子,建立聊天边界意识,是对自己的保护。

别主动亮底牌,保持神秘感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观点,如果家庭条件富裕,中产以上,就一定要主动让你的领导同事知道,因为这样他们就不敢随意欺负你;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并不如意,一定不要主动提及,不要给别人评判你的机会。网上甚至有一份领导视角的职场解读:家是本地人不容易跳槽;已婚的不容易跳槽;有房贷不容易跳槽;有孩子不容易跳槽……其实不论家庭背景如何,都不应该主动亮出底牌,而是要保持神秘感。因为对那些习惯把别人家庭背景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的人来说,你的家庭背景或好或坏都是可以拉踩的话题,都是可以被攻击或被利用的切入点。少引发争议的明智之举,就是要做好私生活的隐藏。

职场社交礼仪:七分热情,三分礼仪《人民的名义》里面有一段话很耐人寻味:“回应越界的问题,热情、礼貌、但一问三不知。”对待越界问题,可以用七分热情,三分礼仪,但一点底都不透的态度来做回应。比如,当同事问你,你爸妈在哪工作呀?你可以特别热情地回答:就在市里工作呀!叔叔阿姨呢?也还没退休吧?如果对方还喋喋不休,不知道见好就收,还可以用幽默含糊法来化解,但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在开玩笑。比如,对方问你,你存款多少呀?你可以回答:我的存款离一亿的小目标还差一点。话不说满,也不多说,点到为止就是最高的职场礼仪。初入职场时,我们以为投眼缘就可以交心;得到一分关心,就要掏出整个真心。后来,吃了几次亏后才知道,不要靠着热情混职场,当时心有多热,遭遇背刺时的心就有多凉。职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守好底牌,就是在修炼铠甲。留言说说,你会跟同事交心吗?

家庭向左,事业向右,生育率向下

李伟长江商学院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女性在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上相对落后于男性,在收入上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戈尔丁教授的研究表明 性别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差距的结果,而家庭劳务分工的不平等是职业差距的重要原因。当家庭和事业难以平衡,家庭会从整体经济效益的角度...

无意间把我的积蓄透露给了同事,如今后悔莫及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大网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着隐私泄露的风险,尤其是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关于隐私泄露的故事,以警示大家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尤其是在不经意的时刻。故事发生在我身上,一个曾经看似微不足道的行...

无意间把我的积蓄透露给了同事,如今后悔莫及

一 积蓄的泄露。无意间,我将自己的积蓄透露给了同事,如今后悔莫及。我从未想到,这个看似无心的举动,竟成为我生活中无法抹去的阴影。每当我回想起那个时刻,内心都充满懊悔与自责,仿佛一切都在提醒我,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我曾经认为,同事之间的友谊是值得信赖的。我们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分享喜...